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3.3 天安门广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3.3 天安门广场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08 11:3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安门广场》
设计意图: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我们要从学生的未来着眼,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想象力是学生未来学习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观察物体》的教学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空间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学设计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中建立空间观念。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是小学段要学生达到的最高水平,难度较高,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借助画一画、摆一摆等模拟现实的方法,克服生活经验不足的问题,这样也是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物体活动经验的重要手段。本节课的设计的力求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的全过程,积累丰富的观察物体的经验。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一些图片的画面,能识别和判断观察地点与图片的位置关系,并清楚地勾勒出观察的顺序。
2、通过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服务生活,提高思维能力。学会通过模拟现实来验证自己的推理和想象是否正确。
教学重点: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推理、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如何把观察物体的直观经验与推理想象等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让两者相互促进,达到积累直观经验与发展抽象能力对立统一。
教学方法:推理想象、观察操作、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希沃授课助手,物体模型。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多媒体呈现视频:“游览学校”,提出问题:说一说,视频中是从哪里开始游览的,游览顺序是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结束。
呈现两张图片,想象一下,哪一幅图先看到,哪一幅图后看到,说一说。(意图:通过熟悉的校园情境,激活学生生活经验。)
先抽象,后具体,培养想象、推理能力:
多媒体呈现主题图,学生观察后讨论问题一:
如果你是游客,游览中你能看到哪些景物?(引出:纪念碑,电视塔,高楼)
引出问题二:淘气的游览顺序是什么?同桌说一说,试着填一填。
小组讨论后汇报,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其他学生可能举手向发言学生提问。
预设:学生可能会通过对比图片细微的差别来判断,也可能会根据景物的相对位置来判断,还有的学生利用推理和想象综合判断。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应给予肯定。
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是对于b和c,到底先看到哪个有争议,应先让学生利用想象、推理、观察,分析等各种方法进行猜想和证明,然后再指出用实践来验证。
(意图:先想后做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果先做后想,对学生抽象能力提升是不利的。这也符合猜想,验证的科学创新原则。)
观察操作,验证判断。
利用希沃授课助手,结合教具运用,让学生在观察中验证猜想和判断。
小黑板上画出地图,放三个景物模型,用手机沿游览路线拍摄,让学生说一说,三个景物的位置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电视塔在纪念碑的左侧是什么时候?中间是什么时候,三者位置有什么变化?什么时候电视塔被遮挡?)
再次游览,把手机在四个观察点停下,对比书上的图片,利用观察与想象,完成问题2。
 (3)小结:刚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两幅图比较相像?你觉得哪幅图与众不同?(观察)
2、模拟现实,亲历观察过程。积累观察物体直观经验。
(1)离开教室,在主席台前集合,教师提前把景物模型摆在讲台上,并画出“游览路线和4个观察点。
(2)学生列队,先沿游览路观察一次,注意三个景物的位置关系变化情况。一般来说,远处的电视塔会依次出现在纪念碑的左边,纪念碑与楼房的中间,楼房的后面。
(3)再次从4个观察点上观察,亲身体验并验证书上图片a,b,c,d的并指出相应的正确位置。
3、回到教室小结:游览中,景物的位置变化是怎样的,说一说。
总结:解决问题时,要先观察差别,再推理分析,加想象模拟,完成经验积累。
四、巩固练习,独立辨认,小组交流:
1、呈现P38练一练第二题。独立读题,尝试辨认。然后,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
2、全班交流,互相提高。
3、完成第2问,说说是从什么方向观察的,小组说说,全班讨论。
五、总结全课:
今天的课你印象是深的是什么?如果将来遇到今天的问题,你一般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有趣的游览
观察,分析,推理,想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有些细节没有按预设来开展,但总体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很好的。有的学生即使下课之后,还在讨论这节课的内容。在总结时,有一个学生说得非常好:“这节课我知道了,数学不但要进行思考,更要到实际中去看一看,才能真正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