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17 智取生辰纲
【语言基础练习】
1、请你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⑴趱行( ) ⑵着意( ) ⑶嗔怒( ) ⑷朴刀( )
⑸怄气( ) ⑹相觑( ) ⑺聒噪( ) ⑻兀自( )
⑼干系( ) ⑽寻思( ) ⑾逞辩( ) ⑿勾当( )
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说说他们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⑴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文中义: ,今义 。
⑵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文中义: ,今义 。
⑶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 文中义: ,今义 。
⑷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 文中义: ,今义 。
⑸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文中义: ,今义 。
3、请将下面加点的元明白话词语译成现代白话。
⑴端的只是起五更。 。 ⑵这两日也看他不得。 。
⑶休见他罪过。 。 ⑷你颠倒问。 。
⑸卖一桶与你不争。 。 ⑹我一了不说价。 。
4、请模仿下面对《水浒传》中宋江这个人物的简介,从《水浒传》中再选择一个人物,作一简单介绍。
宋江,人称及时雨,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因协助晁盖等逃脱官府缉拿,被其老婆阎婆惜发现。阎婆惜趁机要挟。宋江怒杀阎婆惜,被迫上梁山。后宋江被众好汉推为梁山首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本课有关的名著阅读中考题
⑴走进名著。
①《水浒》中大名鼎鼎的青面兽杨志,你一定不陌生吧,请简要列举出书中关于他的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视剧组正在筹拍新版《水浒》,请你帮.助杨志的扮演者把握好角色,演好杨志这个角色应该注意他性格上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进文学名著,沐浴经典阳光。根据提供的材料,填写相应的人物(名字)或故事名称
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作“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品析】
阅读课文《智取生辰纲》(节选),完成6——10题。
智取生辰纲(节选)
施耐庵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 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 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众军健听这话,凑了五贯足钱,来买酒吃。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 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直得便还言语?” 那汉道:“不卖了!休缠!” 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鸟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 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众军谢了。 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 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么热,二乃口渴难煞,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了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众军汉凑出钱来还他。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
6、所节选的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加横线的句子的语境思考: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他为什么要这样说?“贩枣子客人”在一边的劝说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去理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后文得知,此时杨志一行所喝的酒是下了蒙汗药的。但作者在这儿却只字不提,不仅迷惑了杨志等人,也让读者蒙在鼓里。有人认为,在这段中可点明酒已被下药这层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综观全文,我们发现杨志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那为什么最终他还是免不了落入圈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赏析】
阅读下列名著(节选),完成第11——13题。
(A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①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把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的烧着。
(B)林冲听得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拨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回来,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②走不到三五里,早见近村人家都拿着水桶钩子来救火。林冲道:“你们快去救应,我去报官了来。” 提着枪只顾走。那雪越下的猛。
(选文有删节)
11、上文选自古典文学名著《 》,作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选文中划线的两处文字分别表现了林冲 ____、 ____的性格特征。
13、选文中有许多写雪的文字,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探究体验】
14、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15、老师讲完这课后,组织同学们搞一次“《水浒传》资料荟萃”小活动。要求同学们据己所知进行抢答。
⑴《水浒传》刻画了三位女英雄,她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各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英雄,他们使用同一兵器,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___________,在景阳冈打虎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中国明代长篇小
说。又题为《忠义水浒传》,通行本简称《水浒》。一般认为是施耐庵著。关于它的作者,明人记载不一。郎瑛《七修类稿》中说:“《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宋江》又曰钱塘施耐庵的本。”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李贽《忠义水浒传叙》中提到作者时,说是“施、罗二公”。此外,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和王圻《稗史汇编》都记罗贯中作。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则说是“武林施某所编”,“世传施号耐庵”。综上所说,明人大致有三种说法:施耐庵作、罗贯中作和施、罗合作。现在学术界大都认为施耐庵作。施耐庵生平不详,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吴梅《顾曲麈谈》记施耐庵即元末剧作家施惠,不甚可靠。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如《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和《兴化县续志》所载的《施耐庵墓志》和《施耐庵传》等。但这些材料相互矛盾处不少,且有明显不可信处,因此对于这些材料的真伪问题,学术界意见颇不一致,多数研究者持怀疑态度,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答案
17 智取生辰纲
1、⑴zǎn;⑵zhuó;⑶chēn,⑷pō,⑸òu,⑹qǜ,⑺guō,⑻wù,⑼gānxī ⑽xúnsi ⑾chěng biàn ⑿gòudàng
2、⑴文中意思:强盗;?今义: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 ⑵文中意思:计策;?今义:计算比较,争论,算计、筹划。 ⑶文中意思:索性、干脆;?今义:任意,马虎、随便。⑷文中意思:明白,懂得;今义:理睬。 (4) 文中意思:嘴里嘘气;今义:夸大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
3、⑴真的,确实;⑵看不惯他那样子;⑶不要责罚他们 ⑷你倒反问我们。⑸不要紧;⑹向来不还价。
4、示例:林冲,人称豹子头,原为东京80万禁军教头,受高俅陷害,发配沧州看守大军草料场。高俅派亲信火烧草料场,企图将林冲置于死地。林冲忍无可忍,雪夜杀敌,迫上梁山。后成为梁山重要将领。
5、⑴①押运生辰纲(花石纲)、杨志卖刀(杀泼皮牛二)、战平林冲、夺取二龙山(杀邓龙)等? ②胆大心细、急功近利(专横粗暴) ⑵智取生辰纲
6、写杨志一行买酒、喝酒。
7、他故意这样说,为了彻底麻痹杨志的警惕心理;“贩枣子客人”在一边的劝说是和白胜唱双簧戏,更加引诱杨志手下买酒喝,也更使杨志放松警惕。
8、杨志对军健那么凶,是因为他久在江湖,知道运送押解的凶险,同时自己身受重任,又是提辖,全权负责,所以对于干活的军健把他们认为是没有什么头脑,必须凡事都要亲自指导,但不讲究方式方法,还要在他们面前摆架子,以为才能服人;这表现了他刚愎自用,自视甚高且粗暴蛮横的性格特点。虞侯对他进谗言,都管对他则是处处掣肘,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杨志在梁中书处是受到常识,而这两个人却是梁中书的老人,所以对他这个新人必然不可能给予主家大权授予后 的完全配合与口服心服的换帖交心的。
9、不点明好。这样文章会更吸引人,如点明后就没有了悬念,故事会显得平淡无奇。
10、一方面是吴用的计策高妙无懈可击;另一方面是杨志简单粗暴的处事方式导致内部矛盾激化,失败的结局在所难免。
11、《水浒》(《水浒传》) 施耐庵
12、谨慎、机智
1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紧张的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
14、示例:生1说:杨志并非无“智”。如,他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生2说:杨志有“智”。例如:即使在光天化日之下,他也尽量减少途中休息,惟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生3说:杨志有“智”。如,他“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生4说:是的,他有“智”,如,他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惟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
15、⑴母大虫顾三娘 母夜叉孙二娘 一丈青扈三娘 ⑵关羽 关胜 ⑶李逵 武松
第17课 智取生辰纲
【学习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认识到做事要有头脑忌心浮气躁做一个做事有谋略的人。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博通古今,才气横溢,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
作品简介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
【学法指津】
由于本文是片段节选,学习时应将与本文相关的内容作了解性阅读,以便于对相关内容有相对完整的了解,更好地分析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性格应从分析情节入手,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以及情节的结构等方面来进行。另外,对文中出现的一些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却不同的词语,不要以今义套古文,以免造成误解。
【自主学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并注意它们的书写,弄懂意思。
面面厮觑( ) 聒噪( ) 逞辩( ) 喏喏连声( )
兀的( )吹嘘( )恁地( )省得( )趱行( )
嗔怒( )朴刀( )怄气( )干系( )端的( )
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分析其古今意义的差异。
(1)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
文中意思:??????????????? ,今义????????????????? 。
(2)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文中意思:??????????????? ,今义????????????????? 。
(3)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
文中意思:??????????????? ,今义????????????????? 。
(4)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文中意思:??????????????? ,今义????????????????? 。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干系须是俺的。(责任)???B?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牛)???C?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亡命之徒)???D?卖一桶与你不争。(不要紧)?
6.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合作探究】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哪些方面?请具体分析。
2.杨志并非无“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具体表现在:
?a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b
c
d
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
3.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武艺高强,精明能干,且又有过失陷花石纲的惨痛教训”,这一次押送生辰纲如此小心安排、谨慎行事,他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4.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并据此分析一下杨志的性格特征。
【释疑解惑】
学完本课后,你还有什么疑惑没有解决,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研讨。
【拓展创新】
尽管杨志小心行事,但最终还是丢失了生辰纲,未能完成梁中书交给的重任。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换成是你去押送这批生辰纲,怎样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2.我的创作:
借鉴本文的鉴赏方法阅读《水浒传》其他经典章节,以“我喜欢的一个水浒人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300字左右。
【自测提升】
【夯实基础】(6分)
1.下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聒(guō)噪 怄(òu)气 B.虞候(hòu) 趱(zǎn)行
C.朴(pō)刀 酷(kù)热 D.嗔(zhěn)怪 怨怅(chàng)
【提升能力】
一、课内阅读(共11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失败的过程,讴歌了农民的反抗精神和优秀的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B、《水浒》是一部由文人独立完成的作品,它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施耐庵。它的叙述方式带有说书人的痕迹,如“话说”“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等。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既可以因为故事发展的需要安排许多巧合,也可以打断故事进程发一通议论。
C、《智取生辰纲》围绕一个“智”展开明暗两条线索一起发展,之所以能“智取”,是因为晁盖一方占着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周密的计策。
D、从写作特色上看,:《水浒》语言、行为描写非常出色,许多地方尽管没有具体点明有关人物的名姓,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听其语言、观其形来判别出那些人物是谁。
5.为安全及时地把生辰纲送到东京,杨志一路上对军健们打骂不断。对杨志打人行为分析不当的是( )(2分)
A.杨志鞭打军健,是他一意孤行,蛮横不讲理的性格特点的反映。
B.杨志鞭打军健,是激化他与军健矛盾的重要原因。
C.杨志鞭打军健是因为他不满军健们的言行。
D.杨志鞭打军健赶路,一面在于使生辰纲安全送到东京,一面也在为自己升官努力。
6.下面是课文中对天气的几处描写,对其作用判断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②?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③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④那十一个厢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A突出杨志的性格蛮横不近情理。???B引出杨志与厢军、虞侯、都管等的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C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文吃酒打下伏笔。???D突出杨志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征。???7.对选文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以杨志押运生辰纲组织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B.故事主人公杨志是一个性情暴戾、急躁而又精细、强干、机智的人。???C.通过复杂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是本文的主要艺术特点。???D.能够成功夺取生辰纲的原因在于以晁益为首的八条好汉,是一个紧密团结、足智多谋、敢向贪官挑战的战斗集体?。
8.本回小说环境描写重在突出哪个字?起何作用?(3分)
二、课外阅读(13分)
宠 物
正像是一只饿疯了的老鼠钻进了厨房,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梅珊被一家餐馆雇佣了。
要让一个饿得像梅珊那样精瘦的人做到不吃厨房里的东西是相当困难的。她不像那些肠肥肚满的男厨师般腰健体壮。可是为了不至于丢职,她仍然极力地克制着这种并不是食欲,而完全是为了保持体力的生理需要。
“哦,别丢了它,把它们留给我吧。我家里养着些兔子和猫哩。”
当她看到一些新鲜的菜叶和刚割下的鱼头鱼尾,就要扔进垃圾桶时,她还是忍不住开口了。
不久,那些在同一厨房工作的厨师们便全都知道,这个新来的厨师助手竟是个家畜爱好者。因为她留起了不少该丢的东西,并每天都把这些新鲜的垃圾带回家去。从她所择留的弃物中可以看出,她家不仅有鸡、猫、兔,甚至还有至少两条以上的狗。只是她从来没有和人说过她住在哪里。
这是个晴朗的周末。春日的风,一种撩人的风,到处吹着,像是要催人多生出一些头发来,多生出一些脚趾和手指。厨师中那位最年轻的尚未婚娶的全忠忠便信步到了郊外。有了几个月的接触,他已知道那女厨助手的住区范围,只是,尚不知道具体的街道和门牌号码而已。
好在这一住宅区并不太大,他一边遛达,一边张望,来回地在那一带兜着圈子。忽然,他心里一亮,因为他发现在一个破烂的后院里,晾晒的正是梅珊昨日穿过的那件花衬衣。于是,他便犹犹豫豫地站了下来。
“哦,请问梅珊在家吗?请问梅珊是不是住在这里?”
既然能找到这里,全忠忠当然有绕到前面去敲门的勇气。于是他便一边叩着门,一边发问着。
“就来了,哦,就来了……可是先生,您是……”
只见一位老妇人出来应门了。
“我和梅珊一处做活的,今天正巧路过这里。”
“哦,请进吧,请进。梅珊去邻居家借火了。才发现火柴用完了。家里无法生火,还等着她做饭呢。”
“哦,没关系,不用客气,我知道梅珊养着不少宠物,我是顺便想来看看那些可爱的小动物的。”
“小动物?可是……没有啊,我们家里连人都养不活,哪还有心思养什么宠物。”
正说着,梅珊的欢笑声已从后院传来。
“哦?是么……长得什么样?”
只听她放轻了嗓音向一些正在向她报告的孩子们打听着。
“漂亮极了,姐姐,只是肥了点。瞧,有这么肥。”
“他的衬衣真挺哩!”
厨师端坐在前厅一把最好的椅子里。正捧喝着那老妇人为他现泡的一杯怪味四溢的茶。直到梅珊出现在门口,并笑着向他介绍,那位老妇人是她的母亲,而那些七长八短,正围着她,跟着她转的孩子,都是她的弟弟、妹妹时,这位年轻的厨师才知道,什么是这穷苦的梅珊真正的“宠物”。
9.题目“宠物”在小说中具有双重含义,它们指的是什么?(2分)
答:表面上指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实际上指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8字)
10.小说以“宠物”为题,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字)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字)
11.小说通过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作品进行了哪两方面的对比?(4分)
答: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
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4分)
A.梅珊的弟妹说成是“真正的宠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不如宠物的社会现实。
B.梅珊为了不至于丢职,极力克制“生理需要”,揭露了餐馆老板对雇员的残酷剥削。
C.作品生动地刻画了梅珊穷苦、善良、刚强、乐观的性格,反映了穷苦人的美好心灵。
D.梅珊谎称家里养了许多宠物而把餐馆的“新鲜垃圾”带回家,或多或少暴露了她爱虚荣的弱点。
E.以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是作品的一大艺术特色。
《智取生辰纲》
【自主学习】
5.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
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
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双线结构:杨志押送金银担——明线
吴用智取生辰纲——暗线
6.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
【合作探究】
1.一智用天时。二智用地利。三智用矛盾。四智用计谋。(具体分析略)
2.B.催促军健赶路。C.斥责虞侯顶撞老督管。D.三问枣客,警惕卖酒者。
3.一方面是吴用的计策高妙无懈可击;另一方面是杨志简单粗暴的处事方式导致内部矛盾激化,失败的结局在所难免。
4.精明、能干、蛮横、刚愎自用、自私等。
【自测提升】
D 2.B 3.C 4.C 5.C 6.C 7.B
8.本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表现在对天气炎热的描写。写炎热是为了使杨志与军汉之间矛盾的发展激化。本文从不同角度,反复描写天气的炎热,不仅可以烘托气氛,增强故事的真实感,更主要是能够直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9.兔、猫、鸡、狗等动物 梅珊的弟妹??
10.简洁醒目,发人深思 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 构成对比,突出主题??
11.饿得精疲的梅珊 肠肥肚满的厨师
作为宠物的兔、猫、鸡、狗 被作为宠物的妹妹
12.A、C、E
《第17课 智取生辰纲》教案
设疑导入
在湖北黄泥冈松树林里发生了一起重特大抢劫案。其参与人数之多,涉案金额之大,作案手段之奇堪称一时之绝。更离奇的是犯罪嫌疑人竟被后人称之为英雄。做为案件知情者,施耐庵委托我们班公正的人士仔细侦查这个案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惊世奇案。
委托人施耐庵简介
施耐庵(1296——1370)明末元初小说家,著有章回体小说《水浒传》名小安,原籍苏州,后迁居兴化,曾一度居住淮安。传说他与元末农民起义运动有一定关系,也有的说他参加了农民起义。
三、再现奇案
请学生自读委托人的陈述词即课文《智取生辰纲》,了解案件信息。
根据教师设置问题:请对涉案的双方,涉案的金额,作案的时间、地点及过程,进行简要概括整理。
学生整理,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代表作答,教师最后明确:
涉案人物
失者:青面兽——杨志,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块青记,腮边微露些赤须,他是宋代杨家将的后代。
取者:托塔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白日鼠——白胜
等人。
2、涉案金额:生辰纲
3、作案时间:六月初四正午
4、作案地点: 黄泥冈松树林
5、作案过程: 开端:杨志押送生辰纲
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
高潮:白胜设计诱官军
杨志无奈买白酒
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
群雄智取生辰纲
师生了解案件基本信息后,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影片《智取生辰纲》,学生观看以加深对案情了解。
案件审讯
对夺取生辰纲的晁盖,吴用等人进行审讯。整理归纳晁盖吴用等人供词(教师设置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1、为何要劫取生辰纲,生辰纲有何特别之处?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
2、为什么选择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松树林作案呢?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等人几乎无还击之力。智用天时。
松林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晁盖等人掩护引诱,巧设伏击。智用地利。
3、晁盖等人在暗处,杨志等人在明处,晁盖等人是在什么时机
用什么方法和杨志交锋的?
杨志内部矛盾激化,内部怒忿在胸,强烈不满。 晁盖等人团结一致,利用矛盾,乘虚而入。智用人和
晁盖等人扮客商,佯争酒 ,巧下药,智用计谋。
对失去生辰纲的杨志等人进行询问。整理归纳(教师设置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1、押送生辰纲任务繁重,最终失陷生辰纲,可否认定杨志是个粗心大意的人?
杨志智藏行踪,智变行程,智选路径。谨慎机智
2、杨志也是有智之人,但最终失败原因是什么?
没有处理好内部矛盾,自身刚愎自用,对部下横暴,缺乏沟通。晁盖等人智谋无懈可击。
断案
你认为该如何断案?
学生探讨,自由畅谈,
如《水浒传》是一部小说,而不是法律书籍。古往今来,大概没有人把《水浒传》当成是一部法律书来读,我们一直都是将其作为一部文艺作品来对待的。我们推崇《水浒》,我们热爱那些杀富济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好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从“义”这一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
板书:
杨志:(明)智藏行踪 晁盖等人: 智用天时
智用人和
智变行程
智用计谋
智选路径 智用地利
机智谨慎,刚愎自用,对部下横暴。 足智多谋 团结一致
失生辰纲 得生辰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