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10 纸的发明(第二课时)
单元人文主题:
深厚的传统文化。
单元语文要素:
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在蔡伦发明纸之前,人们都是用什么来书写的呢?为什么这些书写材料没有传承下来?请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同桌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书写材料 优点 缺点
龟甲、兽骨 青铜器
竹片、木片
帛
麻纸
易保存
原料广
轻便
价格便宜
费时费力
阅读、携带、保存不方便
价钱昂贵
粗糙、不好书写
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完成表格。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第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蔡伦制造纸的过程。
2.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动词圈画出来。
3.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捣
蔡伦纸的制作方法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看似简单的过程却是他们反复研究、实践无数
次的结果。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
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
发明了造纸术。
造纸术的发明不是蔡伦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指通过改变某种做法,使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是指从无到有,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①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②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③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蔡伦改进造纸术(总写)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具体写)
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成果。
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先总写,再具体分述
小练笔
要求:围绕一个意思把话写具体,写完整。
写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先总写,再具
体分述。
下课了,校园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有的 ,
有的 ,有的 。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首尾呼应
能否删去?
赏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们全家人一起去看花灯。夜晚的大街上灯火通明,人山人海。
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啊!兔子灯地上跑,鸽子灯天上飞……最有趣的是龙灯,只见一条长龙追着宝珠上下翻飞,全身的鳞片金光闪闪,龙的尾巴不停摆动。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喊:“龙活了!龙活了!”
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欢乐的人们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解决问题:1.第1自然段中哪两个词写出了夜晚的大街的特点?
2.用“————”画出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
收集并整理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如春节对联、元宵节灯谜、端午节习俗、中秋节的传说……为“展示传统节日活动成果”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