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学习目标
1.唯物史观: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和社会运动的主要表现,加深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理解,培养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图片和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主要举措及变化,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曲折历程及发展趋势,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能力。
5.家国情怀:认识科学技术新发展的主要内容,理解其产生的背景及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发生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经济之变
Stock Market Crash 1929
失业后的求职者
美国联合银行倒闭
牧场主倾倒牛奶
排队领取救济粮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一、背景
World War Ⅱ
二战后的欧洲废墟
苏联的工业化成就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自由放任
宏观调控
President Franklin D. Roosevelt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下,光靠自由竞争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已难以使供应和需求趋于平衡,要自动调节经济以避免或减轻危机,必须由国家政权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
4、罗斯福新政的实践经验和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指导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基本经济特征:企业的运行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是在自由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1)含义: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密切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2)历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萌芽
三十年代罗斯福新政后开始倡导
二战后迅速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二、措施
含义
特征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调整。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调节生产,加大开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制定计划,发展经济;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措施
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目标
通过人为调节供应与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以及国际的收支平衡。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全面理解认识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1.国内宏观调控
FDR’s New Deal
这张邮票中包含了哪些机构的英文缩写?
WPA
TVA
NRA
FDIC
SEC
CCC
公共事业振兴署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国家复兴总署
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证券及兑换委员会
地方资源养护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英国:英国提出国有化改革。政府通过一系列法令,把英格兰银行、民用航空、煤矿、铁路、电报及无线电通信等8个部门收归国有。
法国:戴高乐政府也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强力干预与管理,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国有化,二是经济计划化。
联邦德国:实行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有意识地从社会政策角度对市场经济进行控制,同时实行相应的社会福利措施。
日本:1955年以后,日本开始走上国家有效地干预经济,通过计划诱导与宏观调控推动日本现代化的道路。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确立了市场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混合机制,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大大加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法国是资本主义计划的发源地,法国计划干预体系的最终形成是在戴高乐任法国总统的11年的时间里。其计划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规定国家中期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2)规定宏观经济总量和指标,这个指标只对某些部门和国企具有约束力。(3)确定优先发展的部门,对重点地区实现动态倾斜发展。
——《世界经济史》
思考:与苏联的指令性计划相比,战后发达国家制定的经济计划有何特点?
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
——戴高乐
它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是指导性的经济计划。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戴高乐(1890—1970)
1959—1969年任法国总统
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西方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运行过程仍然以市场调控为主,而苏联的经济计划是指令性的。
西方国家用计划调节经济,能不能说他们已经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了呢?
资本主义国家有了国营企业后,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国家马上要变成社会主义了”,你怎么认为?
×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实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能根除经济危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①积极性:
A、它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使生产、技术改造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
B、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第二个“黄金时期”。
②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70年代出现了“滞涨”现象。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
石油危机
经济危机
里根
采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降税,削减开支,紧缩货币等
撒切尔夫人
“多市场、少政府”,国家资本下降、私人资本加强
80年代
克林顿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提“新经济”,发展高新产业
90年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美国经济“滞胀”漫画
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③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④实行混合经济: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时间:20C90年代(克林顿时期)
含义: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增长模式
原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特征: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
评价:积极:推动了美国经济长达十年的持续增长
局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
美国的新经济政策(90年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美国新经济的具体措施:①克林顿政府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②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了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 ③克林顿政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失业问题。
1929
经济大危机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全球航路
开辟
早期
殖民扩张
第一次
工业革命
第二次
工业革命
自 由 放 任 政 策
国内经济调整
国际重建秩序
1945
二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33年
19世纪晚期
自 由 主 义
重 商 主 义
凯 恩 斯 主 义
工场手工业
工厂制度
自由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
资本主义
垄断组织
二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
国家干预经济
总结: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商业资本主义
生产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经济政策
经济思想
分 散 走 向 整 体
贸易保护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世界联系
冷战
两极格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70年代以后的新自 由 主 义
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运行机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帮助维持黄金与美元的基本固定汇率;1976年被浮动汇率所取代。
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成员国的认缴,美国因认缴资金最多而获得最大投票权。
1995
世界贸易体系
1948
宗旨: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取消歧视待遇,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2.国际协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①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韩国政府不得不向某国际组织申请贷款来稳定货币?
②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需要大笔资金用于震后重建?
③2010年,执行董事会已经批准了三笔贷款,分别用于“综合林业发展项目”、“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项目”和“云南城市环境项目二期”,共计3.6亿美元助力中国改善环境。
④2008年身陷严重金融困境的冰岛政府10月24日宣称,其已初步同 达成一揽子救助协其包括将在2年内接受20亿美元的贷款。
关注现实
案例:结合《经济与社会生活第9课》究竟该找谁求助?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IMF
WB
WB
IMF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拓展补充: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与战后国际贸易体系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①都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的产物;
②在三大组织中美国都占据特殊地位
③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
④反映了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体系化和制度化
不同点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金融货币组织,主要作用是建立了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关贸总协定是人们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的,更侧重与贸易自由化
利己主义
混乱无序
国际合作
体系化、制度化
(IMF+WB)
有关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下列评说,有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重建经济秩序。正如法国哲学家伯克所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观点二:在这个体系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写的USA。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问题探究:怎么评价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贸易体系
对美国:
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
对世界:
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增长;
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反映了战后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总部都设在美国的华盛顿,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拥有27%的投票权,在世界银行拥有24%的投票权。而这两个经济组织任何重大决策的通过都必须获得85%的投票率。换言之,美国在这两个经济组织中拥有最大表决权和一票否决权。
1971年,美元对黄金贬值,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
1973年,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实行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完全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制度自身的缺陷:只有美国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其他国家获得充足的美元供应。美国要履行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美国发行更多的美元与美国拥有一定量的黄金必然发生矛盾。
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日本、欧洲崛起
直接原因是美元危机:越南战争及经济危机使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外流。政府大量发行货币造成通货膨胀。各国纷纷抛售美元兑换黄金,黄金储备量减少。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科技之变
相对论
量子力学
1、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大国为了贏得胜利,在军事科学技术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原有的科技潜力在某几个点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一、背景
3、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完整地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1916年,建立广义相对论
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认为空间和时间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量子理论: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实现的。爱因斯坦,光的量子理论。波尔,原子的量子理论。在以上基础上,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选择题中相关知识点
否定绝对的时空观(宏观)、原子弹、穿越、尺缩钟慢——相对论
否定以太的存在、半导体、激光器、现代物理学微观层面——量子力学
意义: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和微观粒子世界,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它们不仅对物理科学本身,对自然科学,而且对整个人类的思维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Man Walks on the Moon
Personal Computers
World Wide Web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
还有哪些方面的科技成就?
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推动人们社会生活的科技化、现代化
促进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二、表现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
①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综合发展 ,科学日趋整体化。
②科学技术日趋社会化。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组织规模迅速扩大,科研经费的激增,又表现在作为社会总管理者的国家直接对科学技术工作的干预。从国家规模的研究发展为国际规模的研究。
③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社会之变
1.社会结构
“中间阶层”人口增加
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第三产业兴起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新中间阶层是难以准确定位的社会阶层,主要指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群体,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和白领工人。新中间阶层已经成为战后发达国家人口比例最大的社会阶层。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特点: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可观的生活资产。
新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经营者革命】
背影/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具有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表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新中间阶层(技术管理人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白领工人)壮大
2.福利国家
America Survives the Depression
(1)含义:
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概念起源
(19世纪中叶)
成功实践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
日渐完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缩小规模
(20世纪八十年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2)发展历程:
①经验借鉴:罗斯福新政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案》,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并对无生活能力者提供救助。
②现实需要: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而引发的社会问题,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③物质基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国家可以更好地干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④民众呼声:工人运动迭起,民众斗争的结果
(3)“福利国家”的兴起的原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4)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再分配
(5)特点:
(6)评价:
积极: 社会福利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促进了社会公平,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的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 助长了惰性,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①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保证
②福利种类繁多
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根据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穷人每月可领到生活补助,孩子上公立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可免费学习、免费就餐,婴儿可免费得到婴儿食品等等,可以说穷人基本上就是靠政府养活。有位领取福利金的穷人朋友告诉我,他一家三口每月可获得800多美元的房屋补助、300多美元的现金和食品券,冬天还有暖气补贴,电话费又不用花钱,各项加起来有1000多美元,可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 ——蒋英建《另一只眼看美国》
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
——《生活日报》2004.12.7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3.社会运动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背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造成的不平等和贫困问题仍然存在
I Have a Dream
Desegregating Public Schools
(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原因:
美国社会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仍广泛存在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万隆会议的影响
目的:
争取自己(黑人)的平等权利
(2)美国女权运动
Women’s Rights Movement
19th Amendment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其目的是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创办于1976年,,基金会的徽志是一 只和平鸽, 用圆圈在上 、 十字在下代表女性,和平鸽尾翼上的等号表示该基金会的使命是争取男女平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The Vietnam War
Peace Symbol
(3)学生运动
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美国为反对所谓“共产主义的入侵”,先是从金钱和军事上扶持南越政权,后来直接派地面部队作战,并对越南北部展开轰炸。在苏联、中国等国的大力援助下,越南军民击败了美国的侵略,美国国内也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
1975年,越南南方解放,实现了全国统一。
美国学生在反越战运动中
与军队在美国国防部前对峙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无论自由放任、国家干预,还是建立福利国家,实质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其目的是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变化—统治的手段方法
不变—资本主义制度
看透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并没有克服其基本矛盾,2008年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自我完善。
资本主义在自我调节机制下,仍然有很大活力和发展空间,但调整的只是统治手段和方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其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以史为鉴】
国家的宏观调控
深化改革,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构建国际经济体系
福利国家的建立
积极融入全球化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重视科技、教育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结构的变化
三个产业协调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高考真题】
(2022年湖北卷)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政府调整社会保障政策,推迟养老金随工资增长而提高的时间,同时严审申请养老金的条件,增加个人交纳额度。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公共财政负担 B.减缓老龄化进程
C.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D.缩小贫富间差距
联邦德国政府“推迟养老金随工资增长而提高的时间,同时严审申请养老金的条件,增加个人交纳额度”,目的在于减少社会福利,减轻社会福利带来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上述政策不能减缓老龄化进程,排除B项;推迟养老金随工资增长而提高的时间,增加个人交纳额度,不利于提高劳动者积极性,排除C项;增加社会福利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高考真题】
(2022年浙江卷1月)20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2016-2017年,计算机顶级人工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击败了世界围棋顶尖棋手。2021年12月,浙产超导量子芯片“天目1号”“莫干1号”首发,它们可应用于经典计算机可能解决不了的前沿问题。由此可知( )
A.人类的智力水平已不如电子计算机
B.计算机程序发展已对人类构成威胁
C.电子计算机推进了人类信息文明发展
D.计算机系统可以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推进了人类信息文明发展,故C项正确;A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计算机程序是人类制定的,B项说法夸大了计算机的作用,排除B项;计算机程序是人类制定的,计算机系统不能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排除D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高考真题】
(2021年海南卷)如图“欧洲站立”摘自《扩张》(1986年12月),站台上显示的是1970年各方的购买力数额。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C.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出现
D.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崩溃
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其原因在于日本经过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B项正确;A项是结果而非原因,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新经济”,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得出当时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崩溃,排除D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模拟精选】
下图是西方某经济学派主张的周期理论示意图。该图的经济学派主张助推了( )
A.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柯立芝繁荣”
B.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国有化运动”
C.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新经济体制”
D.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时代”
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20世纪50年代法国大力干预经济,推广“国有化运动”,故答案为B项;美国的“柯立芝繁荣”是在自由主义政策的指导下,排除A项;苏联的“新经济体制”与凯恩斯主义无关,排除C项;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时代”主要是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取得的,排除D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模拟精选】
1969年丁伯根因为提出蛛网理论,主张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政策调节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86年,布坎南因为提出公共选择理论,主张约束政府的权利,不应把增加社会福利与平等的权利随意交给政府,而应该由公民掌握最终决策权而获奖。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方( )
A.公民运动的影响广泛深入 B.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
C.福利国家的弊端日益显现 D.社会不平等现象更加突出
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于1968年,1969年开始颁奖,由于获奖成果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获奖时间往往滞后于思想产生的时间,但基本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脉络。1986年布坎南的主张是对福利国家政策的反思,与80年代西方各国缩小福利国家规模遥相呼应,故C项正确;综上所述可知这一变化说明西方福利国家的弊端逐渐显现,ABD的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