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8 《世说新语》二则
第二单元
至爱亲情
8 《世说新语》二则
课前预习 自主积累 课后反刍 学透教材
第二单元 至爱亲情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在书中有较多反映。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语言精练,辞意隽永,对后世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文题解读】
《咏雪》:“咏”的意思是用诗词等来叙述。“雪”是“咏”的对象。“咏雪”即用诗词等来叙述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是“约定”的意思。标题意为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标题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主旨归纳】
《咏雪》
本文通过写谢朗与谢道韫对雪的不同比喻,赞扬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敏。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本文通过记叙陈元方与父亲友人的对话,表现了陈元方的懂礼识义、聪慧机智、正直不阿,同时也借陈元方的责客之语,表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结构图示】
咏雪
交代背景—雪天讲论文义
叙述______
事件
补述身份—赞美才气
一问
两答
兄子:撒盐空中
兄女:柳絮因风起
陈太丘与友期行
对话背景:期行不至,去后乃至
对话
内容
对话
结果
友人怒曰非人哉
元方斥客无“信”“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率直
方正
聪慧
懂礼
文白互译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章的义理
不久,一会儿
急
高兴的样子
像什么
大体
相比
不如,不及
趁、乘
[参考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问:“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相约同行
正午时分
到
舍弃
离开
才
同“否”
等待
舍弃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信用
礼貌
感到惭愧
拉,牵拉
回头看
[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都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中午。中午(您)没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反刍归纳
『识记字音』
『通假字』
『词类活用』
过
①动词,经过。如:鹓刍鸟过之。(《惠子相梁》)
②动词,(时间)过去。如:过中不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③动词,犯错误。如: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④副词,过于。如: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探字寻根
⑤名词,过错。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动词,加罪。如:闻将军有意督过之,脱身去。(《汉书·高帝纪上》)
说文解字:“过,度也。从辵,咼声。”[释义:过,经过。采用“辵”作形旁,采用“咼”作声旁。]
探字寻根
活学巧用:
师遇之说
古有师者,德隆望尊①,新得二徒,其一善,其一恶。善者寡言②,恶者多辩③,师重④恶者,以为才⑤。后善者以其志⑥过
( )清⑦,为恶者祸⑧,遂过( )师门而不复入,望师而远避之。非恐⑨师过( )之,而恐长恶以损⑩师道,然师未知也。
探字寻根
④
①
⑥
恶者仍屡过( )不止,师痛斥而逐之,言其改之日,方为归
时。然时过( )久矣,未归,令人问之。其邻曰:“逝矣!为同恶者祸之!”师悲泣曰:“其过( )之存久矣,必为祸。小过小祸,大过大祸,此恒理也。”
[注] ①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②寡言:很少说话。③多辩:能言善辩。④重:器重。⑤才:有才能。⑥志:志向,心思。⑦清:纯正。⑧祸:陷害。⑨恐:担心。⑩损:损害。
探字寻根
③
②
⑤
[参考译文]
古代有一位道德声望高的老师,新收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徒弟善良,一个徒弟奸恶。善良的徒弟沉默寡言,奸恶的徒弟能言善辩,老师器重奸恶的徒弟,认为(他)有才能。后来善良的徒弟因为心志过于纯正,而被奸恶的徒弟陷害,于是经过师门的时候不再进去,远远地看到老师就躲开了。(他)并非担心老师责备,而是担心助长恶徒的气焰而损害老师的名誉,然而老师并不知道
(这个原因)。
奸恶的徒弟仍多次犯错误不停止,(后来)老师严厉地训斥他,并把他驱逐出师门,告诉他改正了错误的时候,就是他回归师门的时候。然而时间过去了很久,也没有(见到奸恶的徒弟)归来,(于是)派人去打听。他的邻居说:“(他)已经去世了!被和他一样的奸恶之人所陷害!”老师悲伤地哭泣说:“他的过错存在太久了,必定招来灾祸。小过失招来小灾祸,大过失招来大灾祸,这是恒久不变的道理啊。”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3)省略句
待君久不至,已去。(句首省略了主语“家君”)
一课一得
考点聚焦:解释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
准确把握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是我们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关键,也是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常见的考查形式有: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②辨别通假字,并理解其意思;③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并比较其与今义的区别;④理解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⑤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并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考点特训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小辈
才
舍弃
答题技法:
首先,要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常见的文言现象;其次,要注意分类搜集整理常见的文言实词,并对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和用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最后,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词语的意思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