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故乡明(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月是故乡明(课件)(18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9 16:2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月是故乡明
人教版/部编版《月是故乡明》教学课件
主讲教师:苏老师
自古以来,月亮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们交流吧!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古》)
(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前赤壁赋》 )
(4)江流有声,断案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走进作者
季羡林(1911—2009) 山东聊城人,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作家。其主要著作有《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东方文学史》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等。
第三部分(7):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第二部分(2~6):写了月下故乡的山、水,以及离开故乡后在各地看到的月亮。
梳理课文,划分层次,写出每一层的意思。
第一部分(1):将故乡与月亮联系在一起,引出“月是故乡明”这一主题。
层次划分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
默读课文,说说哪句话是对“月是故乡明”的阐释?
突出故乡和月亮,点题,总领全文
他乡月
故乡月




坑边望月亮
点篝火摇知了
坑边数星星
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找找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用小标题的形式,在书上做标注。
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感情。




“萌动”能换成“萌发”吗?
“萌发”比喻事物发生,没有悸动之意。
“萌动”更好
“萌”是萌芽、新生,“动”是悸动,“萌动”表现了“我”在儿时生发出的对美的感悟和领会。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通过回忆这些往事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作者明明是在回忆故乡的月亮为什么写这些童年趣事呢??
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
风光绝妙的朗润园
巍峨雄奇的高山
碧波万顷的大海
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
成年后,作者又有哪些经历呢?




例:
虽然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的月亮是美妙绝伦的,但是故乡苇坑上面的那个小月亮却是永远也忘不掉的。
例:
我喜欢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的月亮,我更喜欢故乡苇坑上面的那个小月亮。
请用“我喜欢……我更喜欢……”或者“虽然……但是……”的句式对比说一说“月是故乡明”。
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
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
碧波万顷的大海
风光绝妙的朗润园
巍峨雄奇的高山
时间对比




对比
思念
眷恋
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
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
碧波万顷的大海
巍峨雄奇的高山
风光绝妙的朗润园
他乡月
坑边数星星
点篝火摇知了
坑边望月亮
故乡月
词语积累(描写景色的词语)
风光旖旎 无边无垠 碧波万顷
巍峨雄奇 美妙绝伦 波澜壮阔
层峦叠嶂 蔚为壮观 波涛汹涌
倒装句更好
倒装句
哪句话的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我的小月亮”放在了前边,强调,突出了“我的小月亮”。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永远忘不掉你,我的小月亮!




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深厚而独特的情感,故乡虽然平凡,但故乡永远是“我”的最爱。
强烈反差
其他地方的月亮

美妙绝伦
平凡、可爱
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多次用“小”来形容故乡的月亮吗?
本文以“月亮”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主旨大意
下课啦,同学们再见!
主讲教师:苏老师
人教版/部编版《月是故乡明》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