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写作 学习改写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单元 写作 学习改写课件(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8 22:5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品一
已经是三更半夜了,淡黄色的月亮仿佛落了下来。黑沉沉的夜,仿佛无边的浓墨涂在天际,连星星的微光也没有,满地都是白花花的霜。
“哇——哇——”乌鸦也都归巢了,声音是那么凄凉。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心中充满愁绪,此时陪伴我的,只有江边的枫树和船头时隐时现的渔火。
作品二
家乡的亲人,你们在做什么?日子过得好不好?恍惚间,两个熟悉的身影似乎出现在我眼前,可是一伸手,他们都不见了……泪水从我脸上滑落下来。
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还在那里悄然而立。“当——当——”寒山寺里的钟声敲到了我的心田。这凄凉的声音,仿佛是亲人在呼唤着我回家……
比较这两篇作品,看看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大概意思一样
语体不同,作品一是诗歌,作品二是散文
改写,就是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角度等,进行“再创作”。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改写。
写 作
学习改写
写作目标
01
写作指导
02
写作实践
03
真题演练
04
CONTENTS 教学目录
1.了解改写的常见形式及基本特点。
2.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
3.明确改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写作目标
一、改写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改写要有章可依。这里的“章”是指题目对改写的要求。改写之前应先明确要求,再按要求改写。切不可过分地自我发挥。
写作指导
(2)要把握原文精神。原文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具体写法等,是改写构思的基础。要深入领会原作,把握其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要求,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3)要明确重点与标题。如有的文章原本是记事的,改写时要求改成写人的,那么就要相应地改变文章的重点,即由重点记事转为重点写人。而标题自然也不能用原来的,要按照改写后的文章重新确定标题。
二、改写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1)改变文体。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不作改动,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体裁形式。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
(2)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将书面语改成口语。
(3)改变叙述角度。比如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或者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将倒叙改为顺叙。
三、改写注意事项
1.文章风格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例如,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
2.叙述方式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例如,改写的文章是以第三人称写的,就不要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如果改变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还要有适当的过渡。
一、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
提示:
1.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写作实践
2.不要逐字逐句翻译,可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3.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
古代寓言改写
审题
主题
选材
写法
选一则古代寓言
改写成小故事
300字左右
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刻舟求剑、螳螂捕蝉
精选有意义的精彩故事情节
不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增添必要细节
寓意即为主题
适当发挥想象
思路点拨
《塞翁失马》改写
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邻居们
①简要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
优秀示例:

纷纷表示惋惜,并来安慰他。可是那个老人却不伤心,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事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丢失的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
②语言描写。第一次点明那个老人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他们一家贺喜,并夸那个老人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那个老人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们带来灾祸呢?”
③前后照应。坏事变好事,印证了那个老人的观点。

他家中因为多了匹胡人的骏马,他的儿子非常开心,又因为他喜欢骑马,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那个老人
④想象合理。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把那个老人的儿子得意忘形的做法描写得淋漓尽致。

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一带,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那个人

⑤用老人和之前同样的话,暗示下文因祸得福。
的儿子因为瘸腿的缘故免去征战,所以他们父子得以保全了性命。
⑥结尾段证明了“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的道理。

名师总评
1.抓住了主要情节,不改变原意。按照原文“失马—得马—儿摔伤—保性命”这一系列祸福转换的情节进行改写,保证了故事主要内容和寓意的一致性。
2.适当的想像和细节描写。文中对那个老人的神态描写极为传神,如“释怀地劝慰”“忧心忡忡”等 ,特别是对老人儿子得到胡人骏马后得意忘形而摔断腿的情节,描写细致,感彩浓厚且富有感染力。
寓言故事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二、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可以改写小说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
2.叙事要清晰,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
3.改写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的改写既忠实于原作,又新颖有趣。
小说
改写
审题
主题
选材
写法
改写小说
改变视角
改变口吻
学过的小说
片段或全篇
忠实于原创作
人称、语言风格统一
原文主题不改变
叙事要清晰
思路点拨
三、本单元的课文,情节富于戏剧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鲜明。从中选择一篇改写成课本剧。
提示:
1.与小说相比,剧本中的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应该更加集中,以适应演出的需要。
2.呈现方式要适当改变,比如原文的心理描写可改为自白或旁白,环境描写可改为舞台说明,用语言推动
情节的发展,要突出戏剧冲突,等等。
3.剧本写好后,在班上交流评比,选出最好的一篇。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同学排演。
写作。(50分)
从下面三篇课文中,任选其一,发挥想象,改写成一篇故事。
《狼》 《愚公移山》 《卖炭翁》
要求:①忠于原作,适当增加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不要逐字逐句翻译;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真题演练
2020·桂林中考
这道题属于改写类作文。改写,不同于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而是借助原文的故事框架,紧扣文章主题,进行二度创作。在叙述故事基本情节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和联想的写法,重点围绕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细致的描绘。
真题解说:
答案示例: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一片荒无人烟的田野中,一个高大的身影在缓缓地移动。原来是一位屠户挑着正挑着担子往家赶。
屠户今天的生意特别好,肉全都卖完了,担子里只有一些卖剩下的骨头。他高兴极了,一边哼着小曲,“今儿个真高兴”,一边盘算着用这剩下的骨头熬上一锅汤,美美地喝上一顿,然后甜甜地睡一个安稳觉。
走着走着,屠户突然听到了响动。他回头一看,哎呀,狼,两只狼在尾随着他。顿时,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提了起来。屠户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希望能甩掉两只狼。可是,两只狼一直跟着他,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非常害怕,心想:离家还有很远的路,照这样走下去,还不让狼撵上来给我吃了,怎么办是好啊?对了,担子里不是还有些骨头吗?让它们吃骨头,两只狼争一根骨头,就顾不上追我了。于是,屠户拿起一
根骨头扔了过去,嘴里嘟囔着:“抢骨头,别追我。”屠户的心放松了许多,为自己的高明感到高兴。可是他惊奇地发现,有一只狼在啃骨头,另一只狼并没有去抢骨头,而是仍然跟着他。屠户赶紧又拿出一块骨头扔了过去。这只狼停了下来,美美地吃着。可是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好像没有吃够,又跟了上来。他就又扔过去一根骨头。
扔了一会儿,他担子里的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不依不饶地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屠户非常着急,
连连叫苦:“两只狼要是一前一后攻击我,我可怎么办啊?想不到我竟然命丧狼口。老天啊,救救我吧!”
正在这时,屠户忽然看见田野中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里有一个柴草堆。他高兴地飞奔了过去,背靠柴草堆,放下担子,拿起铮亮发光的屠刀,准备迎接一场惊天动地的人狼大战。狼没有进攻,只是瞪着眼看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似乎不耐烦,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又过了一会儿,前面这只狼似
乎闭上了眼睛,神情悠闲得很。屠户心想:“趁它不防备,另一只狼也没在这,赶紧行动,杀死它,我好回家。”于是,屠户突然跳了起来,用屠刀猛砍狼的脑袋,连砍几刀,砍死了它。
屠户大功告成,刚要走,猛然一转身,看见另外一只狼正在柴草堆后面打洞,身子已经进入了一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在外面。屠户来不及多想,赶紧拿起屠刀,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
这时,屠户恍然大悟,原来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是
用来迷惑自己的。
“狼的这点小聪明全用在这里了。你再狡猾,也比不上人的智慧,也逃不掉灭亡的命运。”屠户心想,“嘿!今天杀死两只狼,也可以卖些钱。真是意外的收获啊!”屠户把狼绑在担子上,一头一个,就像挑水一样挑着两只狼。
“咱们老百姓啊,今个儿真高兴……”屠户哼着小曲,挑着担子,慢慢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微风习习地吹着,星星眨着眼睛,月光柔柔地洒在大地上……
点评:
作者在尊重原文主要情节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生动地再现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到杀狼的全过程,可读性强。作者对屠户的心理描写准确、丰富,符合人物性格,比较精彩。文章以环境描写开头,吸引读者,制造一种紧张气氛,又以环境描写结尾,使读者随着故事的结束而心情渐趋平静,同时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