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表演(二)》说课稿
一、 说教材
笔算乘法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能熟练掌握表内乘法,能进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会口算、笔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课将为学生继续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教材提供了学生熟悉的情景,在“队列表演”这一情景中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培养,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二)”的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理解乘法竖式的算理。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能力和参与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由于学生对笔算乘法已有一定的经验,通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本课的重点:学会笔算乘法的方法。但是学生对于第二个因数十位的乘积为什么要与因数的十位对齐难以理解,于是我将难点定为:1.知道乘的顺序。2.知道第二个因数十位的乘积是表示几个十。
二、说教法
素质教育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
1.情景教学法:创设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迫不及待获取新知的欲望,发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任务教学法:学生通过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学习新知,完成教学任务。
3.游戏教学法:在练习的时候加入游戏环节使学生愉快的学习。
在这过程中我注意使用启发式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角色。
三、说学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新课标特别提倡的学生学习的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经历算法多样化,将其所学新知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去。
四、说教学流程
一、课前复习
1.我是计算小能手。
20×30= 30×40= 140×2= 50×80= 10×30= 40×120= 15×30= 50×40= 6×200= 16×50=
2.我会算。(用竖式计算)
123×5= 402×8= 156×4=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这些口算题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是让学生复习旧知,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的问题吗 (课件出示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讨论上节课的这个问题,(课件出示14×12)想一想,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说自己的算法)接着问,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我利用谈话的形式,将学生很自然地带入课堂,引出本节课的问题,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新课
1.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2.两人一组讨论交流,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适时补充并板书。
4.完成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展示,互相评价。
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尝试计算,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
过小组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起到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考虑到学生在40分钟的学习中难以始终集中注意力,我在练习中特别加入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两人一组,相互出题,然后交换检查。
学生出题,既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也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真正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同时也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个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完成练一练第3题:先看图,然后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通过观察图,理解题意,进而解决问题。
3. 完成练一练第4、5题 。
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取材于学生身边的材料。
五、布置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加强练习。
六、课堂总结
谈谈你的收获。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设计是一节课的关键,它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对课堂内容加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