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大单元“四步复习法”
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
课时名称 学习目标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1.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 2.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二步:单元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中国不同时期的疫病与防治
1.中国古代的疫病
多发原因 ①气候异常,新型传染病增多。②战争、自然灾害使人口流动加剧,生存及卫生条件恶化。③思想观念落后、愚昧
防控措施 ①政府减免税收,赈济灾民,节用抗灾。②针对疫病施医送药,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疫情扩散。③民间医生与儒生救助灾民
防疫影响 ①缓和了社会矛盾。②扩大了儒家思想在民间的影响。③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防疫措施的普及。④推动了早期公益事业的产生
2.中国近代的疫病
多发原因 ①近代中国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②清政府腐朽无能,对卫生环境等管理不足。③近代医学知识匮乏落后
防控措施 ①人们接受西方先进的医学科技和卫生知识。②清政府开始采用新的卫生防疫方法,开始确立近代卫生防疫制度。③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积极推动卫生防疫制度的法律化和制度化
防疫影响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②有利于社会经济有序发展。③有利于中国近代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
3.新中国卫生防疫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原因 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②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③医学科技的进步。④国际社会的支持等
意义 ①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③有利于国家安定、富强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
1.医疗卫生网络不断健全,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显著提高。我国建立了覆盖城市、农村的医疗预防保健三级网,使全体人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成为可能。
2.卫生投入不断增加,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逐渐减轻。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和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不断提高,个人卫生费用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断下降。
3.坚持预防为主,主要疾病得到遏制。我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城乡卫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我国实行计划免疫制度,使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的发病率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重大疾病得到控制。
4.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我国在一些医学的关键技术领域里取得一系列新突破,产生了一批国际领先成果,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得到推广和应用。在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5.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人才培养,推进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推动中医药在海外发展。
6.拓展卫生国际交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我国加强同国际组织的合作,支持西非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与国际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签订并实施了160多个健康领域的合作协议。
第四步:单元核心素养对接高考
一、核心素养
1.认识中国古代预防疫病措施的特点
(1)未病先防,培固正气。对于急性传染病,古人十分强调早预防,治未病。由此可见,平时坚持体育锻炼,培补正气,保持健康强壮的体魄,增强抗病能力,才是预防疫病侵入的根本。
(2)尽早发现,严格隔离。疫病往往萌发悄然,一旦蔓延,气势难挡。因此,及早发现十分重要。
(3)制定了对疑似传染病患者的报告制度。秦朝已有严格的传染病疑似患者的报告制度。如果一旦发现了疫病,就要及时采取隔离检疫措施,以防止传染病的扩散。这在秦代已有法律规定。东汉在军中设立“庵庐”作为疫病隔离区。
(4)对于因疫病死亡的患尸,历代王朝也多作有及时掩埋的规定。对无主患尸的及时妥善处理,可避免死尸暴露荒郊传播疾病,也利于保持城乡的环境卫生。
(5)净化环境,讲究卫生。创造良好的公共卫生条件,讲究个人卫生,保持内外清洁,才能有效地预防疫病滋生蔓延。
(6)重视个人卫生对防止疫病传染和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甲骨文中已有“沐”“浴”二字,说明人们已有洗脸、洗手和洗澡的习惯。《论语·乡党》要求不吃过时变质的食物,以防疾病。
(7)医疗防治,勇于创新。在与疫病的抗争中,历代医家们勇于钻研和创新,形成新的医疗理论和方法。东汉末年瘟疫盛行,张仲景发愤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施治”的基础。吴有性(又可)著《温疫论》,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历代医家们还创制了许多防治疫病的方药。
(8)颁布医方,群防群治。在村口要路立牌晓示或编撰一些简单的强体避疫的药方引导群众运用,增强机体抵抗力,控制疫病蔓延,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
2.西方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19世纪末期,德国社会矛盾加剧,1870年德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工人阶级斗争的迅猛开展,工人群众强烈要求国家立法给工人以经常性生活保障。1883年,德国议会通过了俾斯麦政府提交的《疾病社会保险法》,规定对全体从事经济性工业活动的工人一概实行强制性疾病保险,保险费的2/3从工人身上征集,1/3由企业主交纳。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
(2)完善——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因大危机导致严重预算危机,原来的职业养老金计划受到冲击。罗斯福在推行新政中寻求刺激经济增长与创建失业保险体系之间的均衡,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是一部以美国联邦政府为主体,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立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并对世界各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产生十分广泛的影响。
(3)发展——部分欧洲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继英国之后,纷纷宣布实施“普遍福利”政策,瑞典成为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最完善的典型代表国家,荷兰、挪威、法国、意大利等也实行全面社会保障计划,宣称为“福利国家”。
3.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作用
(1)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2)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致力于维护、保障和增进全体居民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将为改善全球健康作出更大贡献,因此其发展至关重要。
(3)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4)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使人们能够强化公共卫生观念、增强自身体质、注重精神卫生、重视心灵健康,从而实现身心幸福。
(5)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防疫抗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模拟考试
1.东汉和帝时,太医郭玉“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其之,必尽其力”。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指出,自己“留神医药,精究方术”就是为了“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这反映出东汉( )
A.医学发展注重汲取民间经验 B.儒家思想对传统医学伦理的影响
C.疫疠流行彰显天人感应学说 D.中医治疗注重临床实践经验总结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其之,必尽其力”可知,太医郭玉主张对患者不分贵贱贫富,一视同仁;根据材料“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可知,学医既可以治疗君王亲人的疾病,又可以救助贫穷低下的百姓的困难;两者都体现儒家思想对传统医学伦理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医学发展注重汲取民间经验,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疫疠流行的情况,而是强调儒家思想对传统医学伦理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医治疗注重临床实践经验总结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2.以下是我国古代关于疫病的认识。这反映出( )
《吕氏春秋·季春纪》 “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黄帝内经》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向大小,病状相似。”
东汉张仲景 认为气候不正常是疫病传播的原因
隋代巢元方 第一次明确提出“疫”是具有传染性的
明末吴有性(又可) 认识到传染病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条途径
A.对瘟疫的认识逐步深化 B.气候变化导致疫病的传播
C.中国古代瘟疫发生较频繁 D.中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关于疫病的认识来看,古人从认为气候影响到“疫”是具有传染性的再到传染病有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两条途径,这说明古人对瘟疫的认识逐步深化,A项正确;B项仅是材料的一方面,排除;材料无法中国古代瘟疫发生较频繁的结论,排除C项;中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清代医学家王清任认为“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他发现古人的脏腑理论以及绘制的解剖图常常自相矛盾,为此亲至义家、刑场,解剖观察尸体脏器,笃定了“先人典籍有误”。后著成《医林改错》,书中附有25幅人体脏腑图,均为其亲眼观察后所绘。这折射出( )
A.传统医学的近代化趋向 B.古代科技的实用性特征
C.经世致用社会治学氛围 D.传统医学记载失去价值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王清任通过观察与实践,发现了前代典籍的错误,并著成《医林改错》,这体现了实验性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近代科学色彩,也折射出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新发展,A项正确;B项表述强调的是科技的用途,而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研究的方法,B项错误;C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CD项错误;故选A项。
4.有人赞扬欧洲某位医生∶“医学从来没有产生过任何一种如此有用的进步,就好像你从人类苦难的日历上将其中最大的苦难之一抹去了。后人只会从历史上知道,可恶的天花曾经存在过,而你消灭了它。”该医生( )
A.发明了牛痘接种法 B.证明了青蒿素对防治疫病的作用
C.创立了实验药理学 D.改变了人类对细菌束手无策的状态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恶的天花曾经存在过,而你消灭了它”可知,材料赞扬消灭天花的功劳,而牛痘的接种对防治天花起了关键作用,A项正确;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证明了青蒿素对防治疫病的作用,排除B项;1820-1879德国的Buchheim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药理实验室,创立了实验药理学,与天花无关,排除C项;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排除D项。故选A项。
5.作为个案,下表反映出( )
1931年杭州市新市场商店清洁等级统计表(部分)
检查标准 甲等 乙等
厨房清洁情况 不连接厕所、室内宽敞明亮、使用器具干净整洁 不连接厕所、器具尚清洁
井之清洁情况 有饮水井构造合度、井壁不渗水 有饮水井年久失修、水质浑浊
环境清洁情况 屋内明亮宽敞、空气清新、沟渠畅通、地面干净 屋内宽敞明亮、空气一般、沟渠有闭塞、地面较为清洁
A.城市基础设施发展 B.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C.公共卫生得到重视 D.食品安全监管到位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1931年杭州市新市场商店清洁等级统计表(部分)”,可以看出在1931年杭州市新市场商品清洁等级分为甲等和乙等,而涉及清洁等级的多与卫生有关,C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的是重视公共卫生,未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排除A项;材料不能得出居住条件的改善,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食品安全监管,排除D项。故选C项。
6.1960年,卫生部在《关于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经验交流座谈会情况的报告》中指出,“不少疑难病症如晚期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聋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有显著的效果,其中有一些的治疗效果已高于国际先进水平”。这给我们的直接启示是( )
A.坚持国家建构疾病防治体系 B.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C.不同科技文化交流取长补短 D.西医学习中医才能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些的治疗效果已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可以看出中西医在治疗疑难病上进行了交流取长补短,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坚持国家建构疾病防治体系,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排除B项;才能发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