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花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落花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8 21: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小学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尽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深奥的语言,但是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能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落花生说明的做人的道理。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
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议花生”的部分。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从整体着眼,使学生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这篇课文条理清楚,结构层次分明。由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学习。)
二、归纳概括,长文读短。
1.品读花生好处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花生的好处。
(2)师生角色朗读,归纳概括花生的好处。(味美、榨油、便宜。)
2.对比阅读,提炼特点。
(1)自由朗读课文第十自然段,父亲把花生与谁作比较?
(2)想一想:既然是作比较一定有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谁来说说?
(3)默读第十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桃子、苹果。石榴特点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描写花生特点的句子。
(4)再读课文,小组讨论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它们的特点。(师适时指导利用提炼关键字的方法学习。)
(设计意图:读是学会语文的基础,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学会归纳概括。体会归纳概括将长文读短,厚书读薄的好处并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
三、品味文字,换位理解
1.转换角色,谁愿意把自己当作桃子、苹果、石榴来读读这段话。思考:你为什么要把自己挂在枝头,这一挂你能够获得什么?
2.出示桃子、苹果、石榴图片,看到这些果实的样子,请你夸夸它们。
3.体会骄傲,自豪的情感,品读文段。
(设计意图:渗透抓住重点字词体会句子内涵的学法指导,让学生换位理解桃子、苹果、石榴的特点,创设情境,通过朗读表情达意,使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学会了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品味文字,涵味表达
1.找生朗读描写花生的句子,思考:花生这一埋。埋掉了什么?
2.花生埋掉了这么多,它会在乎吗?——不会。那它到底在乎的是什么?(预设:作用,贡献。)
3.不在乎的精神就是落花生的精神,那落花生的精神究竟是什么?(预设: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图虚名。)
4.齐读父亲的话,说说父亲希望“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5.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借物喻人)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采用抓住关键词,直奔中心的方法,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落花生的精神,从中感悟父亲设喻的用心,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体会借物喻人的方法。)
五、拓展升华,感悟写法
1.结合课文结尾及许地山生平,明白许地山为何以“落花生”为笔名以及这笔名对他做人的影响。产生敬佩之情。并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还知道那些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出示图片。
3.总结文本,升华主题。
社会上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些可爱的人,才让我们处处感受到温暖,是他们让我们懂得“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让学生受到感染,知道许地山就是像落花生一样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什么是有用的人,体会人物心理及文章所告诉我们的道理,突出文章表达的思想。)
六、作业布置
1.听乐曲《小草》、《劳动者之歌》。
2.阅读借物喻人的文章:袁鹰《白杨》、茅盾的《白杨礼赞》。
(设计意图:语文能力的提高仅凭课堂上的学习和看几本语文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更多的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推荐几篇文章和几首乐曲,让学生能从中享受到书籍和音乐带来的震撼、快乐以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