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时训练: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时训练: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8 15:3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1.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之一。从下表信息中可以得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有(  )
秦朝全国人口 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 修筑 长城 坑杀儒生 和方士 死刑 赋税
约2000万人 70多万人 40万人 460多人 10多种 农民要上缴三分之二收获物
①繁重的徭役 
②沉重的赋税 
③残酷的刑罚 
④频繁的农民起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小历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出现的网页中涉及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
A.商鞅、秦孝公 B.陈胜、吴广 C.项羽、刘邦 D.李斯、秦二世
3.陈胜、吴广起义以后,建立“张楚”政权的地点是 (  )
A.陈 B.咸阳 C.渔阳 D.大泽乡
4.诗词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例如《祖龙行》中有这样一句:“陈胜城中鼓三下,秦家天地如崩瓦。”该诗句揭示了陈胜、吴广起义 (  )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C.激起了反秦浪潮,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D.体现了革命首创精神,在历史上闪耀光辉
5.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前往救援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起义军。当时,秦军有30万人,而项羽的军队只有两万人。在渡过漳水后,项羽令将士砸破锅,凿沉战船,烧掉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起义军的战士勇猛杀敌,最终打败秦军。与此相对应的成语是(  )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揭竿而起 D.打草惊蛇
6.掌握关键词是我们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为学习“楚汉之争”选取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楚”政权
B.西楚霸王、垓下之战
C.大泽乡起义、垓下之战
D.“张楚”政权、争夺帝位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二 族(消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材料三 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1)结合材料一,说出材料二中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三,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
(3)秦朝的灭亡和刘邦的胜利说明了什么
1.学者刘仲一提出:“秦王朝是建立在法家思想理论基础上……极端化的理论指导了极端化的政治实践,使法家思想的潜在危机表面化为社会现实,现实矛盾的激化终于点燃了大泽乡的烈火,使秦国这个庞然大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该观点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源是 (  )
A.极端化的法家思想
B.集权化的政治体制
C.被激化的社会矛盾
D.大泽乡起义
2.(教材P52插图改编题)从下图中,你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
A.起义发生时间
B.政权建立地点
C.起义军进攻的方向
D.起义的领导者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材知识】
赋税 徭役 法律 大泽乡 秦的暴政 张楚 第一次 刘邦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 争夺帝位 垓下 刘邦
【基础巩固】
1.A 2.B 3.A 4.C 5.A 6.B
7.(1)秦朝的暴政。
(2)获得了民心。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思维进阶】
1.A  根据材料“秦王朝是建立在法家思想理论基础上……极端化的理论指导了极端化的政治实践,使法家思想的潜在危机表面化为社会现实,现实矛盾的激化终于点燃了大泽乡的烈火,使秦国这个庞然大物,顷刻间土崩瓦解”可知,该观点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源是“极端化的理论指导了极端化的政治实践”,即极端化的法家思想。故选A。
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