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刷子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刷子李》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8 17:16:5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刷子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可以通过描写曹小三的心理变化,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课后第二题)
2.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了解可以通过描写曹小三的心理变化(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刷子李》。板书课题,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冯骥才从三个方面写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是哪三个方面呢?(效果奇 规矩奇 动作奇)(正板书:技艺高超)这正是对刷子李的正面描写。(副板书:正面)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正面描写的表达方法,激发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刷子李》的兴趣,学以致用,为学习侧面描写的表达方法做好铺垫。完成课后第二题的教学目标:“画出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二、精读课文,感悟写法。
1.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刷子李),可是我们发现作者除了写刷子李,还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谁?(曹小三)描写曹小三,和讲刷子李技艺高超有什么关系?
请学生默读课文3——11自然段,找出描写曹小三的句子,体会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变化。
2.梳理曹小三的情感变化。
①“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板书:半信半疑)
师:他“半信”的是什么?(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半疑”的是什么?(但这只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
师:此时的曹小三,不就像我们读者一样吗?小三仿佛变成了我们读者的代言人,他走进了故事中,走进了刷子李的身边,想探个究竟。
过渡:当第一次目睹了师傅刷浆后,他的心理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板书:敬佩或崇拜)
A.什么叫“神圣不可侵犯”?(境界崇高,不能被侮辱。)
引读:带着曹小三对刷子李的崇拜之情来读——
把你们的崇拜之情送到句子中来读——
B. 孩子们
效果: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动作: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古典,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引读:是呀,这样轻快悠闲的刷墙动作,这样奇的刷墙效果,怪不得曹小三由衷地敬佩——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小结:原来,师傅的技艺真的是那样高超,就是我们普通的读者心理此时也是肃然起敬,甚至萌生出一种崇拜之感,更不用说亲眼目睹了的曹小三,但小说没有朝着我们想象的轨迹走下去。
(设计意图:读中悟,悟中读,引导学生了解曹小三前两次的心理变化,引读环节重在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心理变化,在此基础上总结方法,由扶到放,运用方法,继续感受心理变化。)
3.同桌合作交流,接下来,曹小三的心理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为什么?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汇报:
①“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板书:质疑)
师:此时的曹小三心理可能在想什么?
师:这是曹小三的心理活动,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质疑)
带着这样的质疑来读——(先指名读、再齐读)
②“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板书:崇敬)
孩子们,曹小三从始至终都在干一件事?(师傅身上有没有白点)他这次又是怎们看搜索的?(凑上脸用伸再瞧)
他找到了吗?(没有)此时,他的心理又在想什么?
读出对师傅的崇敬之情——
4. 曹小三此时发愣发傻的样子,足以证明他对师傅敬佩的五体投地了。师傅笑着说:“好好学本事吧!”师傅把这句话送给了曹小三,也送给了读这篇课文的我们。听了这句话,曹小三会怎么想?
师:文中并没有长篇的对话,只有几句语言,而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因此,描写未必越多越好,而是越巧越重要。
5.小结:(指板书:半信半疑 崇拜\敬佩 质疑 崇敬)这样的心理变化,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波三折。因为有了这个“一波三折”,小说才会这么引人入胜。
6.孩子们,我们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刷子李,那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来写曹小三呢?
学生:对曹小三的描写,从侧面衬托了“刷子李”的粉刷技术高超。这就叫侧面描写。(板书:侧面描写)正是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才使得“刷子李”的形象变得越来越丰满,才能烘托“刷子李”技艺之“奇”。
小结:这篇课文和《人物描写一组》不同之处就是曹小三这个人物了,他在一旁不仅仅是伺候师傅,更重要的是他还带着读者的好奇,带着展开故事情节的任务,陪伴在刷子李的身边,如果没有曹小三心理活动,没有小三对待师傅刷墙动作的痴迷,我们也不能了解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曹小三虽然不是文章主角,但是好比红花边上的绿叶,难怪有人这样评价冯骥才——冯骥才的笔就像女娲的手。
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方法相结合,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7.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对于刷子李又怎样的认识呢?
(规矩奇特、性格幽默、动作潇洒、派头十足、技艺高超)
(设计意图:本环节围绕课后第二题:“画出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意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自主探究,实现教学过程中的由扶到放,最终完成本课教学目标(课后第二题)。)
三、运用学法,拓展阅读。
孩子们,《刷子李》这篇文章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里边还有很多小故事,如《泥人张》《苏七块》《快手刘》《风筝魏》等等,课后,同学们去读这本书,去感受冯骥才所说的天津人骨子里的那股子劲儿,那种逞强好胜心理。相信会对本单元的写作起到意想不到的妙处,虽然课就上到这里,但学习永不停步,同学们,再见,书中再见!
(设计意图:作者冯骥才在写《俗世奇人》时,用“泥人张”“风筝魏”等独具特色的标题吸引了读者。了解标题的特点,能给学生写作时拟题带来启示,为接下来的“初试身手”“习作”作铺垫。)
四、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俗世奇人》。
(设计意图:推荐整本书,真正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让学生因《刷子李》而爱上阅读整本书,实现整本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