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2张PPT。语文:6.3 《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 精品课件(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赏析】 这首词写别情,上片写行客即将乘舟出发,正与伊人依依话别。起首作者用室内黯淡的气氛来曲折地反映话别者的心情,接着绘出江上烟雨凄迷,轻舟挂帆待发,就这诗情画意的描述中宛转流露两人无限凄楚的别情。“柳叶”两句,承上片“无奈”而来,由于舟行即,不能少留,而两人情意缠绵,难舍难分。末句宕开,略去登舟以后借酒遣怀的描写,只说半夜酒醒,唯见月色皓洁,江水悠悠,无限离恨,尽不言之中。黄庭坚这首词属别具一格之作。如“槐绿”两句,利用对句,做到了对偶工整、色泽鲜艳;槐叶浓绿,榴花火红,“窗暗”“眼明”用来渲染叶之绿与花之红,“绿”与“红”、“暗”与“明”,色彩与光度上形成两组强烈的对比,对人物形象和环境气氛起着烘托渲染的作用。
【思考】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前两句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高考真题示例知能优化演练美文佳作欣赏第三节课堂互动探究习题答疑解难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
1.词义的语体色彩分为哪两种基本类型?它们之间有何不同?
【提示】 词义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种基本类型。带有口语色彩的词语经常用于日常交谈,也经常用于比较口语化的文学作品和一般文学作品的对话描写。带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经常用于比较庄重、正式的交际场合。2.什么是词义的感彩?它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词义的感彩中最主要的是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褒义色彩表现的是对词义反映对象的肯定、赞许、喜爱的态度;贬义色彩表现的是对词义反映对象的否定、贬斥、厌恶的态度。没有感彩的词是中性词,这样的词在语言的词汇中占大多数。
准确选用含有褒贬意义的词语,可以鲜明地表现出爱憎的感情,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褒贬词语选择不当则会造成错误或误会。3.什么叫词义的形象色彩?怎样才能造成形象色彩的效果?
【提示】 词义的形象色彩是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在语言中,用摹状、拟声方法构成的词语大都具有明显的形象色彩。如“天蓝”、“桃红”、“鹅卵石”、“狮子狗”、“马尾松”、“席卷”、“俯身”、“侧耳”等都是以摹状方法构造的词语,它们都会引起人们对事物视觉形象的联想;都是以拟声“蝈蝈、布谷鸟、乒乓球”等方式构造的词语,都会引起人们对事物视觉形象的联想;
修辞手法中拟人、比喻这两类也极具形象色彩。
如: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个句子用读者熟悉而又喜爱的“长龙”来比喻“长城”,给人飞舞之感,气势壮观,形象生动。4.举例说明怎样才能使词语的形象色彩搭配得当。
【提示】 要使得词语的形象色彩搭配得当,首先要做到用词准确,使词的形象色彩跟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相适合。比如“笑”,由于笑的情景不同,心理状态不同,笑的声音也应有所不同,比如一般“笑”的形象性描述是“哈哈大笑”、“嘿嘿冷笑”、“嘎嘎傻笑”、“嘻嘻顽皮地笑”、“吃吃忍不住地笑”、“咯咯天真地笑”等。其次词的形象色彩也要和词的感彩相谐调。因为有些词的形象色彩也表现出特定的感彩,所以在运用有形象色彩的词语去描写人物或环境时,一定要注意词的感彩是否谐调。例如下面的说法就很不搭调:“追悼会上,人们个个精神抖擞,那些炯炯有神的眼睛里,还闪着晶莹的泪花。”“精神抖擞”、“炯炯有神”和“晶莹”等词的形象色彩同“追悼”的感情不谐调,有滥用成语和词藻之嫌。所以并不是形象色彩强的词语用得越多,表达也就会越形象的,要适可而止,要恰如其分。5.下面是《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各自以柳絮为题填的词。请判断分别出自谁人之手。
(1)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
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2)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名师点拨】 (1)段出自林黛玉之手。(2)段出自薛宝钗之手。同是东风里的柳絮,在林黛玉的词里是“漂泊空缱绻”,而在薛宝钗的词里则是“均匀上青云”,不同形象色彩和感彩的词语,加上蕴涵的深意,十分契合两位女子的心境和性情。6.有人说“汉语是美的”,你对此有何看法?
【名师点拨】 语言只有在具体的言语行为中,在一定的言语作品中,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作为一种体系或系统而存在的“语言”,无所谓美不美。有人说,汉语是优美的,或者说,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这样的说法不妥当。例如我们不好说“工人”与“worker”哪个词优美,其中哪个音节、哪个音素优美,也不好说“我是工人”与“I am a worker”哪种造句法优美。各种语言为构成言语美提供的条件可以不同,因为各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不能说哪种语言比哪种语言优美。无论哪种语言,都可以在运用中体现出言语的美。又如语言中的词,可以按风格或表情分出层级,有庄严词,也有粗俗词;有谦婉词,也有诟骂词;有褒义词,也有贬义词,等等。由这许多层级的词,构成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绝不能孤立地说,其中哪一层哪一级的词是“美”的,哪一层哪一级的词不美甚至是丑的。语言中词所固有的种种色彩,与语言运用中显现出来的美或丑,没有必然的关系。划清这个界限,对于正确认识言语美的性质是十分必要的。[细剖·深析]
[楼主]
语言的色彩意义是词所表示的某种倾向性或情调。因色彩意义是概括反映客观对象的次要属性而形成,所以又称之为附属意义,主要是指语言的感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语言色彩的考查在近年高考中常常表现为考查词语的运用,语言的得体,仿写,诗词赏析,散文阅读等。怎样辨别语言的色彩呢?[沙发]
辨清感彩
词语的感彩有:①褒义色彩,如团结、鼓舞、爱护;②贬义色彩,如勾结、煽动、袒护;③中性色彩,如结合、制造、保护等。对于词语辨析使用选择或填空题,我们可以:
(1)辨明褒贬。如: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性。“始作俑者”意思是指“最先做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词。把它用在“为变法而流血的”谭嗣同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2)识别两可。如: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想入非非”一般指“完全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它用在此处非常恰
当,因为产生神话的人类儿童时代在对大自然一切奥秘不了解的情况下,想用一种超自然力去征服和解释大自然的一切,故而“想入非非”。此外,这类熟语还有灯红酒绿、苦心孤诣、拭目以待、左右逢源等。(3)区别轻重。如:少数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同流合污。“同流合污”指“同坏人共同干坏事”。句中“少数党员干部”虽然觉悟不高,但未落到与坏人为伍的地步,所以这里用词过重了。
(4)摆正谦敬。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蓬荜生辉”是谦词,常用来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称谢别人送来题赠的字画。句中误将其作为贺敬之词。[板凳]
辨清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有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说明文体与文学作品用语的区别、新闻语体与一般书面用语的区别等。对于简明、连贯、得体或仿写等题,我们可以:
(1)弄清语体特点。书面语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用词规范,多长句,表意严密,结构严谨;口语用于即兴交际的环境,用语灵活,多短句。(2)弄清适用情况。如通知、借条、请柬等,是程式化的书面语体,用于事务性、立法性文件等;具有明确性、简要性、规格性。有大量的专用词语(承蒙、兹因、欣悉、遵照、如下、任免、审核、特此通报、予以查处、值此……之际等),多用陈述句和祈使句,很少使用渲染性的修辞格,风格趋于简洁、朴实、明快。如科技新闻具有准确、严谨、简洁的特点。大量运用专业术语以及图表、符号、简称,不断吸取外来词和国际通用词,多用结构严谨的陈述句、复句以及关联词语等。公益广告、倡议书等要具有宣传鼓动性、严密的逻辑性。
用词广泛、新词新语及时,多用陈述句、祈使句、复句。修辞上多用渲染性的辞格。呈现严谨、庄重的风格。对联、短信等文艺作品的语体主要以形象性、抒情性、美感性为其基本特征。[三楼]
辨清形象色彩
形象色彩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诉诸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如视觉——明月、残月、新月等;听觉——空好音、千里莺啼、潮打空城等;嗅觉或味觉——春江水暖、江上舟摇等。
(1)体会形象的特征和暗示。如“落叶”与“落木”,一则有水分,而枝繁叶茂盛;一则,木叶落尽,枯干而黄;暗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氛围。如李华《春行即兴》中的“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两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2)展开情景或处境的联想。如:“蘩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雷雨》)这儿的“苦”并非仅指“药”苦,而是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如果不了解蘩漪在周家的处境,就很难理解到这层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鲁迅先生是用辛辣笔法讽刺那伙男不男、女不女的纨绔子弟。[整体·感知]习题答疑解难一、解题指导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写作练习,提高我们对语言感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运用褒义的色彩描写春雨可以从春雨的美、春雨滋润大地促使万物复苏的作用等方面着手;运用贬义的色彩描写春雨可以从春雨带来的狂风、阴霾天气等方面着手。
参考答案:示例1(褒义色彩):春雨潇潇地下着,树木干枯的枝条朦朦胧胧有了一层淡绿的色彩,雨水顺着树尖滴下来,变成了一串串水灵灵的音符。地面也湿润了许多,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气息。小草也偷偷地钻出地面,开始编织绿色的地毯。春雨潇潇地下着,它正轻轻地唤醒大地,悄悄地带走寒冷,慢慢地抚慰树木上严冬的创伤。春雨洗去了冬日的残迹,万物在春风的吹抚下醒来了,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了。
示例2(贬义色彩):恼人的春雨又洒在她和儿子的身上,她背着发高烧的儿子焦急地向医院奔去。迎面而来的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宛如一道道过不了的高墙。也许,正是这些可恶的墙将他们隔绝了。她呼吸着几乎令她窒息的空气,盼望他能出现在她的面前。可等待的只是挥不去的雨帘。那个晚上,她大发雷霆。他始终沉默不语。她认定他变心了,她想到了离婚。她甚至认为当初嫁给他,是年少无知。这些年来,她除了儿子,就再也看不到第二样。第二天晚饭后,他接到电话便急匆匆地往外走。她悄悄跟踪他。他开着摩托车到一间私人的小针织厂,吃力地把货搬到车上,再开到车站。她清楚地看到密密麻麻的春雨打在他已脱发的头上,像蒙上了一层霜。当他正把货搬下来时,看到了泪如泉涌的她。原来,一年前,他已下岗了。二、解题指导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通知的修改,加强我们对语体色彩和感彩等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知是上级对下级、组织对成员或平行单位之间部署工作、传达事情或召开会议等所使用的应用文。通知要使看通知的人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要求语言简洁、措辞得当、时间及时。“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苏杭一带,游客如织”等带有描写性质的文字与通知的语体要求不符,而且这些带有褒义色彩的描写也与下文禁止各单位组织参观旅游的要求不合。“我们认为这个通知是非常及时的,十分必要的。它对我们纠正不正之风,必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带有评价、褒扬性质的文字也不符合通知的撰写要求。参考答案:
该通知可改为:
通 知
各单位:
据查近来有些单位擅自以开会、考察的名义组织到风景区参观游览。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关于严禁以参观、学习等名义去风景区游山玩水的通知》精神,特再次明确,严禁我局下属各单位以任何名义组织到风景区参观旅游。特此通知。
×局办公室
×年×月×日 三、解题指导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黄”这一颜色词的分析,加强我们对语言色彩义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答案:题目中给出的跟“黄”有关的词语都很形象,其中“黯黄、白黄、菜黄、惨黄、苍黄、干黄、黄蜡蜡”等都带有贬义的感彩和视觉的形象色彩,“鹅黄、橙黄、黄澄澄”等都带有褒义的感彩和视觉的形象色彩。其他分析略。高考真题示例语言表达的差异,除了语体差异外,还有情感差异和形象差异,它们都属于语言的“色彩”差异。不同的词语和句子在不同场合和情境下表现出来的“色彩”就不同,其中有风格形象立体和客观平白的区别,有感情褒和贬的区别,还有语体上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等。我们平常说话写文章都要在这一点上下功夫。本节内容与高考相对应的考点较多,主要涉及到“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语言表达”的“得体”和“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考点链接经典例析【解析】 A项,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开某种恶劣风气的人。错在贬义褒用。B项,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别人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C项,声情并茂:并,都;茂,丰富,精美。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剧本”只是文学作品,不可能有声音,因而错误。D项,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旧时也指风流儒雅的文士风度。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错在贬义褒用。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答案】 B (2010年高考山东卷)下面一则稿约四处画线部分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论文。为丰富内容,提高质量,特向广大作者征稿。要求:【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能力。对于以信函、稿约为载体的试题一般主要考查谦辞敬辞的使用。所以我们要多关注文中谦辞敬辞的使用是否规范。首先明确对别人用敬辞,对自己用谦辞。②“薄酬”是谦辞不能用于作者,④“敬启”是敬辞,不能用于己方。另外①的语序不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应作出调整,把“不超过8000字”放在最后。
【答案】 ②“薄酬”改为“稿酬”;④“敬启”改为“收”(另外①语序不妥,最好改为:观点鲜明,逻辑清楚,格式正确,不超过8000字。) (2010年高考湖北卷)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开场白的基本要求:要紧扣主题,篇幅简短,语言要充满激情,富有鼓动性。某一活动的开场白对后面的活动主体应该有“点亮”、“激发”的作用,能让参与者激情高涨。本题既要有开场白的特点,又要注意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要简要概括《红楼梦》的诗词特点。
【答案】 示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宝钗的思想写照,“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玉的生活环境,《红楼梦》诗词文质兼美。今天我们将对它进行专题鉴赏,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 校庆不只是在褒扬,也需要认真反思
北京青年报 2011年3月20日
前段时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宣布,为庆祝学校成立150周年,将举行持续150天的盛大系列庆祝活动。麻省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不但只要向以往的成就和贡献者致敬,而且将举行严肃的反思活动,思考如何继续走近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麻省总结150年来取得的成就,其中两项总结不能不让人景仰:新鲜语料其一,20世纪麻省最主要的成就是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够实时处理资料的“旋风电脑”,并发明了磁芯存储器,这为个人电脑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二,麻省一具诞生了76位诺贝尔将获得者。即便拥有骄人的辉煌的成就,足以傲立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麻省却要求全校师生共同进行反思,看看学校在办学、科研等方面存在着哪些不足,是否与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存在脱节,等等。这种“把成绩说够”更要“把问题说透”的态度和胸襟,证明麻省没有被已经取得的成就冲昏头脑,而是保持了清醒的自我批判精神和强劲的反思能力。反思一种可贵的觉悟和卓异的品质,对个人而言如此,对一所大学而言也是如此。反思,意味着对自己进行冷静的审视和严肃的批判,甚至要对自己的某些方面进行决然的否定。反思不但需要充分的自信和内敛,更需要有一个鼓励批评和监督、容忍不同意见的宽松活跃的外部环境。在麻省理工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反思已经成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捕捉大自然的色彩——评迟子建散文之语言色彩美
徐双燕
一方山水育一方人,迟子建,这个汲取大兴安岭山间甘泉、沐浴林间春风长大的女子,她的文字里,总是散发着浓浓的田园气息。如果说画家是用色彩在表达情感和艺术,那么迟子建就是一个伟大的自然风景画家,她用文字做染色工具,大自然的普通万物在她绘色文字的表述中变得都是鲜活灵动,色彩斑斓的。美文佳作欣赏读她的作品,你犹如在饱赏一顿丰富的“色彩盛宴”,那里面有来自大自然最饱满、最鲜活、最丰富的色彩。红绿喧闹的春天,五彩斑斓的山
峦,青红蓝紫各色果蔬,色泽鲜润的美食,哪怕是无色的月光,在她的笔下也是色彩纷呈的。这不是想象,静心品读文字,畅想自然,你会感
叹,原来自然万物有着如此美丽动人的色彩,原来彩色的世界多么迷人。无论“浓彩”抑或“淡墨”,品读有色的文字总会让你目赏悦“色”,心旷神怡。一、画春天
春天,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是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来看一看迟子建笔下花红柳绿奏响的别样春天。
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哑巴与春天》嫩绿的草、朝霞般的花,勾勒出一片红绿相映的悦人春色,再浮想点缀其中的洁白阳光、清亮流水,干净、明媚的色彩画卷跃然心中。加上冰河的迸裂声,流水的叮咚声,小草破土的喜悦声,好个有“色”有“声”的别样春天。
初春的时候,残雪消融,矮株的柳条红了枝条,而高大的青杨则绿了身躯,那些青杨就像是站在河岸的穿着绿蓑衣的渔民,而那些丝丝柳枝,有如一群漫游在他们脚下的红鱼。——《我的世界下雪了》作者刻意渲染“红”和“绿”两种颜色,虽然只有两种主色,但是眼前浮现的色彩画面绝不是单调的,而是生动鲜明、震撼人心的。
二、画山峦
文学家笔下的山峦,多侧重它的万千形态,恢宏气势。而迟子建笔下的山峦,以它的五彩斑斓让你印象深刻,心驰神往。
1、如果把老天比喻为一个画师的话,那么春夏时节为大自然涂抹的是如梦如幻的温柔之色;到了秋天,它的画风发生了巨变,它借着秋霜的手,把山峦点染得一派绚丽,那灿烂的金黄色成为这个季节的主色调,让人想起梵高的画。但这种绚丽持续不了多久,随着冷空气频频入侵,落叶飘零,山色骤然变得黯淡陈旧了。但这种黯淡也不会让你的心灰暗很久,伴随着雪花那轻歌曼舞的脚步,山峦迎来了另一次的灿烂,它披上一件银白的棉袍,于苍茫中呈现着端庄、宁静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
文字极尽色彩,从春夏的“温柔之色”到秋天绚丽的“金黄”再褪变到寒冬的“银白”,色彩由浅入深——持续渐变——褪变——再加强,色彩个性鲜明,用分明的颜色展现山峦四季交替的分明景象,甚是美丽动人。2、山峦此时就是一幅连着一幅的流金溢彩的油画,会看醉了你。所以当你低头刨出一墩土豆时,就觉得那大大小小的土豆不是乳黄色的了,而是彩色的了,看来丰富的色彩也会迷了眼睛。——《五花山下收土豆的人》
此时作者笔下的山峦又是“流金溢彩”的,以致当你看完山再看土豆时,土豆都变成彩色。可见这种色彩斑斓对人的视觉冲击,丰富的色彩印象也使五花山进驻人的心里,令人心驰神往。三、画菜园画果蔬
菜园、果蔬有着作者儿时最美好的记忆,读她的作品,才发现在城市中长大的一代错过了田园中那么多的“姹紫嫣红”。
1、窗外是一片很大的菜园,种了很多的青菜和苞米。 菜地的尽头,是一排歪歪斜斜的札木栅栏,那里种着牵牛花。牵牛花开的时候,那面陈旧黯淡的栅栏就仿佛披挂了彩带,看上去喜气洋洋的。在木栅栏的另一侧,是另一户人家的菜地,她家种植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暮色中的炊烟》整段文字没有明显的色彩词,但是给读者展示的却是一幅五彩斑驳的菜园画卷。 “青绿的菜”、“金黄的苞米”、“彩色的牵牛花”、“金黄的向日葵”,文字中所蕴含的色彩形象跃然心
中,果真是会让人的心“流连忘返”的菜园。
2、女人们在切菜的时候,柿子那猩红的液汁流了出来,芹菜浓绿的液汁也流了出来,黄瓜的清香液汁横溢而出,土豆乳色的液汁也刀起刀落间漫出。——《女人的手》“猩红”、“浓绿”、“乳白”,一连串色彩词的形象叠加,让作者笔下的果蔬们个个颜色饱满,也昭显出无与伦比的新鲜、有生气,让今天只能吃到在超市里已经包装好缺乏生气的“过期蔬菜”、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心生羡慕,激起我们对乡村“原色原味”生活的向往。
3、家中的菜园到了这时节就是一个蔬菜超市,生有妖娆花纹的油豆角、水晶一样透明的鸡心柿子、紫莹莹的茄子、油绿的芹菜、细嫩的西葫芦、泛着蜡一样光泽的尖椒,全都到了成熟期。——《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红紫青绿,丰富灵动的色彩词汇合在一起,此时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是彩色,世界上最美丽的色彩在菜园里集中了。
四、画美食
品迟子建笔下的东北美食,都是由“色”生香,而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的。
1、阳光和风真是好东西,用不了多久,酱就变了颜色,由浅黄变成乳黄至金黄,并且自然地把酱汁调和均匀了,香味隐约飘了出来。——《蚊烟中的往事》“浅黄”——“乳黄”——“金黄”,色彩渐浓,由“色”生香,漂亮的色彩呈现勾起了人的无限食欲。
2、春天的时候,你最早能从那吃到碧蓝甘甜的羊奶子果,接着,香气蓬勃的草莓就羞红着脸在丛林草地上等着你摘取了。——《采山的人们》“碧蓝”,这个蕴含着色彩程度的形容词生动地表现出了羊奶子果的成熟与甘甜;“羞红着脸的草莓”,红彤彤的色彩让人自然联想起它的香甜,“色”“香”交融。
3、春饼不能油大,要擀得薄如纸片,用慢火在锅里轻轻翻转,烙到白色的面饼上飞出一片片晚霞般的金黄的印记,饼就熟了。——《故乡的吃食》春饼由“白”到“金黄”,“晚霞般的金黄”染出来了春饼的美味可口,让人不觉垂涎三尺。
豆腐那莹白的颜色比得上蟹肉,它的鲜嫩也敌得过野生的蘑菇,所以它能美誉不减。——《家常豆腐》
一块又白又嫩的豆花,像一朵初绽的白玉兰,鲜润明媚地看着你!——《山水豆花》
豆腐和豆花在作者的心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和美好的童年记忆。“莹白”写出了豆腐晶莹剔透的质感,玉兰花般的“白”让人联想起豆花颜色的纯净无瑕,同时也折射出它的鲜嫩可口。五、画月色
文学家笔下的月光历来都是有情的,形态万千的。来看一看迟子建笔下“彩色月光”的别样风情吧。
1、月光洒在白桦林和雪野上,焕发出幽蓝的光晕,好像月光在干净的雪地上静静地燃烧,是那么的和谐与安详。——《伐木小调》
2、此时的月亮看上去就像一个蜜橙,让人觉得它荡漾出的清辉,是洋溢着浓郁的甜香气的。——《我的世界下雪了》第1例用“幽蓝”形容月色,写出了温柔月色外的宁静、幽远、安详。第2例用“蜜橙”形容月亮,让人想起了代表温暖、甜蜜的橙黄色,似乎月光真散发出浓郁的甜香气了。
(选自《山东文学》2011年第01期)【赏评】 迟子建就是一个伟大的自然风景画家,她用文字做染色工具,大自然的普通万物在她绘色文字的表述中变得都是鲜活灵动、色彩斑斓的。读她的作品,你犹如在饱赏一顿丰富的“色彩盛宴”,那里面有来自大自然最饱满、最鲜活、最丰富的色彩。红绿喧闹的春天,五彩斑斓的山峦,青红蓝紫各色果蔬,色泽鲜润的美食,哪怕是无色的月光,在她的笔下也是色彩纷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