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
课题:《4 蚂蚁》
课时:(1课时)
课型:主读课
上课日期:9月27日
作者:苏伦
单位:涧头集镇第二中学
再现童真的思考,别致机趣的感悟
——南帆《蚂蚁》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1.搜集并了解作者南帆的有关资料。
2.朗读课文,标出文中生字词及褒扬人的词语。
3.阅读七年级语文上册 《童年絮味》 。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所发出的感慨。
2.欣赏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细致描写。
3.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
4.借助文章,加深对生存、生命的感悟。
评价任务:
1.通过朗读,改过本文主要内容,体会简洁美。
2.再次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如何能把蚂蚁写的如此传神,生动形象的。
3.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对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的理解,感悟生之机趣,培养学生的爱心。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1.播放视频:儿歌《蚂蚁搬豆》。
2.教师语言导入:当你看到这个视频:
《蚂蚁搬豆》是否唤起了你童年的回忆?
《蚂蚁搬豆》是否挑起了你童年的好奇?
《蚂蚁搬豆》是否勾起了你心灵的感触?
假如你面前出现一只蚂蚁,为一粒饼干屑而奔忙,你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随南帆走近蚂蚁,去认识它,思考它。(板书课题与作者,让学生谈谈对南帆的了解)
学生介绍南帆,然后教师出示课件:
南帆:本名张帆,当代学者。南帆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目前已出版了《理解与感悟》《冲突的文学》《阐释的空间》《文学的维度》等多种学术著作。主要的散文作品有《文明七巧板》《星空与植物》《追问往昔》《自由与享用》等。“他有一种本事,可以用极其精练的叙述语言,把一些人物特点描述得生动可笑。起初,他自己并不笑,语气淡淡表情淡淡。大家却能会心而笑。在朋友的笑声中,他的表情就变得分外轻松起来。这时的南帆,和在散文里的南帆仿佛是两个人,嬉笑怒骂,幽默机智。他的“酷”,是酷在灵魂深处。”(孙绍振《作家与作品――解读南帆的“酷”》)
一、走进文本 ——感知蚂蚁形象美
教师: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文章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写在笔记本上,小组内展示交流,5分钟后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口头展示学习成果。
1.《蚂蚁》一文写了什么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
(此题意在让学生感知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再次体会简洁美)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组同学交流讨论口头展示。)
(师生交流评价)
课件出示:
明确:本文通过写一只小蚂蚁发现桌面上的饼干屑并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生动细致的描写,由此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2.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只蚂蚁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学生活动:浏览课文,圈点批注,概括提炼,小组合作交流,推荐发言。)
课件出示:
明确: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语句“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了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 这只孤独的蚂蚁有一点胆怯。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等。
二 、品味语言——感受描写细致美
这只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唤起了作者的童真。七年级我们学习了舒婷的《童年絮味》,领略了舒婷的风趣幽默的语言,本文是怎样描写这只小蚂蚁的呢?点名学生朗读课文前五段,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下面问题五分钟后推举小组代表发言:
1.为什么作者能把蚂蚁写的如此传神?请选择你认为最生动传神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同时,了解体会掌握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表达技巧。重点引导学生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去体会,并注意积累。)
(学生跳读课文,圈点批注,小组交流合作后代表发言,教师评析。)
课件展示:
明确: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
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可结合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交流展示。
(学生积极从文中找出并积极发言,感受(词句品味)可以各抒己见,教师要关注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如有偏差,做积极正面引导。)
2.(结合课后练习一):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目的是什么?
(学生举手发言,看谁回答的更好更全面;及教师注意引导拟人手法的作用及大词小用的效果。)
课件展示:
明确: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资料助解:(“作者写蚂蚁发现了一粒饼干屑,居然“惊奇”了,居然还“快乐得就要晕过去”。很明显,幽默感强化了。因为饼干屑,在人类眼中微不足道,而蚂蚁的反应却是乐不可支。强烈的反差,产生的不和谐感,产生的趣味,不同于抒情的趣味,而是诙谐的趣味。”“蚂蚁的形象之所以生动,不是贴近了蚂蚁的特点,而是贴近了作者诙谐的感情。”——摘自《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
3.回顾《童年絮味》一文想一想本文语言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
学生根据课前对童年絮味的阅读,探究这两篇文章在语言方面的相同之处。可以结合相关语句谈一谈。
三、发挥想象——感悟作者机趣美
作者采用“放大”的方法,大词小用,大胆的“想象”,刻画了它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使内容更加细致,突出了细致之美。同时也充满了童真、童趣。那么作者怎样选择切合点,展现他的童真、机趣美的?同学们齐读6-9段,然后探究下面内容,五分钟后展示自我:
1.分析作者是如何感悟的,感悟的切入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自主朗读课文,合作、交流探讨的基础上自我归纳,竞相表现自我。学生的探究只要能紧扣住文章第六段就可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明确答案。)
课件展示:
明确:(蚂蚁)凭借运气获得了饼干屑,就快乐得要晕过去,不知道上方就有一副怜悯的眼光在居高临下地观察它,更不知道某一根手指顷刻之间就能将它捻成碎末——(联想)——(我)另一高度上面同样有一副眼光正在注视着“我”,主宰“我”的命运。
2.虽然蚂蚁在人类的眼中是个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发现此时我们与蚂蚁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课件展示:
明确: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从整个生物界来说,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资料助解:(“因为作者没有动感情,没有用充满文采的语言来抒情,而是超越了感情,沉入了理性的思考,上升到人生哲学的性质,提出人类生存困惑的问题。——摘自《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福建教育出版社”)
3.在文中找出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的句子,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然后教师点评。展示课件:
预测1.“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站在蚂蚁的角度,这当然是真的,因为蚂蚁并不知迈步的幸福顷刻间就可能被比它强大得多的人类毁灭。站在人的角度,前文已述,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甚至是虚无的。所以不能简单地对这个问题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重要的是,这句话使我们感到蚂蚁沉浸在自己认为的货真价实的幸福中,而毫不知道随时可能降临到它头上的危险。
预测2.“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 从全文上看作者对蚂蚁毫无感动之情,而是一种怜悯和同情,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而由蚂蚁联想到人类自己。
预测3.“我实在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这表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小结:从《蚂蚁》一文采用感悟是写法,感悟式写法必须借助联想,同时联想还得有恰当的契合点。本文就以“自足于眼前幸福,无法主宰命运”为契合点。感悟还要有特殊性,不要落入俗套。作者南帆就是这样。我们要像作者一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你笔下的动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四、读写结合——抒发自我观察美
请根据平时的观察,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参照本文写一篇文章,展现你的“生之机趣”、观察美。(训练学生感悟式文章的写法)
要点: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1)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选择一种小动物,运用拟人化手法进行细致生动描写。
(2)以四人为一小组,互阅习作,以训练中的两个要点为标准,推荐最优秀的写作片段一则。
(3)小组代表上台朗读习作,学生互相点评。
(4)教师总结,并让学生在原作上加以修正。
教师总结:“蚂蚁是最令人感动的动物”。作者在感思蚂蚁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命运做了思考。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充满了理趣,让人深思。全文在记叙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描写,并适时地议论突出主题。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生动、形象、活泼,诙谐幽默。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对蚂蚁生动传神的描写,感悟作者由蚂蚁所引发的感慨,同时还要学习这种感悟式的写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方法。“南帆的 ‘酷’,因为他们看到的南帆总是冷冷的、淡淡的。”(孙绍振)
五、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谨慎( ) 嗅( ) 饼干屑( ) 瞬息( ) 怜悯( ) 捻碎( )
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书桌是一块陌生的大陆。这只孤独的蚂蚁有一点胆怯。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着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它的小脑袋不停地摇晃,仿佛在认真地嗅着什么,作出某种重大的判断。终于,它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
大陆:
重大:
3.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着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外一个方向试探。
六、布置作业:
1.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很珍贵。今天我们学了《蚂蚁》这一课,你觉得对你以后的人生有怎样的启迪。选一种植物或者动物或者自然现象模仿本文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2.推荐阅读沈复的《童趣》。想一想这两篇文章是怎样表现童趣的?有什么相同之处?
板书:
人类也是一只蚂蚁
↑
蚂蚁 ———— 联想 ———— 人类 (感悟式写法)
↑
自足于眼前的幸福
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学生较容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把握作品形象,但对于后文作者的感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我通过让学生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去体会,来引导学生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同时,了解体会掌握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表达技巧。从而降低难度,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这篇教案,本着由形象到写法再到情感,最后自我展示的步骤安排的。由浅入深,读写结合。读与写是语文学习的两大手段,而提高读写能力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作业布置就结合本文及“表达交流”,突出读写结合的特点。但在文本讲解过程中体现还不足。
3.学生对于感悟式写法借助联想,寻找恰当的契合点还难免落入俗套,不能别出心裁,这也许是由于学生失去了好奇的童心,缺乏生活体验的缘故,这需要在增加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注意体验生活。
附:
童 趣
沈复(清)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