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制作标本---认识平均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制作标本---认识平均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08 16:1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 制作标本---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结合情境理解平均分。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在初步认识平均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
教学难点:经历感知平均分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为了分享丰收的喜悦,小动物们准备举行一次森林聚会,你想和老师去参加吗?瞧,小动物们已经齐心协力把丰盛的食物搬上了餐桌。(出示:信息窗一)
(二)观察情境图
1、每种动物收获了什么果实?
2、观察说信息(让学生能分类找到对应的信息)
(三)初步认识平均分
1、导入:瞧,小熊猫正目不转睛的盯着竹笋呢,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
2、有几个竹笋?分给几只熊猫 (师在黑板贴磁片)
3、你想怎样分?{可能出现(1,5)(2,4)(3,3)(4,2)(5,1)这些情况,教师用磁片在黑板展示}
4、归纳抽象:(展示5种分法),你觉得哪种分法最有特点?和其他分法有什么不同?(引出: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5、练习:判断是否是平均分。
(四)平均分成几份
1、导入:小猴子听说我们帮两只熊猫平均分了竹笋,对这种分法非常满意,它们也想让我们去帮忙分一分桃子(出示)
2、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它们想怎样分?(平均分)我们用圆片代替桃子来分一分(教师贴3只小猴的图片)
3、交流汇报:(1)把12个圆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让生借助圆片自己摆一摆)
(2)上台展示分的方法(1个1个的分、2个2个的分、3个3个的分、4个4个的分)(3)观察这几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得出:(不管怎样分,分完后,每份同样多。这些分的方法都是平均分)
4、分圆片游戏:(巩固平均分的意义)
过渡语:小圆片真是我们进行平均分的得力小助手,下面我们比赛分圆片,看谁分的又快又好。提出要求:(1)、准备好12个圆片(2)把12个圆片平均分成两份(3)把12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
5、梳理:为什么有些同学分的快?(让学生说出,可以分两份一次拿6个、分4份一次次拿3个,并能进行知识的迁移能运用前面学习的乘法的意义或口诀来快速分一分)
总结:同学们太不简单了,会说、会摆、会思考、还会选择最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包含分4个萝卜,能分给几只小兔?
1.教师出示16个萝卜的图片,展示分萝卜的过程,强调:拿4个萝卜分给1个同学再拿4个萝卜分给一个同学,分完了吗?请同学们帮忙继续把萝卜分完。(让分到萝卜的孩子起立,给大家展示自己分到的萝卜)
2、总结分萝卜的过程:强调每4个萝卜一份、4个萝卜一份、分成了几份?是平均分吗?为什么?(让学生能说出每份分的同样多也是平均分,强化平均分的意义)
3、让学生借助活动纸一中的萝卜图片,利用圈一圈的方法让每个学生再经历平均分萝卜的过程。
4、分圆片游戏:小图片的魔力太大啦,又想出来考考大家,你敢接受挑战吗?(让生摆一摆,巩固平均分的意义)提出要求:(1)12个圆片,2个1份,分成几份?(2)12个圆片,3个一份,分成几份?(3)不摆只说:12个圆片,6个一份分成几份?为什么?(引导学生借助口诀乘法意义快速说出答案。)
(六)拓展延伸:分松果
1、过渡语:还有哪种小动物没分到果实?(出示:15个松果,平均每个松鼠分()个,分给()只松鼠。()
2、尝试做到活动纸二上。(可以借助圈一圈、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
(六)谈收获:1、学生谈收获。2、总结语:同学们快乐的森林聚会马上要结束了,小动物们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果实,我们也收获了关于平均分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