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汉武帝曾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解决了诸侯王势力过大的问题。向他提出这项建议的大臣是 ( )
A.董仲舒 B.主父偃 C.卫青 D.晁错
2.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部,各置刺史一人。刺史巡行郡县,为“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据此可知,刺史的主要职责在于 ( )
A.镇压诸侯谋反 B.监察郡县官吏 C.掌管军政大权 D.分割郡县权力
3.李斯说:“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说明两人都主张 ( )
A.通过改造儒学来维系统治
B.统一思想以维护国家稳定
C.厚今薄古以加强君主专制
D.实行德治以实现长治久安
4.西汉前期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政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政策改变的重要原因是 ( )
A.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
B.太学规模的扩大
C.儒学官方地位的确立
D.大一统局面形成
5.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王权,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材料中“它”被推崇的主要原因是( )
A.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B.强调了“君权神授”
C.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D.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6.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7.文景时期下令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开发渔盐资源,国家仅设官收税;汉武帝时期规定盐、铁等重要经济物资由国家统一管理经营。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措施,共同的目的是 ( )
A.抵御匈奴袭扰
B.增加朝廷收入
C.促进农业发展
D.践行儒家理论
8.西汉初年,汉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汉军开始大举反击匈奴。汉对匈奴政策的调整反映出 ( )
A.汉朝国力已由弱变强
B.汉朝统治者已转变思路
C.匈奴势力已走向衰落
D.张骞已成功通西域
9.西汉强盛起来后,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进行对匈奴的反击战。当时反击匈奴的主要将领有 ( )
①蒙恬 ②霍去病 ③卫青 ④冒顿单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西汉时期迫使匈奴单于仓皇遁逃,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战役是 ( )
A.漠北战役 B.漠南战役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11.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他开创了汉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结合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图示中的历史】
(1)这两幅图片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什么政策 有何作用
【史料中的历史】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班固《汉书》
(2)这段史料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影响
【货币中的历史】
(3)上面图(a)所示是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什么钱币 图(b)是哪个朝代使用的钱币
【评价中的历史】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4)根据材料,你怎样评价汉武帝
1.(历史解释)《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 )
A.建立更多的诸侯国
B.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
C.铲除“异姓王”
D.弘扬儒家文化
2.下图是秦汉时期反击游牧民族袭扰的典型战役,这场战役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 )
A.显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B.促进了我国的民族交融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3.(史料实证)下图所示两枚古代钱币共同见证了 ( )
A.大一统王朝的形成与巩固
B.皇帝制度的建立
C.对外交往频繁
D.封建剥削残酷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 ( )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取高压政策禁锢人们的思想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材知识】
主父偃 嫡长子 刺史 无为而治 董仲舒 儒家学说 太学 儒学 五铢钱 财政状况 冒顿 和亲 文景之治 卫青 霍去病 漠北战役 鼎盛
【基础巩固】
1.B
2.B 题干材料说明刺史的主要职责在于监察郡县官吏。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故选B。
3.B
4.A 西汉初年,经济凋敝,人口锐减,西汉统治者不得不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但出现了新问题,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统治思想的改变迫在眉睫,所以西汉政策改变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太学规模的扩大是尊崇儒术的举措,不是改变的原因,排除B项;儒学官方地位的确立和大一统局面形成是政策改变的结果,不是改变的原因,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5.C
6.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了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符合题意。
7.B 8.A 9.D 10.A
11.(1)政策:实施“推恩令”。作用: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意思相近即可)
(2)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影响: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五铢钱。秦朝。
(4)汉武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言之有理即可)
【思维进阶】
1.B
2.C 根据题干材料中“战役之所以具有正义性”及地图中“卫青部”“霍去病部”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之际,匈奴不断南下,袭扰边民。汉武帝时大举反击匈奴,打击了匈奴的势力,稳定了边疆局势,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故选C。
3.A 4.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