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 古典诗歌鉴赏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语文: 古典诗歌鉴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03 12:4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河南省商丘实验中学高二语文: 古典诗歌鉴赏示例及练习 课件 古典诗歌鉴赏
示例及练习实验中学 刘友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句二首 (其一) 南浦别鉴赏示例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
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问题: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注意 : 分析此题的类型意境型考题答题步骤
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三、分析作者的情感。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问题1:此诗描写了怎样的物?此诗描写了一派美丽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清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睡觉(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碧涧别墅喜侍御相访
刘长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问题:这首诗首联描绘了怎样的
环境?结合全诗分析其作用?
问题解析本诗首联写了山村荒凉 ,
夕阳惨淡,黄叶飘飞的景象。
在这萧索落寞的环境里,作
者的心情是孤寂消沉的,为
下文突然见到朋友来访而产
生意外惊喜做了铺垫,创设了
意境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肈
野水潺潺平落涧,
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
隔坞闻钟觉寺深。08海南高考
注 坞:地势中间低周围高的地方。08海南高考卷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肈
野水潺潺平落涧,
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
隔坞闻钟觉寺深。问题:简析李诗画面中应有的景物。此画呈现出怎样的氛围?解析 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
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
着瓮在路上,山谷那边隐约
露出寺庙。
这画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
静、安详的气氛。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示例二问题:前人以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他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试题分析此题为“诗眼”型题,我们要注意答题步骤具体如下:
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
三、点出该字烘托出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解析点评 我们同意这个说法。“看”,在
诗中指回头望(步骤一)。
丽人孤独的走了,还频频回望,每
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
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
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的表现了
离别的酸楚(步骤三)。寄全椒山中道士韦应物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问题: 仔细品味这首诗,他表现了一种什么情感?你认为本诗最凝练传神的是那两个字?为什么?试题解析(一)既有对友人的真挚怀念之情,又有心头的寂寞之情。
(二)“冷”与“空”。“冷”字既写出了郡斋的气候之冷,又写了诗人心里之冷。正是这种心理感受下,诗人想到了栖居山林中的友人,要用热酒去安慰、温暖那些风雨故人。二“空”字则托出一个秋气萧杀、落叶满地、全无人迹的清冷荒山,两相呼应,景与情浑然天成,构成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使读者产生复杂的人生感触。
本堂小节 通过以上两首诗的示例及相关练
习题,我们重点分析了诗歌鉴赏中
意境型和练字型题的做法和技巧。要
特别重视想象和联想,只有这样在今
后的做题中做的更好。
再 见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