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太阳》是统编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习作单元,主要学习写说明性文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围绕这一要素,《太阳》采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多种说明方法,以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它与人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说明了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2.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3.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身边熟悉的事物特点说清楚。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基本的说明方法,并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身边熟悉的事物特点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太阳》,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第一课时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脉络,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相机板书:远 大 热 关系密切
3.本单元是说明文的习作单元,在单元导读中,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让我们继续走进《太阳》,看作者是如何把太阳这一事物说明白的。
(设计意图:围绕课后习题第一题复习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唤醒学生的记忆;关注单元导读,明确学习目标。)
二、学习方法,感悟特点。
1.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把太阳离地球远的特点说明白的?(边读边勾画边思考)。
你从哪些句子看出太阳离地球远的特点呢?
“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在这些句子中,哪些词最能体现出太阳远的特点呢?
“一亿五千万、三千五百、二十几”这些词都含有数字,像这样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叫列数字。(板书:列数字)
如果不用数字来说,你觉得会怎么样?
我们试着把“一亿五千万千米”换成“很远很远”,把“三千五百年”换成“很多年很多年”,“二十几年”换成“很多年”,你觉得和原文相比,哪种说明方法更好,好在哪里?
预设: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更准确,更具体,说出了太阳距离地球远的特点。
那数字可以可以随便写一个,为什么?文中“约”“差不多”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预设:可见,说明文的数字要准确无误,估计数字要有可靠根据。这也就是说明文的准确性、严谨性。)
“一亿五千万千米”到底有多远呢?你能直观的感受到吗?你从文中找一找作者是如何让我们感受到的?
作者假设了两种到太阳去的方法,分别是:走和坐飞机。作者将这两种方式所需的时间进行了比较。像这样把两种类别相同或者不同的事物、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就是作比较。(板书:作比较)
这样一比较,就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太阳离地球远的的特征。
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把数字加以强调,再读课文,把太阳离地球的远的特点读出来。
试着把刚才所学的内容填写在表格中。
总结方法:我们刚才先通过读课文,找出能说明太阳远的特点的句子,再抓住关键词,了解作者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向我们介绍了太阳这一抽象的事物远的特点。最后朗读感受太阳远的特点。(读课文——找句子——抓关键词——体会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关注课后习题第二题,在教师引领下学习方法,用学到的方法小组学习,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2.现在请小组合作,用上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第2、3自然段。
汇报:
(1)第二自然段写了太阳体积大的特点,我通过“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感受到的。其中的“约一百三十万个”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抵得上”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直观、具体地感受到了太阳体积大的特点。
第一个同学汇报完之后,请同学来评价。请另一个同学说成连贯的一段话汇报。
那我们通过朗读,再次感受太阳体积大的特点。
(2)请哪位同学来汇报一下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汇报:第三自然段写了太阳热的特点,我通过“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感受到的。其中的“五千多摄氏度”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是个大火球”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具体地感受到了太阳热的特点。
“五千多摄氏度”有多热呢?水的熔点是100摄氏度,钢铁的熔点是1005摄氏度左右。但钢铁一旦碰到太阳,就会变成气体。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像这样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比喻修辞在说明文中叫作打比方。它能让读者更形象地了解到要说明事物的特点。(板书:打比方)
那我们通过朗读,再次感受太阳体积大的特点。
(设计意图:表格能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把表格内容用一段连贯的话表达,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朗读感悟,体会关系。
太阳离我们这么远,那是不是就与我们没有关系了呢?文中哪句话把太阳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连接了起来,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来。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就有了(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4—8自然段,圈出相关的事物。
指名说:有了太阳,就有了( )。
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把太阳和人类密切的关系的写清楚的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举例子(板书:举例子)
举例子是通过列举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用通俗易懂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说明,让我们更清晰明白了太阳和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了太阳,就有了世界万物。那太阳光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作用呢?你能举例来说明吗?
那么,如果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 )。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作者用一句话总结了太阳对我们人类的作用,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善于总结。
(设计意图:将复杂的内容转换成两句话,化难为简,既让学生学习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又让学生学会概括总结。)
四、学以致用,练习表达。
过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太阳这一抽象复杂的事物说明白了。(板书:说明白了)
我们身边有很多事物,我们该怎么介绍呢?
(一)初试身手
出示“初试身手”电视塔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这是一座电视塔,如果让你来介绍,你准备抓住它的哪些特征,用这节课所学的哪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呢?
预设:高的特点,样子。
我们看看课本上是怎么介绍的。
这座电视塔高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它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说一说例文中作者使用哪种说明方法说明了电视塔什么特点?
明确:例文中直接介绍电视塔的高度368米,这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电视塔的高度和120层楼进行对比,这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电视塔像待发射的火箭,这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时使用这三种说明方法,将电视塔的外形特点介绍得更清楚。
说明文儿歌
说明文,介绍事物少不了,
说明白,说明方法来帮忙;
列数字,准确说明最清晰,
作比较,两者相比特点显,
打比方,生动形象容易懂,
举例子,通俗易懂有力量。
(二)魅力大舞台: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能把事物的特征清楚得介绍出来,现在请同学们试着用多种说明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校园里的树真高。……
(设计意图:结合习作单元特征,把学到的说明方法应用到生活的表达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作业布置
课后请大家选择身边的事物,试着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
小结:要说明清楚一个事物,首先就要通过观察、查资料了解这个事物的特征,再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把它的特征说明白。今天回去呢,大家就了解身边的一个事物,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板书设计】
16 太 阳
列数字
远、大、热 作比较 说明白了
关系密切 打比方
举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