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8 09:4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六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全球航路的开辟》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全球航路的开辟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掌握新航路开辟的时间、航海家、支持国以及取得的成就,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认识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时空坐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概念阐释:什么是“新航路”?
1500年前后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其他新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线,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的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在这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所以也将这一过程也被称为“地理大发现”。
传统商路:由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转口贸易路线。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
(1)经济因素:14--15世纪,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迫切要求开拓市场获得金银财富。——根本原因
(2)社会因素:
①欧洲人渴望得到更多的贵重金属和来自东方的香料等商品。
②《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富裕的描述起了刺激作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3)思想根源: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鼓励冒险探索精神
(4)直接因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传统的东西贸易的通道。(商路危机)
(5)宗教因素: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6)政治因素:西欧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2.条件
(1)航海经验:西欧人在长期航海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航海知识:相信大地是球形;懂得利用季风和洋流航行。
(3)技术条件:中国的罗盘针传到西欧(航海技术);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4)王室支持: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1498年
1519-1522年
太 平 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 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好望角
南美洲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二、新航路的开辟路线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北大西洋高纬度
1.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
2.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3.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
4.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5.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南半球的新世界
1.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即合恩角;
2.1642-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三、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意义和影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印第安人受天花折磨,南美人口减少75%。
1、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哥伦布大交换)
①人口迁移:流向新大陆
②物种交换
③疾病传播
④商品流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15世纪的世界地图 16世纪的世界地图
新航路开辟使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得到全面和深刻的改变
①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推动文艺复兴发展;
②相信地圆学说,摆脱神学桎梏,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特别是生物进化论、气候学等;
2、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夜”暴富]
材料 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16世纪时,西班牙称霸欧洲,盛极一世。大量的黄金、白银进入欧洲,引起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这次物价上涨涉及了工业和农业的各种商品,上涨幅度前所未有,在时间上持续了一个世纪,所以在经济史上被称为“价格革命”。——摘编自吴于瑾、齐世荣《世界通史》
贵金属价格 货币 商品 价格 货币地租收取者 (封建领主) 商品市场拥有者 (商业资产阶级)
下降 贬值 上升
通货膨胀
封建制度衰落
资本主义发展
经济地位下降
经济实力增长
(1)对欧洲:“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人文主义、资本主义发展;
3、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①价格革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②商业革命:
新航路开辟前亚欧之间的贸易示意图
新航路开辟后亚欧非美之间的贸易示意图
B、贸易中心转移
D、欧洲(普西英法荷)崛起,主导世界市场
A、世界市场雏形,贸易范围大,商品种类多;
C、荷兰东印度公司(第一家股份公司)和荷兰证券交易所(第一家证券公司)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用武力征服殖民地,抢劫金银财物、贩卖奴隶等手段来聚敛财富。 例如16世纪的奴隶贸易。
材料 皇室和封建贵族主导了殖民扩张……他们把钱都花在了奢侈品消费上,从来没有想过将巨额财富用在投资,或者扩大再生产上。
结果就是,左手抢来的金银,右手就流入了能提供丰富制成品的、竞争对手的手中,西班牙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漏斗”。……通过殖民扩张获得的巨额财富,成了西班牙的“毒药”。 ——杨小凯 蓝凰《“日不落帝国”的两种命运西班牙VS英国》
两牙衰落,成“黄金漏斗”
③新航路开辟与文艺复兴、科学的关系:
文艺复兴、科学知识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内在精神动力,新航路的开辟又证明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的力量的伟大和科学的正确,进而推动文艺复兴和科学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材料 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在《欧洲经济发展》中认为:就欧洲的崛起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你对这个观点如何看待?“欧洲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看法:观点片面,坚持“欧洲中心论”,无视亚非拉等地区贡献。
原因:
既是欧洲发展领先的结果(开辟新航路、拓展世界市场、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科技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等),也是欧洲对亚非拉等地区野蛮侵略和血腥掠夺的结果。
(1)对欧洲(小结):社会转型,欧洲崛起;
新航路是思想解放之路、社会转型、欧洲崛起之路。(现代化史观)
新航路是殖民掠夺之路。(革命史观)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2)对美洲、非洲的灾难:
材料: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空前绝后的灾难。非洲在政治上失去独立,在经济上畸形发展。导致非洲人口锐减,生产力严重下降。奴隶贸易还在精神上给非洲人造成了创伤。——摘编自高照明《奴隶贸易对非洲和欧美的影响》
材料:2003年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反种族歧视大会”上,非洲国家普遍认为,欧洲的殖民主义和奴隶制度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是造成非洲贫穷和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印第安人受天花折磨,南美人口减少75%。
材料: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整个岛屿全部被摧毁,一片荒凉。——卡萨斯《西印度毁灭述略》
材料: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世界通史》(王斯德)
新航路是屈辱的血泪之路。(革命史观)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3)对亚洲:受冲击
思考: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①政治上:西方入侵,一些岛屿别占领,如葡萄牙占领澳门;荷兰占领台湾,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②经济上: 白银流入中国一定程度刺激农耕经济发展;高产作物引进,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人口结构;
③文化上: 西学东渐但范围较小;
材料 1500—1800年欧洲从美洲开采9.8万吨白银,其中3.9万吨运往中国。总体而言,除了日本白银之外,共识是1/3-1/2的美洲白银流入了中国,合计大约有4亿两白银流入中国。——【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新航路是错失良机、遭受屈辱之路。(革命史观)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4、对世界:世界市场出现;世界格局改变;人文环境改变;
非洲:黑奴灾难;
美洲:灭顶之灾;移民开发;
亚洲:白银入华;岛屿受侵;
欧洲:迅猛崛起;社会转型;
打破原本分散孤立多元的文明格局
欧洲主导,亚非拉从属的格局
①世界市场出现;
“有人欢喜有人忧”
②世界格局改变;
③人文环境改变:
新航路是世界市场形成、文明交流之路。(全球、文明史观)
新航路是世界巨变之路。(社会史观)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新航路开辟的的重大影响(另一角度)
1.经济方面:
2.政治方面:
加速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
3.思想方面:
证明地圆说的正确性,动摇教会权威
加快世界文明的融合
4.世界格局: 地理大发现,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以西欧为中心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开始殖民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拓展深化】运用多元史观认识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
●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对外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亚非拉地区人民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与扩展。
●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现代化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种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拓展深化】全球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①经济:A、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使白银成为明清时期的主要流通货币。B、推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美洲高产农作物引进,中国人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粮食产量的提高,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②政治: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葡萄牙骗取澳门、荷兰侵占台湾;成为明清时期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海禁—朝贡”体制的瓦解。
③思想文化:促进部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即早期的“西学东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背景 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开拓市场,殖民扩张,牟取暴利
性质 封建性政治行为的贡赐贸易 资本主义经济行为的海外殖民
结果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闭关锁国” 增加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影响 ①促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友好往来②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 促进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开始殖民时代
相同点 ①都在国力强盛、最高统治者支持下进行 ②造船技术、航海知识、指南针运用等为远航提供了条件 ③都经过太平洋和印度洋 ④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不畏艰难,勇敢坚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其冒险精神值得学习;
其壮举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打破了各大洲孤立分散、封闭隔绝的状态,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探险的目的是为了金钱和财富,他们不择手段,杀掳掠夺,给被殖民地区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何如评价新航路开辟时期的航海家
哲伦探险船队是在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的探险船队,5艘远洋海船,从西班牙海港出发远航。途中“特里尼达”号旗舰,因为船体漏水,无法继续航行;“圣安东尼奥号”中途逃走,返回西班牙。只有“维多利亚”号,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在回到西班牙时,麦哲伦探险船队的5艘远洋海船只剩下“维多利亚”号,出发时的二百多名船员只剩下18名船员返回。经极度疲劳衰弱,就是原来认识他们的人也分辨不出来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2021年浙江卷6月)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
A.深信“地圆说” B.途经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高考真题】
由材料信息“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可知,该航海家是哥伦布。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深信“地圆说”决定向西航行到印度,结果到达了美洲,故A正确;哥伦布航行不会途经非洲最南端的海角,故B错误;哥伦布没有到达真正的东方,故C错误;达伽马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故D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新航路开辟时期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学家和商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神”,都是为了现实的人世而不是为了来世的天堂。对荣誉的追求也是导致地理大发现的一个原因。这表明( )
A.文艺复兴孕育了新航路开辟的因素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人文主义在全球扩展
C.追求人性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
D.新航路开辟打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
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时期,探险家、航海家们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人”,这体现了人文主义,说明文艺复兴为他们提供了思想动力,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全球其他地区是否有人文主义,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因素,排除C项;文艺复兴打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而非新航路开辟,排除D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1492年,西班牙国王终于同意支持哥伦布,二者签订了协议,其中有:任命哥伦布为新发现岛屿和大陆的总督和省长,他可以对下属官职提出候选人,供国王选任。这可以用来( )
A.说明远航的殖民性 B.揭示寻找亚洲的经济动因
C.研究各地和平交往 D.论证哥伦布企图独立建国
材料反映了西班牙支持哥伦布远航,但前提是西班牙是新发现岛屿和大陆的统治者,甚至官员任命也由西班牙国王负责,这说明哥伦布的远航具有殖民性,故选A;材料未涉及到经济动因,故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哥伦布远航是为了和平交往,且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国王将任命哥伦布为总督和省长,不能体现哥伦布有独立建国的企图,故排除D。
有人说:14-18世纪既是“发现世界”的时代,也是“人性迷失”的时代。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依据是什么?
“发现世界”:
新航路开辟,发现美洲;
“人性迷失”:
贩卖黑奴;种族灭绝;殖民扩张和掠夺;传播疾病;
墨西哥的波多西银矿 英把沾病毒的被子送给印第安人 西班牙“马尼拉大帆船 屠杀印第安人 大西洋戈雷岛
■戈雷岛,大西洋的一个岛屿。殖民者把它作为贩运、关押黑人奴隶的场所,成为西非最大的奴隶转运站。据统计,至少有2000万黑人奴隶从戈雷岛被转卖出去,有500万黑人死于途中。1978年戈雷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警示世人的世界文化遗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材料: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 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资本论》
结合你对大西洋“三角贸易”的了解,谈谈你对“罪恶”和“曙光”的理解?
“罪恶”:①黑奴贸易第对非洲劳力和经济的巨大破坏; ②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曙光”:①三角贸易推动欧洲工商业发展,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促进欧洲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②大量黑奴被贩运到美洲,为美洲的开发起到促进作用;③推动世界市场出现,促进各文明的联系和融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