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单选题
1.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分析实验②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2.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实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铁好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3.把X、Y、Z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无明显变化;再把X放到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固体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Y>X>Z
B.Y>Z>X
C.X>Z>Y
D.Z>X>Y
4.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5.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A.Cu B.Zn C.Al D.Mg
6.《天工开物》对钢铁冶炼过程有如下记载。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垦土拾锭”: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B.“淘洗铁砂”: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能溶于水
C.“生熟炼铁”:冶炼铁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锤锻成钢”:生铁高温锻打成钢,碳元素含量升高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钉是由铁合金制成的
B.根据甲图,铁钉生锈过程中O2体积不变
C.根据甲图,铁钉在潮湿环境更容易生锈
D.根据乙图,铁钉生锈过程中温度升高
8.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9.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丙>甲>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10.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
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 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C.产生大量气泡 D.溶液质量增加
11.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B.
C.
D.
12.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与防护解释不合理的是
A.在001A型国产航母金属外壳覆盖涂料,主要是为了美观
B.用“烤蓝”的方法处理钢铁表面,可减缓钢铁的腐蚀
C.用铝合金制造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是利用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
D.切菜后的菜刀用清水洗净擦干,可减缓菜刀生锈
13.下列图示实验中能明显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14.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会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B.纯铜比黄铜的硬度更大
C.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D.钛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等
15.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中属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银白色 B.密度较大 C.导电性良好 D.能被氧化
二、填空题
16.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渣中除镁粉外还含有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
(2)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4)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________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
17.工业上炼铁炼钢和轧制钢材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已知: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
(1)反应:①Fe2O3+3CO 2Fe+3CO,②Fe2O3+3C2Fe+3CO。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用于高炉炼铁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炼铁的固体原料需经过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空气和高炉气体的主要成分有一种相同,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炉渣中含有硅酸钙(Ca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
(4)炼钢炉中,通入纯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将钢锭轧成钢板,体现了金属的______________性。
(5)钢铁制品可能会生锈,写出用稀硫酸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8.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容易生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干燥的空气中
B.在潮湿的空气中
C.浸没在植物油中
(4)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一洁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19.金属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铜丝,铝丝常用作导线,是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2)早在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里就对铁器的生产和使用有所记载,到了现代,炼铁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3)钢窗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铁与空气中的_____触而生锈。
(4)某同学对含X、Y、铜、银四种金属的混合物进行如下探究,根据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__。
②滤液C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_种情况。
20.人类文明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应用关系十分密切。
(1)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用孔雀石(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铜[Cu(OH)2CO3])炼铜的工艺。孔雀石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用作装饰的孔雀石又被称为“翡翠蓝宝”和“蓝玉子”。
①将孔雀石加热会发生如下反应: Cu(OH)2CO3CuO + CO2 ↑+ H2O。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之一)。
②将得到的氧化铜,通过以下步骤可进一步得到单质铜:
其中符合“湿法炼铜”原理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2)合金的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有下列三种合金:①铁合金②铝合金③铜合金,这三种合金被广泛应用的先后顺序按年代由远及近排列应是______(填序号)。
(3)取80gCuSO4溶液于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20%的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与所滴入 NaOH 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滴入 NaOH 溶液 20 g 时(即图中 A点),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当滴入 NaOH 溶液80 g时(即图中 B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 g)
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兴趣小组同学模仿工业高炉炼铁原理,用图 1 实验装置(加热装置已省略)探究治炼铁的化学原理。
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 Fe2O3加水制成糊状,用毛笔刷在试管内壁,烘干;然后在试管底部加入一定量的焦炭,再向试管里通入干燥的 CO2,此时用仪器测得 CO2含量为 a g/L,用气球密封试管口。
②高温加热试管中的氧化铁部位一段时间,无明显现象,随后熄灭酒精灯。
③高温加热焦炭部位一段时间,停止加热,用热成像仪拍摄图 1 中虚线框部位,数据输出得到图 2。恢复至与①相同的条件测得 CO2含量为 0.2a g/L。
④再次高温加热氧化铁部位,1 分钟左右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
请回答问题:
(1)高温加热试管中的固体,需要的加热仪器为 _________。
(2)操作②中实验现象说明 CO2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与 Fe2O3反应。
(3)操作③中 CO2含量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 。
(4)操作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5)实验结束后,一般将装置内的气体灼烧处理,目的是_________ 。
(6)由图 2 可知,刚停止加热后焦炭区温度降低更快,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
22.为探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将3枚洁净的铁钉同时置于如图所示环境下中,观察铁钉锈蚀情况。
[实验现象]3天后,I、Ⅲ中铁钉不生锈,Ⅱ中铁钉明显生锈。
[获得结论]
(1)对照实验l、Ⅱ,可知铁锈蚀的条件之一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止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
(3)小明发现海边的铁器很容易生锈,从而猜测氯化钠能加快铁的锈蚀。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3.金属锰大量用于制造锰钢。地壳中含锰的矿石有软锰矿,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金属锰可用软锰矿跟铝反应来制取,其反应为3MnO2+4Al2Al2O3+3Mn。
(1)用100t含MnO278.3%的软锰矿石,可冶炼出多少t锰(准确至0.1t,下同)。
(2)实际冶炼出的锰是含有5%杂质的粗锰,则实际得到多少t粗锰。
24.小王同学想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合金粉末13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
(2)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5.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1、6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A
4.A
5.A
6.C
7.B
8.C
9.C
10.B
11.C
12.A
13.C
14.D
15.D
16. 铜和银 硝酸镁 硝酸铜 硝酸镁、硝酸铜 硝酸银 小于
17. ② ① 增大反应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N2 +4 使生铁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降低生铁中碳含量 延展 Fe2O3+3H2SO4=Fe2(SO4)3+3H2O
18. C Fe+CuSO4=FeSO4+Cu B
Al2O3+3H2SO4=Al2(SO4)3+3H2O FeSO4 Cu
19. 导电 不属于 氧气和水 Y>X>铜>银 3
20. 分解 ③①② Na2SO4和CuSO4 150.2g
21.(1)酒精喷灯
(2)不能
(3)碳和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消耗二氧化碳
(4)
(5)除去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6)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
22. 与水接触 保持铁制品干燥(或涂油、喷漆、覆盖搪瓷等) 在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干燥的细铁丝、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浸过清水的细铁丝、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的细铁丝,两天后观察,发现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锈蚀最严重
23.(1)49.5t;(2)52.1t
24.(1)0.1;(2)75%
25.40% 0.56k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