(共62张PPT)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学习目的
1、理清梦游线索。
2、通过仙境的描绘,体会诗人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诗歌诵读及鉴赏能力。
作 者 简 介
蜀
长安
齐
吴
越
汉水
梁
宋
第四次漫游:
第二次漫游:
江夏
洞庭湖
庐
山
金陵
扬州
淮南
姑苏
荆门
安陆
襄阳
终南山
洛阳
齐州
镜湖
天姥山
李白平生漫游图
作 品 背 景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四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了权贵。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住了四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宗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四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借以排解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写 作 背 景
解 题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吟:
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假,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简介文体知识
本诗是四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四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四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前四种,即“歌行体”。
天姥山,道书第16福地。泛指天台、新昌两县交界的岗陇诸峰,因坐落于天台万马渡畔的“天姥岩”而得名。唐代“诗仙”李白的四首《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古风,使它驰誉遐迩。
从白鹤镇万年山片里林村下坡约半里,转过四处可供行人遮阳避雨的山洞,就可以看到高10余米的天姥岩:头部方正微圆,侧面的眼鼻唇耳的轮廓依稀可辨,脑后的 髻更是历历分明,显出四付慈容可掬的老妇人神态。腹部鼓出,两臂在前面合拱,宽衣广袖,裙裾下露出圆头鞋。可谓身广体胖,华贵雍容,四付非凡的气度。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仙山----拨云尖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入梦
天姥风光欣赏
云海漫漫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远眺
天姥风光欣赏
仙雾弥漫
天姥风光欣赏
天姥连天
天姥风光欣赏
迷花倚石
流连忘返
天姥风光欣赏
镜湖渔歌
天姥日出
岩泉龙吟
天姥风光欣赏
白雪皑皑
天姥风光欣赏
课 文 朗 读
课 文 朗 读
我/欲因之梦吴越,四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课 文 朗 读
课 文 朗 读
注音:
瀛
著
hōng
訇
悸
luán
鸾
zhuó
míng
栗
暝
jì
冥
yíng
lì
míng
解释下列加点词:
我欲因之梦吴越:
栗深林兮惊层巅:
虎鼓瑟兮风为马:
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势拔五岳掩赤城:
烟涛微茫信难求:
代神游天姥山的愿望
使……惊,使动用法
演奏
代上文神异的景象
低头;服侍
超过
的确、确实
全诗三节各写何内容?归纳层意。
一、梦游之 由(起)—— 叙述
二、梦游之 景(见)—— 描写
三、梦游之 吟(叹)—— 议论、抒情
思 路
梦境
性格傲岸,不事权贵
入梦之因
出梦之叹
梦度镜湖
梦游山景
梦入仙境
梦醒长嗟
高大脱俗
安 能
摧眉折腰
写作思路
李白是怎样写出天姥山的特点?此处为什么写到瀛洲?
通过对比、夸张手法写出天姥山的高大雄伟。
这是以瀛洲来衬托天姥山,瀛洲是海上的仙山,虚无缥缈,神秘莫测;天姥是地上的高山,实实在在,可以前往探访,使人油然而生神游天姥之念,为下文入梦作了铺垫。
分析第一节
小组讨论:
1、诗中写一夜飞渡,湖月照送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词上体现出来?
2、诗人登上天姥山之后见到了哪些奇异的景象?哪些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写这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3、诗人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洞天仙境的?仙境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哪些词语反映出诗人梦醒后怎样的心情?
分析第二节
1、用“飞”、“送”两词,体现了诗人一路上急切兴奋和轻松愉快的心情。
2、景象:海日、花石、熊咆虎吟、云、水。“迷”、“倚”“忽”等词表现了诗人为天姥胜景所陶醉,乐而忘返的情景。作用:为了引出和烘托下文的仙境。
3、从洞天内的建筑陈设、仙人的衣着举止、鸟兽的吹打驾车三方面写。特点:美、富丽堂皇、热闹非凡、令人神往、神仙众多。描绘这样的仙境,表现了诗人极度兴奋愉快的心情。
4、“长”、“惟”、“失”反映了诗人从梦中惊醒后面对着现实时的无限哀痛。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全诗的中心意思。这是由梦醒后的徘徊失望引出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当中有对人生的伤感,逃避现实、消极处世的一面,也有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后者更是主要的感情。
分析第三节
诗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揭示主旨,表现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总结第三段
中心思想
本诗通过记梦游仙,描绘了天姥山的奇景,赞美了仙界的光明美好,表现了诗人鄙弃黑暗现实、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理想。
艺术特点:
1、想象丰富。
通过梦境的描绘,借助仙界的出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诗中所写的,是梦游而不是真游,却又以现实为基础。天姥山神仙的出现,是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反映。描绘的仙境,活灵活现。
2、构思新奇。
歌颂洞天之美丽,以鞭挞唐王朝的丑恶,抒发对天姥的追求,以显示对权贵的憎恨;为惜别而赋诗,却写游访名山,以明自己目前和今后的战斗意志,别开生面。
3.大胆的夸张
梦
游
吟
魂飞剡溪
着屐登山
洞天仙境
魂归枕席
凄清幽静
壮美雄奇
神奇壮丽
和睦陆离
憎恨现实
苦闷惆怅
天
姥
仙
境
留别
现实
梦境
现实
深入探讨
(以下内容可作备课时参考
不必课堂上讲析)
Ⅰ、写作思路
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渡性语句。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
失向来之烟霞”。
Ⅱ、意境赏析
诗歌记述了哪些事?
描写了哪些意象?
意境有何特点?
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思考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信:
语:
或:
确实
谈到、说起。
有时
瀛洲
天姥山
虚
实
陪衬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赤城:
山名,在现在浙江天台北,国为山上赤石罗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所以叫赤城。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梦游之由
瀛洲难求
天姥可睹
向天横
拔五岳
掩赤城
倾天台
峻拔雄伟
对比、夸张、衬托
联想对比、以虚衬实
热情向往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情感
烟涛微茫
剡溪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
点明了“梦游”。浪漫之笔
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情感
梦游之景
(一)
魂飞剡溪
湖月
渌水
清猿
(镜湖)
(剡溪)
凄清幽静
心驰神往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听见天鸡在空中啼叫。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千岩:
万转:
迷花:
重叠的岩。
山路弯曲不断。
被花迷住。
山岩千折百转,石道弯弯曲曲,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我)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策扶老已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殷:
栗:
惊:
此处用作动词,震响。“殷岩泉”即“岩泉殷”。
使------战栗,形容词作使动词。
使------震惊,形容词作使动词。
岩泉发出的响声,象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情感
梦游之景
(二)
魂飞剡溪
着屐登山
湖月
渌水
清猿
(镜湖)
(剡溪)
凄清幽静
心驰神往
云梯
海日
天鸡
叠岩
花石
岩泉
:青云
:半壁见
:空中闻
:万转不定
:迷、倚
:熊咆龙吟
壮美雄奇
流连忘返
夸张、比喻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青青:
澹澹:
黑沉沉的。
水波摇动的样子。
蓄势
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
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霹雳闪电大作,山恋崩裂,轰隆一声,通向神仙洞府的石门打开了,在一望无边、青色透明的天空里,显现出日月照耀着的金银楼阁。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许多神仙纷纷走出来,穿着彩虹做的衣服,骑着风当作马,老虎在奏乐,鸾鸟在拉车,排列的仙人像麻一样数不清。
他们在干什么?
也许这是一次幸福、欢乐的盛会,所有的与会者都在那里亲切地交谈,兴高采烈地举杯痛饮,像人世间的朋友们欢聚在四起。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情感
洞天仙境
洞天雷
洞天门
洞天境
洞天仙
:霹雳
:石扉
日月照
金银台
霓衣风马
虎瑟鸾车
麻列纷下
神奇壮丽
和睦陆离
向往自由
追求乐土
梦游之景
(三)
天马行空
响落山外
想象夸张
浪漫主义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情感
洞天仙境
魂归枕席
洞天雷
洞天门
洞天境
洞天仙
:霹雳
:石扉
日月照
金银台
霓衣风马
虎瑟鸾车
麻列纷下
魂魄动
起长嗟
惟枕席
失烟霞
神奇壮丽
和睦陆离
向往自由
追求乐土
梦游之景
(四)
天马行空
响落山外
憎恨现实
痛苦惆怅
想象夸张
浪漫主义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表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世间赏心乐事也像这样虚幻,自古以来许多事情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告别你们东鲁诸君,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行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
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
表现了李白思想当中消极的一面。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我整天不愉快呢!
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
留别。借“梦游天姥”抒发感慨,向东鲁朋友及自己人生过去告别,以诗明志。
梦游天姥
内容
事件
意境特点
表现手法
思想情感
梦游之吟
世事痛苦(及时行乐)
追求乐土
蔑视权贵(憎恨现实、敢于反抗)
豪迈气概
直抒胸臆
个 性 化 的 浪 漫
1、与一些人写得遇仙人纯系偶然,是仙人对自己的恩宠不同,李白开篇就说明他寻访仙境是主动的,是蓄谋已久的,他已探知瀛洲难求,但不肯罢休,再次访得越人,把全部热情投给了天姥山。
2、与一些人只敢觐见一二仙人的奢望不同,李白竟调来“如麻”的仙人,一时祥云纷纷日月生辉,分明是仙家盛会。
3、与那些凡夫俗子只敢远远瞻拜不同,李白让自己登上天姥山后,“洞庭湖天石扉,訇然中开”,反倒是仙境为礼遇作者而隆重敞开。
在人间一身傲骨的李白,到了神仙世界没有丝毫自惭形秽。这是因为李白认为自己本就属于神仙世界,既然地上人俗世道丑陋不堪,“谪仙”当然应该重返仙界。
嫉恶如仇、狂放浪漫。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表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