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7.1小小鞋店 说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7.1小小鞋店 说课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08 21:3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小鞋店》说课稿
1、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小鞋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理与表示数据第1课时的内容。它属于数学四个板块中统计的内容,统计是在二年级下册开始学习的。二年级下册的重点是“调查与记录”,即是为了解决问题先展开调查,收集数据。本册的重点则是“数据的整理和表示”,这是在收集数据与分析数据之间要做的一件重要工作。教材通过鞋店“进货”的情景,提出了四个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并作出统计决策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第一个问题是了解鞋店进货前需要调查的对象和目的;第二个问题是尝试整理和表示淘气班调查的数据;第三个问题是学习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第四个问题是作出统计决策,实现调查的目的。
2、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掌握了通过投票、举手等方式调查收集数据,画正字、写个数、用符号等不同的方法表示数据,能够通过图表得到数学信息。同时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在一些操作过程中,能够自然地想到“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这些内容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但像画X这种方法还是第一次出现。虽然它也是用符号表示数据,但整理的过程跟学生之前学过的方法不一样。因此这种整理表示数据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 结合淘气班模拟开鞋店所调查的数据,尝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过程,
探索借助画图方式整理数据和表示数据的方法。
2、 根据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特征,作出推断或决策,实现调查数据的初衷。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对调查的初始数据进行整理,并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难点:在经历调查、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体会调查数据的初衷,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女生鞋号统计结果、数线、习题小黑板
学具:每组一份学习单1,每人一份学习单2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学、乐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享汇报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交流能力、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数学学习的机会。”从淘气班里要开“小小鞋店”这一实际需要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进货”需要调查鞋号、款式、进价等问题的思考,引发对调查数据的研究和讨论。通过谈话,明确调查对象。
第二个环节:合作探索,整理分析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四个活动来进行教学。
  活动一:观察收集的数据
  出示淘气班鞋号的调查结果,学生观察后,自然地感受到收集的数据很杂乱,不方便观察和分析,从而体会到光调查收集数据还不够,还要将数据进行整理表示,这样才方便观察。确定下一步任务:统计出每个鞋号到底有多少人
活动二:整理数据
明确接下来的任务后,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女生数据。因为女生的鞋号从32号到37号,但中间没有36号,而36号是之后讨论如何进货的一个难点,所以这里让学生先整理女生的鞋号,在学生不同的整理表示数据的方法中暴露“36号”鞋号的问题,为后面的“进货”做好铺垫。合作前,学生先思考并交流整理数据的方法,比如画正字、写数、用符号表示等。避免学生盲目地操作,让学生体会合作、动手前,先想一想的好习惯。
活动三: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整理数据,让学生先自主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原始数据,并分小组汇报交流。在交流中体会数据整理的多样性,以及数据整理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质疑,讨论,分析,解疑,体会整理数据的有序性可以使数据的准确性更高,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画X这种新的整理表示数据的方法,如果有小组用这种方法,就让该小组汇报交流;如果学生中没有出现这种方法,教师就直接出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掌握这种方法。最后让学生用画X的方法整理并表示男生的鞋号。
  活动四:分析数据
  学生先观察整理后的数据,通过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从整理后的数据中寻找、发现有用的信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筛选,最后对“进货”提供建议,体现我们调查鞋号的目的,突破女生36码到底进不进这一个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以上四个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深刻体会了整理分析数据的必要性。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学生一步步的操作、交流、感受、体悟中动态生成的,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第三个环节:举一反三、练习巩固
其实像这样的统计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调查鞋号,还可以用来调查其他方面。比如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哪种动物。这里将书本课后的一个习题由静态的转化为动态的生成,由学生现场通过投票选出大家最喜欢的动物。设计这样的练习,不仅让学生巩固新的整理表示数据的方法,还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整理表示其他的数据,同时还考察了学生从图中得到相应数学信息的的能力。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延伸铺垫
  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然后出示课后拓展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附近的商店向老板咨询一下,他们是怎么进货的?说不定,你还能为老板们提供好的建议哦!课后拓展延伸,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跟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要学以致用。
  纵观整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在观察、思考、操作、探究、汇报、质疑等活动中,亲历整理表示数据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