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一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正确的是
A生物圈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六年级生物试题
B.生物图的范围包括大气图、水图和岩石圆
(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C.生物图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亲爱的同学:
6.当气温骤降时,有些同学因未及时添加衣物,得了感目,但有些同学虽然也未添加衣
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答题前,请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物却并没有感冒。对这两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11卷两部分。第1卷为选择题,50分:第11卷为非选择题,
A两种现象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5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B.前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后者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2.请清点试卷,然后将相关信息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C.前者说明生物影响环境,后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3.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标号上,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
D.前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后者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泉;非选择愿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
7.某生发现一种茎很短,叶细小,地下根却十分发达的植物,该植物的生长环境可能是
笔迹清晰。务必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A森林
B.湿地
C.荒漠
D.湖泊
祝你成功!
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官,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A一座青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B.“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这体现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1.图1中阴彩部分是两种生物的共同特征。可以写在阴影部分的是
C.“肯山”中动物的数量总是多于植物的数量
A.具有细胞结构
D.“青山”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人类可以随意砍伐“背山”中的树木
B.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新冠病毒(○
水稻
9.下列诗句和谚语中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C.能进行光合作用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包含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图1
D.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B。“几处早堂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动物的繁殖行为
2.下列关于科学探究及生物实验表述正确的是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体现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科学探究过程是指利用实验法来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的过程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B.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用录音机录音属于科学观察的方式
10.某地鼠息成灾,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彩响。为此,某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他指
C为了观察到更多的气孔,应选择菠菜叶片的上表皮制作临时装片
标,如图2、图3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D.当调查的范围很大,不能逐一调查时,应随意取样进行抽样调查
A图2中共有五条食物链,其中小费是生产者
有商能血或金量
3.在黄河口黄河滩区,每年都有大量越冬候鸟云集。为了保证它们有充足的口粮越冬,
B.据图3可以判断,丙是图2中的小麦
东营市多部门已连续多年调拨“救济粮”。你认为影响候鸟迁徒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C.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图2中蛇的数
D.温度
量将减少
A.水分
B.食物
C.阳光
4,水稻能在多水环境中生存是因为它体内具有发达的“气腔”,能运输更多的氧气。而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会沿着图3中的丁→乙
图2
大部分曾经与它生活在一起的杂草因体内不具有这种结构,慢慢就从这样的环境中消失
→甲→丙逐渐增加
11.图4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甲~丁代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箭头表示碳
了。这体现了水稻和杂草的关系是
C.寄生
D.共生
的流动方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Z
甲
A.合作
B.竞争
5.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有关叙述
A.甲→乙→丙→丁可构成一条食物链
丙
环境中C0:
入生物试卷第1页(共8页)
六生物试卷第2页(共8页)
不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