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8 19:4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课时练习题选编2022- -2023学年安徽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安徽·歙县教研室八年级期中)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化。下面年代尺中,对发生在北京地区的重大事件描述不准确的是( )
A.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摧残文明
B.②洋务运动创办京师大学堂,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C.③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戊戌变法失败
D.④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绞杀下被镇压
2.(2022·安徽蚌埠·八年级阶段练习)以下内容共同反映出洋务运动( )
A.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御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D.使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
3.(2022·安徽蚌埠·八年级阶段练习)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焚毁了万园之园——圆明园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2022·安徽·涡阳县高炉镇普九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图示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5.(2022·安徽亳州·八年级期中)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增开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6.(2022·安徽·宣城市第六中学八年级期中)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B.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C.1895 年“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D.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7.(2022·安徽·宣城市第六中学八年级期中)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康有为在“第二段"的主要活动是( )
A.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废除帝制,民主共和 D.宣传科学,批判礼教
8.(2022·安徽阜阳·八年级期中)据下图漫画可知,洋务运动( )
A.得到西方列强鼎力相助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C.举步维艰最终导致破产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9.(2022·安徽阜阳·八年级期中)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随后,左宗棠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此事件( )
A.有利于加强我国西北塞防 B.标志着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体现了洋务运动求富口号
10.(2022·安徽六安·八年级期中)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后期所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
11.(2022·安徽淮北·八年级阶段练习)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义和团纷纷进入天津、北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这些行动说明义和团具有( )
A.宗教思想 B.反帝性质 C.迷信色彩 D.改革精神
12.(2022·安徽·宣城市第六中学八年级期中)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13.(2022·安徽淮北·八年级阶段练习)列强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下图所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4.(2022·安徽淮北·八年级阶段练习)时政漫画能够反映社会局势。下边的《时局图》反映了中国近代某历史时期的政治局势。这一局势能用哪一成语来形容( )
A.瓜分豆剖 B.外强中干 C.虎踞鲸吞 D.官逼民反
15.(2022·安徽淮北·八年级阶段练习)下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反映的史实是( )
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腹地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清廷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D.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6.(2022·安徽·蚌埠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台湾人民抗日斗争
17.(2022·安徽·蚌埠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戊戌政变后,拒绝出走,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矢志为变法献身的是( )
A.康广仁 B.谭嗣同 C.梁启超 D.康有为
18.(2022·安徽·蚌埠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19世纪末《纽约时报》对某场战争的评价: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这场战争使外国人获得了中国内地游历经商等特权
B.文章作者认为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C.这场战争刺激了资本主义列强在华的新一轮侵略扩张
D.这场战争导致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9.(2022·安徽·定远县民族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中国人习惯将中国以外的国家称为“夷”(不知礼仪的野蛮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虽然称西方为“夷”者仍然存在,但是“泰西”(即遥远的西方之意)和“西洋各国”的使用逐渐增多。甲午战争后,称外国为“夷”的已经微乎其微了。这说明( )
A.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步加深
C.人们崇洋媚外心态基本形成 D.人们的文化自信已经消失
20.(2022·安徽·定远县民族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清史纪事本末》:“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沸腾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下列历史人物,不属于材料中“志士”的是( )
A.严复 B.左宗棠 C.梁启超 D.谭嗣同
二、综合题
21.(2022·安徽·歙县教研室八年级期中)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条约的屈辱,记录着旧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材料二: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材料三: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心平气和地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已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摘自1895年1月23日日本海军司令致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招降信函
材料四:下图的德国漫画《在中国作战》(注:图为八名穿不同服装的军人肆意殴打一中国老人。)
(1)材料一中“列强的炮声”指的是哪一战争?该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说明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什么?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海军司令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国“连战连败”的战役。(至少两例)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再现了哪次侵华战争的情景?漫画中代表中国的为什么是“老人”,请说明原因。
(5)今天,列强侵华的炮声已远去,但亡我之心仍不死。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该怎样做才能避免我们中国再陷“苦难岁月”
22.(2022·安徽亳州·八年级期中)“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义》
(1)材料一中的企业是在哪次运动中所开设?此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这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写出这场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请举出当时兴办的主要近代企业。
(3)材料三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
23.(2022·安徽亳州·八年级期中)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材料三这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4.(2022·安徽·宣城市第六中学八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太平军)以创立一种新宗教,可以称之为一种伪造的启示。”“他们(太平军)几乎完全由内地的无知识的没有思想的群众组成....对一切拥有财产的人恨入骨髓....天王兄弟及其臣下,当他们成为这个中华帝国的主人后,是不是会承认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相约的义务呢 这是极不可能的。”
——以上两句话分别是由英国公使文翰和美国公使麦莲所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新宗教"是什么 美国对这一事件持什么态度 此次事件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二: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会,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的主要斗争对象是谁 提出了什么口号 “神助拳,义和团....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反映了义和团怎样的局限性
材料三:七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急忙派人向列强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沿运河向北京进犯,八月中旬,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绞杀义和团战士,并无耻的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近代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25.(2022·安徽阜阳·八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将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属于“割地”的条约是____(填写序号);属于“赔款”的条约是____(填写序号)。
材料二 中国是怎样进入近代的,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近代中国”,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将一个古老帝国改造成一个近代民族国家。
(2)阅读材料二,根据徐中约的论述,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洋务运动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6.(2022·安徽·定远县民族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士,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他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的两幅图片
(2)材料二中两幅图出现于哪一历史事件?其口号是什么?
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被视为“创建之事”。
(3)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材料四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4)材料四中,李鸿章如此“伤感”的原因是什么?该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7.(2022·安徽淮北·八年级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指出列强在侵华战争中犯下了哪些罪恶。这些罪恶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
材料二: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输入各种机器设备;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叙用。
(2)材料二中的条款摘选自近代史上的哪一条约?与材料三相关的是近代哪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
28.(2022·安徽·蚌埠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发生水灾、旱灾、虫灾,百姓无以为生,纷纷起来反抗。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宣传发动民众,响应甚众,于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摘自范文澜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漫画历史(下图)
材料三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义和团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宗教组织”指的是什么组织?列举史实,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2)漫画中反映的史实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哪一文献相关?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评价一下这部文献。
(3)依据材料三回答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及其性质分别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B2.C3.D4.C5.A6.C7.B8.C9.A10.A
11.B12.C13.C14.A15.B16.C17.B18.C19.B20.B
21.(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殖民侵略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失败原因: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意思相近即可)战役: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两例即可)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中国逐渐衰落。(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5)好好学习,建设强大祖国等。(意思对就得分)
22.(1)洋务运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维护清朝统治;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关键在于(“变官制”)变革封建官制(或改革政治制度)。
23.(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落后就要挨打等。(言之有理即可)
24.(1)拜上帝会;反对;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英美德俄等西方侵略者;扶清灭洋;盲目排外。
(3)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25.(1) 列强侵略 ①②③ ②③④
(2)观点:中国走向近代是主动求变。
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为挽救危局,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富国强兵,建立了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开办新式学校.建立新式海陆军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这次运动是清政府内一此先进人士主动开展的,对我国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走向近代是主动求变。
26.(1)目睹西洋火器在在战争中的作用;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2)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3)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4)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
27.(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反映了列强的残暴;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2)《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列强的对华侵略。
28.(1)拜上帝会;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2)《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但它本身充满空想,脱离实际,并未真正得到实施。
(3)“扶清灭洋”反帝爱国运动。
(4)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