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地球上的水
1.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体是 ( )
A.海洋水 D.陆地水 C.冰川水 D.湖泊水
2.陆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它主要包括 ( )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陆地水、冰川、江河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3.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几年前宣布,“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的证据。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 ( )
A.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B.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 D.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4.下列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 B )
A.青蛙 B.水母 C.人体 D.植物种子
5.小明买来一只小兔饲养,发现小兔不喝水,你认为小兔补充水分主要是通过( )
A、呼吸空气中的水蒸气 B、分解体内脂肪等物质
C、从青草等食物中获得 D、靠晚上吃自己的粪便获得
6.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的生态特征是 ( )
A、根系不发达 B、植株高大,叶柔嫩
C、叶片面积大 D、叶呈针刺状
7.右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其中海陆之间
的循环包括:① ,② ,陆上降水,④地上地下泾流。过程①需要 热量,过程③的降水过程中,云中的小冰晶变成液态水需要 热量。
8.请你分析下列现象:下雨后,土壤表面会沉积一定量的水,但会慢慢消失。请你分析水哪哪儿去了?通过什么方式消失的?
9.设计实验:证明晒干的种子内含有水份。写明实验器材、方法、原理、步骤、现象。
10.查阅资料:查阅一些自然界不不常饮水的动物有哪些?是不是它们不需要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获得水的?
答案:
1.A 2.D 3.A 4.B 5.C 6.D 7.蒸发 水汽输送 吸收 吸收
8、9、10略
第2节 水的组成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氢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空气
2、区别盛有空气和氧气的两瓶气体的方法是( )
A、比较气体的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点燃看是否能燃烧
3、在做水电解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4、水在通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 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
5、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a 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是( )
A.a L B.0.5a L C.2a L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图(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2)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 极。
(2)气体B用点燃的火柴检验,产生的现象是 ,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3)0~3min以及3 ~8分钟,甲、乙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为多少 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案:
B 2.C 3.增加水的导电性 4.B 5.C 6.(1)正极 (2)火柴燃烧的更旺 (3)大于2:1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
水的浮力
1.“死海不死”一文中描述道“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屡淹不死”。四位同学运用科学知识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水的咸度很高,被扔进海里自然就浮了起来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被扔进海里后,处于漂浮状态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大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
2.一个鸡蛋悬浮在配制好的盐水中,要想使它浮到水面上来,可以 ( )
A.往盐水里加些水 B.往盐水里加些盐 C.将盐水倒掉一些; D.以上方法都不行
3.我国的航母正按计划进行各项科研试验和训练。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瓦良格”号训练时的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航载飞机飞离航母后,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B. 航载飞机飞离航母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C. 航载飞机着陆航母甲板,所受浮力变小
D. 航载飞机着陆航母甲板,航母将下沉一些
4.某科学兴趣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
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
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 )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变小 D.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5.如图所示是研究浮力问题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的问题:
1a、b两图中,b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小,说明了 ,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差等于 。
2b、c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物所受浮力大小跟
有关。
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
有关。
4d、e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跟
无关。
6.一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时的读数是27N,把它全部浸在水中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17N。
(1)该金属块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
1.D 2.B 3.D 4.B
5.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 液体的密度 深度
6.10牛 0.001米3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溶液是由 和 组成的。故溶液的质量等于 之和。
溶液的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这是因为 。
2.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 ( )
A.都是浑浊的 B.都是均一的 C. 都是稳定的 D.都是混合物
3.溶液区别于悬浊液、乳浊液的根本之处是 ( )
A. 溶液五色透明 B.溶液稳定、均一 C. 溶液可能有颜色 D.溶液没有气味
4.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
A.黄河浑浊水 B.植物油和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
C. 液态氧 D.酒精溶于水所得的混合物
5.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蒸发一段时间后,杯底有少量食盐结晶出来,此时,杯中的盐水 ( )
A、上面的最淡,下面的最咸 B、下面的最淡,上面的最咸
C、各部分一样咸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6.现有一组物质:海水、盐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
A. 冰水 B.泥水 C. 氨水 D.原油
7.将溶质和溶剂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溶液 碘酒 酒精的水溶液 蔗糖水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溶质 碘 酒精 蔗糖 氢氧化钠 硫酸铜
溶剂 酒精 水 水 水 水
8.将少量的①菜油②醋③味精④胡椒粉⑤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 形成悬浊液, 形成乳浊液, 形成溶液。(填编号)
9.有时衣服上不小心沾上油污,而用水却不易将它洗掉,用汽油洗却很容易洗去油污。这是为什么 请分析原因。
10.小李同学买了一瓶雪碧,他看到雪碧瓶外说明中写着:体积350毫升;配料:蔗糖、柠檬酸、香料、苯甲酸钾、蒸馏水、碳酸;生产日期:2004年5月6日;保质期:6个月。
小李同学马上联系科学上学过的知识,说出许多与科学有关的知识。你能吗 请说说看,也可以与同学讨论,合作交流。
答案:1.溶质 溶剂 溶质和溶剂质量 小于 分子间存在间隙 2.D 3.B 4.D 5.C
6.C 7.见表 8. ④⑤ ① ②③ 9. 这是由于油污不容易溶解在水中,而易溶解在汽油中。一种物质能否用水将其洗去,考虑到的就是能否溶于水。 10. (1)雪碧是无色透明的液体;(2)它是一种溶液,其中的蔗糖、柠檬酸、香料、苯甲酸钾、碳酸都是溶质,溶剂是水; (3)打开瓶盖,看到有气泡产生;(4)喝时有甜味;(5)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味道会变淡。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1.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蔗糖的溶解度
2.洗衣机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洗涤剂加水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B.洗涤后衣服上一定没有残留洗涤剂
C.洗涤后排出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洗涤时适当提高水温能加快洗衣粉溶解
3.在炎热的夏天,小林从5℃的冰箱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晶体的a溶液,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b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b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a溶液
4.台州是个槟海城市,有充足的海水资源。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在这过程中( )
A.水的质量不变 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 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
5.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100g,需要A g,配制时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砝码)、100mL量筒、滴管、烧杯和 。
6.往装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1克熟石灰,充分搅拌,底部仍留有较多熟石灰。实验后同学们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室温下的熟石灰饱和溶液;
结论二:在室温下,熟石灰的溶解度小于1克;
(1)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7.实验室现有相同体积且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你能将他们区别出来吗 请设计你的实验方案。
8.工业生产上,有时要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来清洗钢材。把50千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水多少千克
答案: 1.D 2.D 3.B 4.B 5. 5 玻璃棒 6. 结论一和结论二 7. 区别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的方法很多,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设计以下一些实验方案:
方案一:尝一下味道,咸味的是食盐水,无味的是蒸馏水;
方案二:测密度,或比较同体积液体的质量大小或同质量液体体积的多少,因为食盐水的密度比蒸馏水的密度要大;
方案三:加少量食盐,观察食盐是否能够溶解,能溶解者为蒸馏水,不能溶解者为饱和食盐水;
方案四:测液体的沸点(盐水沸点比水要高)或测液体的凝固点(盐水的凝固点比水要低);
方案五:加热蒸发,有固体析出者为食盐水,不能析出固体者为蒸馏水。
8. [解析] 由于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设:稀硫酸的质量为x
50千克× 98%=x×10%
x==490千克
则需要水的质量为:490千克—50千克=440千克。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1.从溶液中形成晶体的过程叫结晶,结晶的方法通常有两种:(1) ;(2) 。
2.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采取的方法应是 ( )
A.蒸发溶剂的方法 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 D.升高温度的方法
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该温度下,某氯化钠
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右图,请你回答:
(1)该溶液的溶质是 。
(2)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不变”)
4.我市某学校科学实验考查“粗盐提纯”操作。请回答此实验操作相关问题:
(1)粗盐提纯的过程是 、过滤 、蒸发。
(2)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为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滤纸、玻璃棒和 。
5.根据粗盐提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称取a克粗盐样品(含少量不溶性杂质),称量前先 ,然后将粗盐放在 盘,砝码放在 盘。
(2)将称取的。克粗盐放人烧杯,再加适量的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 加速粗盐溶解 。
(3)过滤时要做到“三靠、二低、一贴”,其中“三靠”是 、 、 ;“二低”是 、 ;“一贴”是 。
(4)加热蒸发滤液时,要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 、 、 。玻璃棒的作用 。
(5)最后称得纯净的NaCl固体为b克,则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
答案:1. (1) 蒸发溶剂 (2) 冷却热饱和溶液 2.A 3.(1)氯化钠(或“NaCl”、“36克”) (2)不变 4.(1)溶解 (2)漏斗
5(1) 调节天平平衡 左 右 (2)漏斗下端紧靠接受器内壁,玻璃棒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一侧 、 盛粗盐液的烧杯嘴紧靠在玻璃棒中下部 ; 滤纸低于漏斗 、 流体低于滤纸上沿 ;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4) 蒸发皿 、 酒精灯 、 铁架台 防止流体因局部过热而飞溅出来 。 (5) b/a
第7节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1.下列属于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 ( )
A.东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地区 D.西北地区
2.下列各种情况中,可能会引起水污染的是 ( )
①过多使用农药 ②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放到河里 ③过多使用化肥 ④未经处理的化工厂排出的废水
A. ①③ B.②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是 ( )
A.工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 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C. 农药和化肥的广泛使用 D.生活垃圾和污水的任意倾倒
4.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以下对水资源的利用不恰当的是( )
A.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 B.推广家用节水器具
C.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 D.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
5.今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保障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用水。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水是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
B. 通过电解水试验,可知水是有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 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法
答案:1.D 2.D 3.B 4.C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