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命题、定理、定义》精品课件(共1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命题、定理、定义》精品课件(共1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08 15:5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苏教版同步教材精品课件
2.1 命题、定理、定义
情境引入
下列语句在表达形式上,哪些是对事情作出了判断?
(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4)a,b两条直线平吗?
(5)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6)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师生互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形成概念
命题的概念:
在数学中,我们将可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作命题.
(1)真命题:判断为真的命题.
(2)假命题:判断为假的命题.
师生互动:教师出示教材第25页上方的六个语句,并提出问题:这些语句的表达形式有什么特点?它们的正确性.如何?
教师先让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进行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注意与学生的交流.
通过学生对上述问题的探究、求解,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到给命题下定义的两个特点:表达形式、正确性.在学生自由发言,准确回答命题的概念之后,教师板书命题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以前所学知识,自然合理地提出问题,使学生消除对新知识的陌生感,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同时,从问题中突破对命题的概念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探究新知
深化概念
命题的一般形式:
在数学中,许多命题可表示为“如果p,那么q”或“若p,则q”的形式,其中p叫作命题的条件,q叫作命题的结论.
师生互动:教师请学生举出一些命题的例子,并让学生判断命题的真假,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针对学生的实例,继续抛出问题:
(1)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如果我们用q表示条件,用q表示结论,你能将自己刚才所举的实例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吗?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让学生自己举例:表面上不是“若p,则q”形式的数学命题,让同桌将其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真假.
设计意图:突破难点,强化合作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核心素养.
探究新知
典例剖析
例1、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
(1)若,则;
(2)若,则;
(3)如果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那么.
(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解析
(1).
(2).
(3)p: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坐标原点,.
(4)p: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对应相等,q: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典例剖析
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或“如果p,那么q”)的形式:
(1)有一个内角是60°的等腰角形是正三角形.
(2)对顶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
(1)若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个内角是60°,则这个三角形是正三角形.
(2)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
(3)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活动
请四位学生口答例2,教师点评,师生总结改写命题的关键点:明确谁是条件,谁是结论.
设计意图: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在共同的学习中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并让学生表现出自身存在的缺点,及时给予纠正帮助学生积累基本解题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
典例剖析
例3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则;
(2)若,则;
(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4)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解析
(1)当时,显然有.所以,命题为真.
(2)当时,,即由,不能推出所以命题为假.
(3)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可知,当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一定相等所以,命题为真
(4)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与等腰三角形同底等高,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但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所以,命题为假.
活动
教师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例3,然后请四位学生分别回答自己的判断结果,并请其他小组成员对这四位同学的结果进行评价.
典例剖析
教师最后做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介绍定理、定义的概念在数学中,有些已经被证明为真的命题可以作为推理的依据而直接使用,一般称之为定理在数学中,定义是对某些对象标明符号、指明称谓,或者揭示所研究问题中对象的内涵.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数学的认识有什么变化吗?
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归纳、概括,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
作 业
教材第27页练习第1,2,3题.
师生互动:学生课后完成.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