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师院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考试时间:70分钟
[考生注意]:1. 必须在答题卡上制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2. 试卷共6页。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9月15日北京时间9时23分,在黄海海域,“长征十一号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9颗“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 下列可被称为天体的是( )
A. 待发射的“吉林一号”卫星 B. 成功入轨的空间站
C. 遥远的比邻星星系 D. 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小行星
2. “吉林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位于( )
①地月系 ②其他恒星系 ③河外星系 ④可观测宇宙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020年是利用科学寻找外星生命的第60年,下图是英国
科学家霍金构想的外星人的样子。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宇宙探测器向霍金构想的外星人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表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小行星带中 ②与金星和火星相邻 ③是距太阳第三近的行星 ④位于太阳系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 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X星球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
①充足的水分 ②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③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 ④坚硬的地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 ℃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5. 华北地区“霜打洼地”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为( )
A. 5:30左右,晴朗无风 B. 11:30左右,大风呼啸
C. 18:00左右,浓云密布 D. 24:00左右,雨雪交加
6. 造成“霜打洼地”的是图示气流(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该地“夜雨”较多,其直接原因是该地区( )
A. 夜晚①下沉气流 B. 夜晚②谷风影响
C. 夜晚③上升气流 D. 夜晚④山风影响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爱德华·利纳克尔发明了一套能在干旱条件下适用的灌溉系统。此系统将空气输送到一个地下管道网络,其中的水汽(尽管很少)得到充分冷却而凝结,收集到的液态水传送到附近的植物根部。读“部分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8. 该系统主要干预图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①②⑤⑥ B. ③⑤⑥⑧ C. ④⑤⑥⑧ D. ③④⑦⑧
9. 适宜推广该系统的地区图示水循环环节⑦往往规模过小或消失,主要原因是( )
A. 环节①量过小 B. 没有环节③ C. 环节④理论值过大 D. 环节⑥⑧量过大
某地理小组通过下图装置,对水循环进行模拟实验。完成以下各题。
10. 该实验装置不能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水汽输送 B. 蒸发 C. 降水 D. 地表径流
11. 以下措施可使托盘中的水量增大的有( )
①减小玻璃导管的长度 ②增大酒精灯的火焰
③增加玻璃板上冰块的数量 ④增加托盘的倾斜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12. 图中A、B、C分别表示太阳大气层的( )
A. 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B. 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C.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D.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13. 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
①引起潮汐现象 ②干扰无线电通信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引起降水量的异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4. 图中①②③④四颗行星中,其中最特殊的行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增强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图1),并获取了相关数据(图2)。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影响该时段数据变化(图2)的因素是( )
①纬度 ②太阳高度 ③下垫面状况 ④天气状况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6. 实验小组认为两组实测数据的差距与预估相比不够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 )
A. 将瓶子悬空放置 B. 将内瓶底涂成黑色
C. 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 D. 将纵坐标间隔扩大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7. 图中适宜飞机飞行的是( )
A. A层 B. B层 C. C层 D. A、B层
18. 图中A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逆辐射 C. 地面辐射 D. 大气反射
19. 下列关于B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 B. 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
C. 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D. 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对某公园进行考察,并拍摄了一张公园路面的照片(如下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调查发现,大雨时公园路面容易积水,产生这一现象
的原因是硬化路面会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 )
A. 大气降水 B. 蒸发 C. 水汽输送 D. 下渗
21. 照片中围石缺口的主要作用是便于( )
A. 动物迁徙 B. 地面排水
C. 树木施肥 D. 植被恢复
渤海每年冬半年都会出现结冰现象。下图示意某年冬季渤海海冰覆盖率(单位:%)。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22. 渤海冬季出现海冰的主要原因是( )
A. 三面环陆,水深较深 B. 受强劲偏北风和降温影响大
C. 河流注入少,盐度高 D. 海水流动强,与外界交换多
23. 冬季渤海海冰的冰情特点是( )
A. 河口处和浅滩处较轻 B. 渤海湾最为严重
C. 深水区和外海区较轻 D. 南部比北部严重
“乍起闷雷疑做雨,忽看倒海欲浮山。万人退却如兵溃,浊浪高于阅景坛。”是钱塘江大潮观景写照。读钱塘江大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4. 钱塘江大潮最为壮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天体引力 ②海湾形状 ③夏季风 ④洋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5. 下列人类活动与潮汐无关的是( )
A. 海水养殖 B. 潮汐发电 C. 港口建设 D. 海水淡化
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于2019年10月15日从深圳起航,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接受补给后,驶往中山站(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26. “雪龙2号”经过的海域中,海水温度最高的是( )
A. 深圳沿海
B. 赤道海域
C. 霍巴特港
D. 中山站沿海
27. 从赤道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由低到高
B. 由高到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28. 图中箭头①②分别表示澳大利亚东西两侧的洋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洋流对沿岸具有增温作用
B. ②洋流所在海域的冷水鱼类多
C. ①洋流的沿岸地区降水较多
D. ②洋流对沿岸具有增湿作用
读某地貌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该地貌( )
A. 扇形地下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B. 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颗粒物逐渐变大
C. 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D. 地表物质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
30. 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
A. 河流源头 B. 河流出山口 C. 河流中下游 D. 河流入海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日照充足,但由于广西地形复杂,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图1为广西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2为广西地形图。
(1)广西年太阳辐射总量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2)丙地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周边地区______,结合图2可推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3)请分析近年来广西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资源的理由。
3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土地生产优势,我国许多地区发展了冬暖式温室大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冬季城乡居民的蔬菜供应。
(1)建温室主要是改善农作物生长的________条件,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2)依照菜农的经验,每天下午都要在棚内洒水,以保证蔬菜安全过夜,试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
(3)A、B两位置的蔬菜,长势较好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口感较好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影响。
3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处(11°N,142°E)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 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表示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温度(a)和盐度(b)的垂直分布图。
(1)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有一股自南向北的洋流,说明该洋流的性质及对本次海上活动的不利影响。
(2)海水深潜活动受海水密度变化的影响大。请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奋斗者”号下潜过程中海水密度的变化趋势,并阐释推理依据。
3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到郊外某河谷进行野外实践探究活动。同学们被河谷里大量的石头所吸引(下图)。大家都想弄明白这些石头的来源,于是确定探究主题——河谷的石头从哪里来。他们大胆推测并设计考察方案,弄清了石头的来源,同时印证了流速越快河段沉积石头的粒径越大,距源头越近搬运距离越短、石头棱角越分明等地理规律。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考察报告。
(1)推测河谷中石头的可能来源。
(2)设计寻找河谷石头来源的考察方案。
(3)推断沿河谷向上游河床上石头的变化。(提示:从粒径、磨圆度两方面记录)
1. B 2. D 3. B 4. A 5. A 6. D 7. C 8. B 9. C 10. D 11. B 12. C 13. B 14. A 15. B 16. B 17. B 18. C 19. D 20. D 21. B 22. B 23. C 24. A 25. D 26. B 27. C 28. D 29. A 30. B
31. 【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纬度或太阳高度 (2)多 地形 (3)境内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太阳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改善广西的大气质量等。
32. 【答案】(1)热量 大气保温效应
(2)棚内洒水可以吸收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储存更多的热量。
(3)B处 B处保温效果好,热量充沛,蔬菜生长状况好 A处 A处在门口位置,温差较大,蔬菜积累的营养物质多,口感好
(4)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33. 【答案】(1)暖流。不利影响:表层海水流动(不稳定)影响海上作业。
(2)下潜过程中,海水密度先迅速增大;到达一定深度后,海水密度保持相对稳定。依据:海水的温度越低,盐度越大,则密度越大。
34. 【答案】(1)两岸山坡岩石风化崩塌;河谷底部基岩出露风化破碎;外力搬运而来的上游岩石。(任答2点)
(2)采集河谷处岩石标本,分类编号;沿河谷向上游方向考查,观察河谷底部和两岸岩石的变化,采集不同类型岩石标本,进行比对。(其他方案表述合理、可行性强,均可得分)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3)越往上游,平均粒径变大;棱角明显,磨圆度变差。答案第2页 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