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单选题
1.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分析实验②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2.下列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
A.Cu B.Zn C.Al D.Mg
3.把X、Y、Z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无明显变化;再把X放到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固体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Y>X>Z
B.Y>Z>X
C.X>Z>Y
D.Z>X>Y
4.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
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
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
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5.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6.甲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乙图是炼铁高炉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喷灯,再通CO
B.乙图炼铁中原料焦炭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C.高炉炼制出的生铁是铁合金的一种,属于合成材料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一氧化碳是还原剂,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 B.光亮的铜丝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8.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中属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银白色 B.密度较大 C.导电性良好 D.能被氧化
9.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
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 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C.产生大量气泡 D.溶液质量增加
10.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B.
C.
D.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钉是由铁合金制成的
B.根据甲图,铁钉生锈过程中O2体积不变
C.根据甲图,铁钉在潮湿环境更容易生锈
D.根据乙图,铁钉生锈过程中温度升高
12.下列图示实验中能明显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1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汽水 B.氢气 C.黄铜 D.空气
14.为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MgCl2溶液、Cu、Sn
B.Mg、Cu、SnCl2溶液
C.Mg、Sn、Cu、盐酸
D.MgCl2溶液、Sn、CuCl2溶液
15.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的前面
B.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弱
C.M可能是铝
D.反应前后M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二、填空题
16.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日常生活用品大多用到了金属材料,现在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
(2)铝制品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现有镁、铁、银的混合物若干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
(4)现有一块镀锌铁片,其质量为6.25g,把它放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量的滤液和7.04g滤渣。
①若所加硫酸铜溶液不足,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所加硫酸铜溶液过量,则该镀锌铁片中铁与锌的质量最简比为________。
17.用适当的金属填空 :
(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的金属是 ____________;
(2)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 ____________;
(3)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是 ____________;
(4)暖气片表面涂的“银浆”是 ____________;
(5)白铁皮表面镀的金属是 ____________。
18.《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
(1)采矿(图1) “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水中淘取锡砂(指锡矿石)时,所用容器的孔径需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锡砂颗粒大小。锡砂主要成分为SnO2,_____(选填“易”或“难)溶于水。
(2)治炼(图2) “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
①鼓入足量空气能使木炭_______从而提高炉温。
②炼锡时,有关键的一步“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其原因是________。
(3)使用
①锡往往与其它金属制成合金使用,目的是_______(选填 “增大”或“减小”)硬度。
②古代锡器常用来饮酒喝茶,很少装酸性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
19.我国化学家傅鹰教授有一句名言“科学只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给我们智慧”在化学学习中,了解知识的发展历程,可以促进我们正确理解科学本质。
(1)我国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期中蕴涵的湿法冶铜原理为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火药起源于唐朝。为使烟火产生耀眼的白光,可在其火药中加入____(填一种金属名称)。
(3)十八世纪,化学家们研究发现某些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被喻为“会制造水的物质”,对上述反应原理的认识加快了推翻燃素学说的进程。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制造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现代以来,人们对金属的认识不断深入,助推多种新材料的研制与使用。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试飞成功的大型客机C919使用了多种新材料,其中有锂铝合金,在飞机制造中使用该材料说明其具有的有点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硬度大 ②密度小 ③易导电 ④耐腐蚀
20.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________性。
(2)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其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2020年6月21日,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制造样车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金属资源有限,不能再生。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1.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其两种元素质量比为3:1,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物中C和D的元素组成相同,C的固态常用于人工降雨,F是黑色粉来,G是紫红色固体,H是红色粉末,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2)在化学变化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D和H发生的反应中,_________是氧化剂;
(3)I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四、流程题
22.白铜是铜、镍(Ni)合金,某学习小组同学欲利用废弃的白铜回收铜、镍两种金属。
(1)先向盛有等量镍粉和锌粉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观察到都有气泡产生,且锌粉与稀硫酸反应更剧烈,镍粉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为绿色,说明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锌___________(填“强”或“弱”)。
查阅资料可知,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接下来,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回收铜和镍。
上图中,固体A是___________,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只写一个)。
(3)要验证Ni、Zn、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用下列各组药品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Ni、Zn、Cu、稀盐酸
B.Ni、Cu、ZnSO4溶液
C.Zn、Cu、NiSO4溶液
D.Ni、ZnSO4溶液、CuSO4溶液
五、计算题
23.高温煅烧含杂质10%的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100吨,可得生石灰( CaO)多少吨?
24.工业上用6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冶炼生铁。
(1)600t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t。
(2)上述赤铁矿石理论上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C
6.D
7.C
8.D
9.B
10.C
11.B
12.C
13.B
14.A
15.D
16. 铁(Fe) Fe、Cu和Ag FeSO4和ZnSO4 112:13
17. 钙或 Ca 银或 Ag 汞或 Hg 铝或 Al 锌或 Zn
18.(1) 小于 难
(2) 完全燃烧 形成合金熔点降低
(3) 增大 锡器会与酸性物质反应
19. Fe + CuSO4 = FeSO4 + Cu 镁 ①②④
20. 导热 硬度大等合理答案 涂油(或喷漆;或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金属等合理答案)
21. CH4 H2 Fe2O3或氧化铁
22.(1)弱
(2) Cu 或
(3)B
23.50.4
24.(1)480
(2)解:设:上述赤铁矿石理论上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质量为x。
x=350t
答:上述赤铁矿石理论上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质量为350t。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