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鲁教版 -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的实验操作或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用镊子夹取pH试纸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
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
C.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
2.化学实验中常用到玻璃棒,下列操作中其用途不同的是
A.溶解固体 B.蒸发溶液
C.过滤液体 D.稀释浓硫酸
3.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NaCl溶液
C.稀硫酸 D.KNO3溶液
4.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
A. B.
C. D.
5.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烧杯内溶液呈酸性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烧杯内溶液中的微粒有2种
6.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实验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
异常情况 未看到火星四射 滤液浑浊 测定结果偏大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选项 A.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B.可能是滤纸破损 C.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D.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A.A B.B C.C D.D
7.有关中和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均须溶于水
B.有沉淀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盐生成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2S + 3O22SO3 B.HgOHg + O2↑
C.2NaOH + H2SO4=Na2SO4 + 2H2O D.CuSO4 + 2NaOH=Na2SO4 + Cu(OH)2
9.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H+、Na+、Ba2+、Cl-、SO、CO六种离子。两厂废水中各含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酸性,甲厂废水中的离子是( )
A.H+、Na+、Ba2+
B.H+、Ba2+、Cl-
C.Na+、SO、CO
D.H+、SO、CO
10.我国神舟载人飞船供氧系统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CO2 C.NaOH D.Na2CO3
11.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变色的是
A.pH=1的盐酸
B.pH=3的硫酸
C.pH=7的氯化钠溶液
D.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
12.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
A. B. C. D.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客观事实相符,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用稀硫酸除铁锈: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14.向盛有10mL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_____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_____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_____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
15.某植物的花瓣汁液(以下简称X汁液)呈紫色,X汁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有如下现象:
溶液名称 白醋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蒸馏水 石灰水 氢氧化钾溶液
X汁液 红色 红色 紫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1)据上表推测,X汁液_____(填“能”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2)将X汁液滴入肥皂水中溶液呈绿色,则肥皂水显____(填“酸”“碱”或“中”)性,pH____(填“>”“<”或“=”)7。
(3)粗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
16.某学习小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室温时,将蒸馏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放入14支试管中,分别向每支试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下:
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颜色 粉红 粉红 粉红 浅紫 浅紫 紫 紫 蓝 蓝 深蓝 深蓝 灰绿 黄 黄棕
实验二:室温时,向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4种物质,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
实验结果如下:
物质 稀盐酸 牛奶 蒸馏水 炉具清洁剂
颜色 粉红 紫 紫 黄
回答下列问题:
(1)炉具清洁剂的pH为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牛奶呈中性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苏打溶液的pH为8.3,向小苏打溶液中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再滴入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17.沼气中除含有甲烷,还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H2S)。
材料Ⅰ:硫化氢气体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起初火焰明亮,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将烧杯底部慢慢向火焰靠近,火焰逐渐变小,烧杯底部出现淡黄色固体。
材料Ⅱ:将充满硫化氢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石蕊濬液的小烧杯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石蕊溶液变红。
(1)材料Ⅰ中,烧杯底部的淡黄色固体为__________,产生此固体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若沼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沼气燃烧不旺。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
(3)根据材料Ⅱ可得出硫化氢的性质是__________。硫化氢有毒,若沼气大量泄漏,最好用浸泡过(填“水”、“纯碱溶液”或“白醋”)__________的毛巾捂住口鼻并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
18.经测定,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H+〔用n(H+)表示〕和一定数量的OH-〔用n(OH-)表示〕,n(H+)与n(OH-)的相对大小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如表所示:
n(H+)与n(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
n(H+)>n(OH-) 酸性
n(H+)=n(OH-) 中性
n(H+)<n(OH-) 碱性
据此分析
(1)常温下测得水中pH=7,可知水中n(H+)______n(OH-)(填“>”或“=”或“<”,下同)。
(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该溶液中n(H+)______n(OH-)。
(3)往上述试管中再滴入适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硫酸氢钠溶液中n(H+)______n(OH-)。
三、推断题
19.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铁、氢气、氧化铜、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铜。它们进行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就可以进行传递。请把上述物质分别安排在A~G的位置上,使花束能从A传到G。其中A的固体俗称干冰。请回答:
(1)氢氧化钠应放在位置______上。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反应。
上述物质除了发生从A到G的化学反应外,常温下还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写名称)。
(3)当G换成另一个同类别物质时就能将花传回起点A,它是_______(写名称)。
20.某市某校“绿色”环保小组的同学用精密酸度计测得甲、乙、丙、丁四种废液的pH如下表。现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各取溶液少许,分别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废液是____________。
(2)丁可能是______溶液。
(3)化学老师告知,乙、丙分别是未用完的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为防止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小云将丙溶液逐滴滴入乙中,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____(填“>”、“<”或“=”) 7,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流程题
2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_____
(2)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
(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_____(填序号);
①NaOH ②Na2CO3 ③MgCl2 ④CaCl2
五、实验题
22.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A是__________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________(填“②”或“③”)。
2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信息: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4.小滨同学为了测定某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2.5g珍珠粉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数据如下:
操作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剩余固体质量(g) 10.8 9.6 8.1 8.1
试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
(2)求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5.氯化钠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若要配制1000g 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_______g,需要水_______g。
(2)若从1000g 0.9%的生理盐水中取出500g溶液,则取出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26.将40g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 。
(3)计算该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A
4.D
5.C
6.C
7.D
8.C
9.B
10.B
11.D
12.C
13.D
14. 10 红 无 NaCl、HCl
15. 能 碱 > pH试纸
16. 13 黑枸杞提取液在pH=6,pH=7的溶液中均会变紫,故不能确定牛奶呈中性,还可能呈弱酸性 溶液由蓝色变为紫色,又变为粉红色
17. 硫 氧气不充足,硫化氢不充分燃烧(或其他合理表述) 二氧化碳不可燃;沼气中甲烷浓度低 溶于水且溶液呈酸性 纯碱溶液
18. = 溶液变红 < >
19. B Fe+CuCl2=Cu+FeCl2 置换 氢氧化钠和硫酸 碳
20. 乙 NaCl(答案合理即可) = Ba(OH)2+H2SO4===BaSO4↓+2H2O
21. 过滤 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钙 ①②
22. 氢氧化钠溶液 酒精灯 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HCl+NaOH===NaCl+H2O 蒸发结晶 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滤液 ③
23. 湿润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24.(1)4.4
(2)80%
25.(1)9;(2)991;(3)0.9%
26.(1)减小(2)B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