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海水中的化学
一、单选题
1.粗盐提纯实验包含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量取10mL水 B.溶解粗盐
C.过滤悬浊液 D.蒸发滤液
2.硝酸铵是一种氮肥,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遇碱时放出氨气,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下列使用硝酸铵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储存和运输时密封防潮
B.结块时用铁锤砸碎再用
C.施用时不宜与碱混和使用
D.给农作物施肥后及时盖土
3.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l2、Na2SO4及泥沙等杂质,常用下面的流程进行提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试剂a的顺序可以是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
B.加入试剂a后,将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泥沙外还含有3种不溶物
C.向溶液Ⅰ中加入的盐酸也可以是过量的
D.操作b的名称为过滤
4.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在碳酸钠 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 D.可能有氢氧化钙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
C.电解水实验中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1:2
D.海水淡化是向海水要淡水的一种方法
6.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A.NaOH B.NaHCO3 C.H2SO4 D.K2SO4
7.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
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8.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加水,让粗盐加速溶解
B.玻璃棒用了4次,但作用各不相同
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
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
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10.如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对海水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离子等其他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加压后,装置右侧海水中增加的是( )
A.溶质质量分数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质质量
11.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 )
A.食醋 B.生石灰 C.纯碱 D.烧碱
12.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
A.铁架台、蒸发皿 B.酒精灯、漏斗
C.细口瓶、试管 D.量筒、烧杯
13.下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有关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④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溶液
B.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上述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
D.当②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14.水对于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
B.工业废水可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工业上可采用蒸馏法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15.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二、填空题
16.下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的三步操作。
(1)C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2)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填序号)。
17.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每步都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
(2)仪器C在实验中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
(3)描述装置D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并放出热量;
(4)装置E中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只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粗盐提纯
(1)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
(2)操作⑥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时,停止加热。
(3)操作③中所加水的量尽量要少,理由是_______。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4)计算:需要氯化钠_______g,蒸馏水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mL);
(5)称量、量取: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6)溶解: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7)装瓶、贴标签。
19.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中,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 钠的质量会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填“引流”或“加快溶解”)。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
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
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钙”等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
(2)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3)钙元素属于_____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4)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含钙化合物,请写出碳酸钙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a ___,b 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 ___(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___。
(3)用如图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
①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
②装置F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是 ___。
③CO2可用装置C收集,原因是 ___。
④关闭K2,打开K1,装置G中溶液变红;关闭K1,打开K2,装置J中溶液变红。将变红的两溶液加热相同时间,装置J中溶液变成紫色,而装置G中溶液仍显红色。
Ⅰ.装置G中溶液仍显红色的原因是 ___。
Ⅱ.装置Ⅰ的作用是 ___。
2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____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相同,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_(选择“偏大”、“偏小”或“相等”)
23.如图为“蒸馏法淡化海水”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应该先 _____ 。
(2)向大试管中加入海水,塞好瓶塞加热, 然后往小试管冷凝的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 。
(3)下列哪种方法冷凝效果最好 ______ (填序号)。
A 玻璃管加长 B 在烧杯内加冰块 C 使用冷凝器
(4)实验结束时应该先 ______ (填“撤导管”或“熄灭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5)某同学向海水里加入硝酸银溶液做对比实验, 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四、计算题
24.化学兴趣小组取2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在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5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
25.用光卤石为原料提取的氯化钾产品中含有氯化镁杂质,产品等级中氯化钾指标为:
指标名称 优良品 一级品 二级品
氯化钾质量分数(≥) 93.00% 90.00% 87.00%
为确定某氯化钾产品等级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溶解):取40.0g氯化钾产品溶于水,配制成溶液。
步骤二(沉淀):向步骤一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钾溶液112.0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2.9g沉淀和一定质量的滤液。
步骤三(回收):向步骤二所得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得到400.0g溶液,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回收氯化钾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提示:KCl溶液呈中性;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损失)
(1)通过计算判断该产品的等级。
(2)步骤三所得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C
6.C
7.D
8.A
9.A
10.A
11.C
12.C
13.C
14.B
15.C
16.(1)引流
(2)BCA
17. 玻璃棒 加入少量液体试剂 产生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18. ⑤ 较多固体 减少蒸发时间 3 47 偏大 加速溶解
19. 不变 引流 BACD 11.9
20.(1)20
(2)40.08
(3)金属
(4)作补钙剂
21.(1) 铁架台 集气瓶
(2) A 催化作用
(3)
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HCl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HCl是否已经除干净
22. 烧杯 除去不溶性杂质 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 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 偏大
23. 检查装置气密性 无白色沉淀产生(或无明显现象) C 撤导管 防止水倒吸
24.(1)11克 (2) 26.7%
25.(1)二级品;(2)3.72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