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模拟检测
生物(B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下列关于酶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唾液淀粉酶可以除去植物细胞壁
B.用丙酮能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纯度较高的脲酶
C.H2O2分解实验中Fe3+、加热与过氧化氢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依次增强
D.利用pH分别为7、8、9和10的缓冲液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2.某些铁细菌生活在有高浓度二价铁离子的池塘、湖泊等水域中,能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并能利用此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来同化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关于铁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细菌合成有机物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还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B.铁细菌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发生在细胞的叶绿体中
C.该类细菌是自养型生物
D.与人体细胞相比,铁细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
3.乳糖合成酶含有α、β两个亚基,亚基α单独存在时不能催化乳糖的合成,但能催化半乳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当亚基α与β结合后,才能催化乳糖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乳糖合成酶催化乳糖合成时不会产生水
B.亚基α作为酶和乳糖合成酶均具有专一性
C.亚基α能为半乳糖与蛋白质的结合提供能量
D.亚基α与β结合不会改变其空间结构
4.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数量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纵坐标中m、n分别为92和46
B.bc段细胞中正在进行DNA复制
C.d处细胞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D.该过程一定发生在体细胞增殖过程中
5.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②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③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④基因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⑤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
A.四项 B.一项 C.两项 D.三项
6.某动物种群有AaBb和Aabb两类个体,比例为1∶1,两对基因自由组合,雌雄个体比例1∶1。已知aaB_个体致死,假如种群中全部个体都能够自由交配,且子代中除致死基因型外全部个体都成活,则成活子代中AaBb所占的比例是( )
A.3/32 B.6/32
C.6/57 D.12/57
7.有关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饲养金鱼过程中的人工选择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C.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新物种只能通过长期地理隔离形成,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8.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腌制果脯变甜时,蔗糖分子水解为葡萄糖后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果实细胞
B.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总是随着水分的吸收而同比例吸收
C.被细胞胞吐的都是像抗体一样的大分子物质
D.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并不是都是主动运输方式
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上可进行丙酮酸的分解
B.细胞壁中的纤维素是植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C.人体细胞中的多糖主要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合成
D.细胞膜两侧各种物质的浓度差主要通过被动运输来维持
10.假设某些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中a、b1、b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空间充足,种群数量增长一定如曲线a所示
B.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杀虫效果最佳
C.若曲线b1变成曲线b2,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
D.据曲线b1推测,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1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与驴交配所生的骡子的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产生并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种群间的地理隔离不会阻碍这两个种群进行基因交流
D.捕食者大多捕食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这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异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沉香”可以做药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围湖造田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13.图是探究果酒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探究果醋发酵时,打开阀a,转动搅拌器有利于提高产量
B.打开阀b,经管口3可取样检测酒精和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
C.用于探究果酒发酵时,发酵前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果酒发酵时瓶中液体不能装满,否则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将发生外溢
14.下列关于细胞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B.细胞的增殖、分化、癌变、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C.细胞分裂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15.PCR是一项生物体外复制特定 DNA 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下列关于 PCR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
A.第 3 轮循环产物中只含一个引物的 DNA 片段所占比例为1/4
B.Taq酶催化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3'端向5'端延伸
C.PCR 中引物和 Taq 酶可以重复利用
D.利用 PCR 技术扩增时需要加入解旋酶
16.如图为某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第40天开始叶片的有机物含量下降
B.叶片衰老对植物来说只是消极地导致死亡的过程
C.据图推测叶片衰老时,叶绿体结构解体先于线粒体结构解体
D.57天前呼吸作用较弱,所以叶片生命活动所需ATP有一部分由光合作用提供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7.某种老鼠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1、A2、a决定,A1(纯合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2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1对A2完全显性,A2对a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A1、A2和a的脱氧核苷酸数目相等
B.A1、A2和a本质区别是组成它们的碱基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C.黄色雌鼠与黑色雄鼠杂交,后代可能会出现灰色鼠
D.基因型均为A1a的老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黑色=3∶1
1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IAA处理未授粉的雌蕊,获得的无子性状可以遗传
B.对苹果树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C.若病毒抑制了玉米植株中赤霉素的合成,则可能出现矮化植株
D.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19.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外来物种的数量增长曲线都将呈“J”型
B.当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出生率为0
C.呈“J”型增长的种群其增长率一定大于1
D.一个种群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
20.药物A能诱发DNA损伤,若该损伤不能被修复则会导致细胞死亡。现有酵母菌突变体1(基因1功能缺失)和突变体2(基因2功能缺失),将其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各稀释倍数下( )
A.为防止空气中杂菌的污染,应将平板置于无空气的环境中培养
B.DNA无损伤时,突变体1的细胞周期小于突变体2的
C.基因2编码的产物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大于基因1编码的
D.若将突变体1和突变体2混合培养,则其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的相同
三、综合题:54分
21.下图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Y分别表示_____、_____
(2)②和⑤过程中,物质Y产生的场所依次是_____、_____。
(3)人体内不能进行_____(填标号)过程。
22.已知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纯合亲本(AABB、aabb)进行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请分析回答:
(1)若单独观察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特点,F1基因型为Aa,其连续自交两代后,子代中AA、Aa、aa的比例为__________。
(2)同时观察分析两对性状的遗传特点,符合基因的________定律。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则F2的双显性个体中纯合体占______;F2中的单杂合体占______;若选取F2中的两个杂合体杂交,其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只要存在一个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为显性,则F2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__________;若只有A、B同时存在时,个体才表现出显性,则F1与双隐性个体杂交,子代中隐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4)若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着植株的高度,且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纯合子AABB高50cm,aabb高30cm,它们之间杂交得到F1后,再自交得到F2,如果忽略环境因素的影响,则F2中表现为40 cm高度的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
(1)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和_____。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分泌物a作用于垂体,则细胞甲可能是_______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_____激素;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充分说明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5)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的控制。
24.高原鼠兔和鼢鼠为植食性穴居动物,如图是2011~2013年间青藏高原某地的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变动曲线,野外收集它们的天敌动物的粪便,运用显微分析可判断它们在天敌动物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两种动物在天敌动物食物组成中所占比例(%)
天敌 高原鼠兔 高原鼢鼠
赤狐 40 30
艾虎 60 40
香鼬 100 0
(1)据图1分析,2012年春夏季节,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呈“_____”形增长;从种群的数量特征来看,高原鼠兔种群的数量在冬季明显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
(2)据表格可知,鼢鼠在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处于第_____营养级,赤狐、艾虎和香鼬之间存在_____关系。
(3)高原鼠兔感受到赤狐粪、尿的气味,会有躲到洞穴中的行为,这体现了信息传递能够_____,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高原鼠兔和鼢鼠挖洞穴居,能够增加本地原生植物产量,改善土壤条件,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4)表格中艾虎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同化量中的一部分,已知赤狐以植食性动物为食,若赤狐体重增加10kg,至少需要消耗_____kg植物。据表推测,三种天敌动物中_____的种群数量最容易发生剧烈波动。
(5)为控制鼢鼠害,科研人员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T型树桩,为肉食性猛禽-鹰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鼢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与曲线I相比,曲线II所示环境中鹰的密度会_____。
25.为生产高效价疫苗和简化计划免疫程序,科学家研制出基因工程乙肝--百白破(rHB-DTP)四联疫苗,经各项检测均通过rHB-DTP四联疫苗制检规程的要求。其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的四种类毒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百日咳杆菌类毒素的基因,可从百日咳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对应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片段,获得的cDNA片段与百日咳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比较小,且序列已知,获得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方法合成,然后通过_____大量扩增,此技术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以便合成引物。
(3)研究发现,如果利用蛋白质工程将白喉杆菌类毒素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免疫效果更好。此种技术的基本流程是:①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②构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参考答案
B 2.C 3.B 4.B 5.B 6.D 7.A 8.D 9.C 10.C 11.D 12.A 13.B 14.A 15.A 16.C 17.BC 18.AB 19.CD 20.BC
21.(1) O2 CO2
(2) 线粒体基质 细胞质基质
(3)⑤
22.(1)3:2:3
(2) 自由组合 1/9 1/4 AABb×AaBB
(3) 15:1 3/4
(4)AAbb、aaBB、AaBb
(5)非同源染色体
23.(1) 2 0
(2)递质受体
(3)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靶细胞上才有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4)神经-体液-免疫
(5) 非条件 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
24.(1) S 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2) 二 种间竞争
(3)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间接
(4) 高原鼠兔和鼢鼠 250 香鼬
(5)低
25. (1)mRNA (2)逆转录 (3)不同 (4)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化学合成或人工合成) (5)PCR技术 (6)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7)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