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2022-2023学年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
综合练习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1.将下列声音现象按要求分类。
①汽车刹车声 ②打桩机发出的声音 ③商场噪声④车间车床声 ⑤飞机轰鸣声
⑥市场上的叫卖声 ⑦火车驶过的呼啸声 ⑧轮船汽笛声 ⑨混凝土搅拌机发出的声音
⑩公共娱乐场所的喧哗声 打架斗殴声
生活噪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噪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噪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施工噪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选择正确的名称填写在实验器材下方的括号里。
酒精灯 气温计 烧杯 量筒 音叉 玻璃棒
( ) ( ) ( ) ( )
3.在上题中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名称填空。
(1)可用于探究声音振动实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来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听,秋的声音》节选片断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嚯嚯”是和阳台的告别的歌韵。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蟋蟀的“嚯嚯”声是翅膀___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形式传播的。
5.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
(1)如图甲,轻轻敲鼓,鼓发出声音,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用力敲鼓,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鼓声比上次要________(填“强”或“弱”)。
(3)用手按住鼓面,纸屑停止跳动,鼓声终止,这说明________停止,发声终止。
6.我们认识了新的工具——音叉,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用手触摸敲击后的音叉,感受到的现象是音叉在______。
(2)如图,小嘉将左耳紧贴水槽外壁,她左耳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填“水”“空气”或“桌面”)传播的。
(3)理论上,宇航员在月球上敲击音叉是听不到音叉声音的,这是因为______。
7.填表。
声音是借助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的,请在表格中写出听到的声音主要是借助什么物质传播的。
声音的传播记录表
听到的声音 传播声音的物质
老师讲课的声音 ( )
耳贴在桌子上听到抓挠桌子的声音 ( )
耳贴近水槽听击打后的音叉侵入水中发出的声音 ( )
8.敲击音叉实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用手触摸敲击后的音叉,感受到的现象是( );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说明( )。
A音叉在振动 B.音叉有磁性 C.音叉有静电
9.图1中小奇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触水面,观察到水面出现的现象是( )。
A. B. C.
10.图1中,小妙将左耳紧贴水槽外壁,她左耳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播的。
A.空气 B.水 C.桌面
11.图2中,将气球皮套在杯口,是模拟耳朵中( )的作用。
A.耳郭 B.鼓膜 C.耳蜗
12.图2中,音叉与气球皮的远近不变时,先轻敲再重敲,发出的声音( )。
A.一样 B.高低不同 C.强弱不同
13.图2中,碎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的( )。
A.振动幅度大 B.振动速度快 C.振动幅度小
14.图2中,敲击后的音叉不接触气球皮,气球皮上的碎纸屑会跳动起来,声音用通过( )传播的。
A.桌面 B.空气 C.木棒
15.理论上,宇航员在月球上敲击音叉是听不到音叉声音的,这是因为( )。
A.音叉在月球上不振动 B.月球上没有电 C.月球上没有空气
16.将相应结构的功能序号填在对应的人耳结构中。
1.外耳道( ) 2.听觉神经( ) 3.耳蜗( ) 4.耳郭( ) 5.听小骨( )
A传递声波到中耳 B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C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D 收集声波 E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17.《听听,秋的声音》节选片段: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嚯嚯”,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1)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声音?(至少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的“嚯嚯”是翅膀______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______(介质名称)传递到我们的耳朵。
(3)秋的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依次经过了耳朵的____________、外耳道、____________听小骨、耳蜗、___________。
18.将图中数字填在相应的器官名称后面。
外耳道:_______________
耳郭:_______________
鼓膜:_______________
听小骨:_______________
听觉神经:_______________
耳蜗:_______________
小亮同学使用鼓和泡沫小球研究声音,仪器装置如图所示。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9.在鼓面上放泡沫小球,轻轻敲击鼓面后,泡沫小球会( )。
A.会跳动 B.位置不变 C.只会滚动
20.泡沫小球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使振动现象更明显 B.为了美观 C.检测声音的高低
2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泡沫小球跳动的幅度不同
B.泡沫小球跳动的幅度相同
C.泡沫小球不会跳动
22.从实验中发现,越用力敲击鼓,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______,敲击鼓面越轻,鼓面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______。
23.看图回答问题。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上面5个杯子材质相同,并且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小木棍去敲击杯子:
(1)如果敲击力度相同,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号杯子,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号杯子。
(2)敲击杯子时,振动的物体是杯子和水,水越多,振动( ),声音就( ),水越少,振动( ),声音就( )。
24.编钟是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高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条形的木棒分别敲打编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高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1)编钟奏乐的声音是编钟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能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____(填“高低”或“强弱”)。
(3)从右到左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编钟,我们能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的声音。
25.根据下图所提供的1—8顺序,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1)如图按1—8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 )。
(2)如图按1—8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片,声音变化规律是( )。
(3)通过以上的实验我发现:琴弦长短相同、粗细不同时,越粗的振动越( ),发出的声音越( )。金属条的粗细相同、长短不同时,越短的振动得越( ),发出的声音越( )。
小科在学习完制作我的小乐器这节课之后,他也想制作乐器。请完成下面各题。
26.小科如果想制作排箫,应选择的材料是( )。
A.吸管 B.小铁盘 C.纸盒
27.小科同学选择的材料是小铁盘,它可以做成的乐器是( )。
A.钢琴 B.排箫 C.锣
28.吹奏排箫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排箫本身 B.排箫中的空气 C.吹奏者的嘴唇
29.小华查阅呼吸前后气体成分变化的相关资料。
分析图表发现: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增加了_______________%,其他气体增加了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人体呼吸主要是吸入空气中的_________,再转化成_______________排出体外。
30.下图是呼吸运动模拟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分析写出字母代表的身体结构名称。
(2)说一说橡皮膜向上和向下运动时表示的呼吸过程
航天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活动,它具有工作环境特殊、职业技能高度复杂、飞行任务艰巨等特点。这样的职业,首先要求航天员具备健康的体格。你想成为一名航天员吗?那就从探究呼吸和消化开始吧!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31.关于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每次吸进去的都是氧气,呼出来的都是二氧化碳
B.每次吸进去的都是二氧化碳,呼出来的都是氧气
C.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中都含有氧气
32.小科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自己的肺活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深吸一口气,将气体呼入测量袋,然后读数
B.肺活量的单位是毫米
C.参加体育锻炼能提升肺活量,跑完步再测肺活量更准确
33.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吸气是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________的过程。此时胸腔________,腹部________。
34.如图3所示的消化器官中序号________表示胃,食物在胃里被磨碎和分解,序号________表示小肠,食物营养的吸收主要在这里。
35.对食物进行分类能帮助分析人类的饮食特点,鸡蛋属于______食物。
A.植物类 B.动物类 C.蔬菜类
36.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这说明食用油中存在______。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37.小科为自己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鱼、小炒牛肉、蛋花汤。你认为添加______会使这份食谱营养搭配更合理。
A.青菜香菇 B.河虾 C.肉饼
38.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根据图回答。
(1)玻璃钟罩代表胸廓,_______代表的是气管,________代表的是肺,________代表的是膈肌。(填写图中序号)
(2)图中B表示的状态是_________,此时胸廓容积增大,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选填“呼气”或“吸气”)
39.在《测量肺活量》这节课上,同学们利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分别测量了自己的肺活量。
(1)简易肺活量测量袋使用方法排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①展开测量袋后深吸一口气,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②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
③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2)小科的测量袋鼓起后的数值是1000毫升,亮亮的测量袋鼓起后的数值是1200毫升,______的肺活量大一些。
40.下表是一名爱运动的同学和一名不爱运动的同学,在做跳跃运动1分钟后到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及所花的时间。
每分钟呼吸次数 恢复平静状态所需时间
爱运动的同学 12次 1分钟
不爱运动的同学 15次 2分钟
(1)从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推断?联系你学习的人体知识进行解释。
我的推断是: 。
我的解释是: 。
(2)哪位同学的肺活量大?怎样增大肺活量,你的建议是什么?
肺活量大的同学是: 。
我的建议是: 。
41.将下列食物按我们习惯采用的食用方法进行分类。
①大米 ②桔子 ③西红柿 ④鲫鱼 ⑤西瓜
⑥黄瓜 ⑦猪肉 ⑧胡萝卜 ⑨葡萄 ⑩生菜
生吃的食物( )
生、熟都吃的食物( )
熟吃的食物( )
42.为了检测厨房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成成同学用以下材料进行了两组实验。
A组:碘酒、滴管、淀粉糊、土豆片、馒头块
B组:白纸、花生仁、肥肉、苹果块、黄瓜片
1、A组实验:成成在淀粉糊中滴碘酒,看到滴碘酒的地方变为( )色,再在土豆片和馒头块上滴碘酒,观察到滴碘酒的地方都变成了( ),说明土豆片和馒头块中含有( )。
2、B组实验:成成将苹果块和( )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滑动,白纸上会出现水迹,说明食物中含有( );将花生仁和( )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滑动,白纸上出现油迹,说明食物中含有( )。
43.填表并回答问题。
表中食物是否含有淀粉的,有的打“√”,没有的打“×”。
食物 馒头 萝卜 红薯 白菜 马铃薯
是否含有 ( ) ( ) ( ) ( ) ( )
食物中如果含有淀粉,碘酒滴在食物上时,滴碘酒的部分会变( )色。
周末,小鹏妈妈给家人制定了一天的食物,有红烧牛肉、番薯、牛奶、清蒸鲈鱼、水蒸蛋、白米饭、稀饭。
44.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菜单上最好添加的食物是( )。
A.馒头 B.红烧鸡肉 C.青菜香菇
45.小鹏奶奶刚刚做了一次小手术,而且牙齿又不好,医生建议她多补充一些蛋白质,小鹏奶奶应该多食用( )。
A.番薯 B.红烧牛肉 C.牛奶
46.小鹏吃下的食物,先后经过的器官有口腔( )胃( )大肠,最后排出体外。
47.妈妈经常提醒小鹏,吃饭时不要大声讲话,要细嚼慢咽。请你帮小明分析一下妈妈的话有哪些科学道理。(写出2点)
48.“平衡膳食宝塔”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49.观察下图,完成填空。
我国科学家在空间站积极开展植物改良实验,有人提出将粮食作物和油类作物结合,产生一种新的含有丰富脂肪和淀粉的物种。
50.为简单检验这种新植物是否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黄酒 B.红酒 C.碘酒
51.检验这种植物是否含有丰富脂肪的最简单方法是( )。
A.用力在纸上涂抹,观察留下的痕迹
B.加热看是否有油脂溢出
C.嚼一嚼看有没有油脂味
52.如果这种植物的确含有丰富的淀粉,咀嚼时口腔中的( )将起初步消化作用。
A.牙齿 B.唾液 C.舌头
53.吃这种新的植物。将在( )被消化成食糜。
A.口腔 B.胃里 C.小肠
54.这种植物果实是一种介于花生和小麦之间的颗粒状,在吃的过程中( )几乎不起作用。
A.门齿 B.臼齿 C.犬齿
55.要使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运动得更快,下面方法可行的是( )。
A.增加皮筋绕的圈数 B.减少皮筋绕的圈数 C.增加小车的重量
56.制作的关键在于( )。
A.评估 B.设计 C.实施
我是一棵西瓜子,有一天,我正静静地躺在果肉上,突然科科小朋友把我和果肉一起吃了下去。于是,我在科科身体了经历了意想不到的旅行。
我在科科的嘴里被不同形状叫( )的大石头破碎,一股力量推着我经过了一根长长的管子,原来它叫( ),扑通一下落到了一个大袋子,这个大袋子是( )。在这个大袋子里我遇到了很多被搅拌在一起的果肉,这个大袋子一直在不停地摇晃研磨,渐渐的果肉变得越来越细了。过了很长时间,突然袋子的底部开了一个口,我们都顺着这个口进入了又一根长长的管道( ),这根管道可厉害了,有之前那跟管道的五十倍长!我们顺着它不停地往前走,它又细又长,肠壁上许多小绒毛,像小手一样地摆过来摆过去,被磨的细细的果肉竟然就这样被小手抓走不见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果肉是被小绒毛吸收走了,变成了科科身体里的能量,才能支撑着他又跑又跳,小伙伴们可真伟大!
我和剩下的小伙伴走了很久很久,突然进入了一根粗一些的管子( ),它的壁上也有绒毛,和之前的绒毛一样地摆过来摆过去,咦,这些小手不会也是来抓我们的吧!还好我们都还在,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和小伙伴就变得越干,到最后我们都紧紧的挤在一起。好在,最终我们还是顺利出来了,这真是一场危险又刺激的旅行!
57.请你根据资料中描述的功能,在资料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序号。
A.食道 B. 牙齿 C.胃 D. 大肠 E.小肠
58.在科科口腔里“我”还遇到了不同形状的“大石头”,他们分别是谁?有什么作用?请你帮忙连一连。
门齿 切断食物
犬齿 撕裂食物
臼齿 咀嚼食物
59.果肉在口腔里的变化,除了需要牙齿的参与,还需要共同参与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60.写出“我”在科科身体里经过的消化器官,并与其功能相连。
61.如图所示,左侧的模拟实验证明了食道有_______食物作用,右侧的模拟实验证明了胃有_______食物作用。(填传送或研磨)
62.资料中科科又跑又跳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_______系统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填消化或呼吸)。
物体的运动。
一根2厘米长的弹簧一端固定在一面墙上,另一端与一个木块相连接(如下图1);
63.向右拉动木块,使弹簧伸长至4厘米(如图2),松手后木块会在( )的作用下向左运动。
A.弹力 B.重力 C.摩擦力
64.在( )的作用下,木块很快就会停止运动。
A.弹力 B.重力 C.摩擦力
65.如果在木块底装上轮子,然后再将弹簧拉至4厘米处松手,木块运动速度将( )。
A.更快 B.更慢 C.不变
66.向右一直拉动木块,不可能会出现( )。
A.弹簧被拉得更长 B.弹簧不会被拉直 C.弹簧可能被拉坏
67.实验验证,完成表格。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小气球 150 155 160 ( )
大气球 220 225 230 ( )
我发现 ( )
68.下图是一位同学设计制作的气球反冲小车。
(1)气球释放后,小车将向____________________(左/右)运动。
(2)设计制作基本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节。
(3)为让小车充一次气跑的更远。请你给这辆小车提一条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小冬在探究声音的变化过程中,用橡皮筋做了如下图中的实验:
(1)拨动橡皮筋会发出声音,橡皮筋的声音是它__________产生的。
(2)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3)小冬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橡皮筋会产生不同的振动幅度,同时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下图是小冬制作的声音的强弱与橡皮筋振动幅度的关系的柱形图:
图中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__来描述,根据柱形图我发现:_______________。
70.小明同学用橡皮筋作动力,研究了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并记录了以下数据:
橡皮筋缠的绕圈数 10圈 20圈 30圈
实验次数 1 2 3 1 2 3 1 2 3
小车运动的距离(米) 2.8 2.9 3.2 6 6.4 6.5 10.4 11 10.7
选择数据(米) 2.9 6.4 10.7
(1) 橡皮筋可以驱动小车前进,是因为橡皮筋被拉长时能产生力,这种力叫__________。(选填“反冲力”或“弹力”)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__________,作用的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选填“少”或“多”,“近”或“远”)
(3)小明在某次实验中,发现小车没有向前行驶,而是向后倒退,你认为可能的原是__________。(选填“橡皮筋缠绕圈数少了”或“橡皮筋缠绕的方向反了”)
71.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推力等等,这都可以借助于我们的工具进行测量,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小题:
1.弹簧测力计是测量( )的一种工具。
2.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表示。
3.我们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时应该注意:
A.拿起时,应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 )位置。
B.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 )。
C.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 )。
72.运动与摩擦力,同学们在硬纸盒内放入橡皮、胶棒等“重物”模拟搬运重物的过程,请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将纸盒放在木板上(如图1),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当加到第8个垫圈时,纸盒开始运动,此时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选填“滑动”或“滚动”)。
(2)图2中用各种笔作“滚木”放在纸盒下,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纸盒开始运动,此时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选填“滑动”或“滚动”),托盘里的垫圈数量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
(3) 生活中有许多改变摩擦力大小的做法,在鞋底上刻上花纹是为了________摩擦力,给机器上润滑油是为了_______摩擦力(选填“减小”或“增大”)。
73.选择对应的“力”填在表格里。(填序号)
使小车运动的方法 挂垫圈 用气球 缠绕橡皮筋 装小电动机
推动小车运动的力 ( ) ( ) ( ) ( )
A、重力 B、电力 C、反冲力 D、弹力
龙龙为了研究运动的小车是否具有能量,他将小车从三个不同的斜面上释放,滑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每个坡度测试三次。龙龙得到了如下图的数据。请你根据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74.在实验中,小车轮子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木块被撞击往后移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填“平移”或“滚动”)
75.在坡度一中,有一个实验现象有异常,请你在下图中圈出滑行异常的木块。
76.当实验出现异常时,我们应该( )。
A.不理会,继续做实验 B.多次实验 C.伪造实验结果
77.通过实验发现,运动的小车具有________________。
78.如果把坡度三中的木块装上轮子,则木块被小车撞击移动的距离会_____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30cm。
79.文文根据设计图做好了小车,进行测试和改进,发现有以下问题,请你在下面方框中根据可能的原因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现的问题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不能走直线 车轴不正 ①________
橡皮筋小车动力不足 一根橡皮筋驱动力太小 ②________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太少 ③________
气球小车吹气时间太短 气球太小 ④________
喷管太粗 ⑤________
设计和制作小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让我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的练习。
80.设计制作小车一般要经历明确问题、_______、实施方案、_______等基本步骤。
81.下列不能作为小车动力的是( )。
A.摩擦力 B.重力 C.弹力
82.我们可以利用气球里的空气,让小车动起来。下列方法中,不能解决气球放气时间太短问题的是( )。
A.把气嘴做小一些 B.把小车的重量减轻 C.把气球吹得鼓一些
83.下列现象中,可以证明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的是( )。
A.小车的轮子在滚动
B.小车一会儿自己停下来了
C.小车把木块撞到了远处
84.如图,在研究“小车运动速度和能量之间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我们发现( )。
A.小车运动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
B.斜面坡度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慢。
C.从同一块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滑下,小车撞击木块的速度一样快。
85.要制作一辆运动速度快的小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车身尽量重一些
B.动力足一些
C.车轴等处要增大摩擦力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③⑥⑩ ①⑤⑦⑧ ④ ②⑨
2.烧杯 音叉 酒精灯 气温计
3.音叉 酒精灯
①可用于探究声音振动实验的是音叉,其他器材不合适。
②实验室用来加热的是酒精灯,其他器材不能加热。
4.振动 波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所以蟋蟀的“嚯嚯”声是翅膀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5.振动 强 振动
(1)如图甲,轻轻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如图乙,用力敲击鼓面,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振幅越大,声音越强,两次听到的鼓声的强弱不同。
(3)用手按住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了,纸屑也不再跳动了,这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6.振动 水 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敲击音叉,音叉会产生振动,并发出声音。用手触摸敲击后的音叉,感受到的现象是音叉在振动。
(2)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读图可知,小嘉将左耳紧贴水槽外壁,她左耳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水传播的。
(3)理论上,宇航员在月球上敲击音叉是听不到音叉声音的,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7.空气—气体 桌子—固体 水—液体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老师讲课的声音传播声音的物质是空气,它属于气体。耳贴在桌子上听到抓挠桌子的声音传播声音的物质桌子,它属于固体。耳贴近水槽听击打后的音叉侵入水中发出的声音传播声音的物质水,它属于液体。
8.A A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手触摸敲击后的音叉,感受到的现象是音叉在振动;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说明音叉在振动。
9.C 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触水面,观察到水面出现波纹,这是因为音叉振动引起的。
10.B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将左耳紧贴水槽外壁,她左耳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水传播的。
11.B 将气球皮套在杯口,是模拟耳朵中鼓膜的作用,鼓膜可以产生振动。
12.C 音叉与气球皮的远近不变时,先轻敲再重敲,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轻敲时振动幅度小,声音弱。重敲时振动幅度大,声音强。
13.A 图2中,碎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的振动幅度大。
14.B 敲击后的音叉不接触气球皮,气球皮上的碎纸屑会跳动起来,声音用通过空气传播的。
15.C 理论上,宇航员在月球上敲击音叉是听不到音叉声音的,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16.A C E D B
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外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波到中耳;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耳蜗的作用是把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小骨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17.落叶声、蟋蟀振动翅膀声、大雁鸣声、风吹田野声。 振动 空气 耳郭 鼓膜 听觉神经
(1)根据题干可知,从诗中,我听到了“唰唰”的落叶声;蟋蟀振动翅膀的“嚯嚯”声;大雁的鸣声等;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蟋蟀的“嚯嚯”是翅膀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蟋蟀的声音通过空气传递到我们的耳朵。
(3)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把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18.1 5 6 2 4 3
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是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是引起振动,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的作用是向大脑报告信息。
19.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鼓面上放泡沫小球,轻轻敲击鼓面后,泡沫小球会跳动。
20.A 泡沫小球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使振动现象更明显。
21.A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泡沫小球跳动的幅度不同。
22.强 弱
从实验中发现,越用力敲击鼓,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强,敲击鼓面越轻,鼓面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
23.1 5 越慢 越低 越快 越高
(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如果敲击力度相同,发出声音最高的是1号杯子,因为1号杯子水最少,杯子振动最快;发出声音最低的是5号杯子,因为5号杯子水最多,杯子振动最慢。(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敲击杯子时,振动的物体是杯子和水,水越多,振动越慢,声音就越低,水越少,振动越快,声音就越高。
24.振动 高低 从高到低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编钟奏乐的声音是编钟振动产生的。(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大小不同的编钟振动速度不同,所以能改变声音的高低。(3)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从右到左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编钟,大编钟振动速度慢,发出的声音高;小编钟振动速度快,发出的声音低。所以从右到左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编钟,我们能听到从高到低。
25.高→低 低→高 慢 低 快 高
(1)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1~8号的琴弦是由粗到细排列的,越粗的弦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振动依次变快,声音依次变高。(2)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从1号金属条敲到8号金属条,由于它们的长度依次变短,振动依次变快,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高低不同,依次变高。(3)琴弦长短相同、粗细不同时,越粗的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声音的高低和金属条的长短有关,金属条越长,敲击时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
26.A 排箫是用若干长短不同的木管或竹管连接起来的,所以,如果想制作一个小排箫,应该选择的材料是吸管。
27.C 乐器通过振动都会发出声音。自制小乐器分为四个步骤,依次是设计、制作、演奏和改进。自制小乐器首先是准备材料,如果想制作一面小锣, 应该选择的材料是小铁盘。
28.B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吹奏排箫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排箫中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29.5 3.97 1.03 氧气 二氧化碳
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通过呼吸,我们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5%,二氧化碳增加了3.97%,其他气体增加了1.03%。这说明人体呼吸主要是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再转化成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0.(1)这是演示呼吸运动模拟图,A代表气管,B代表肺,C代表胸廓,D代表膈肌。(2)当用手拉下橡皮膜D时,表示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完成吸气过程; 当用手推上橡皮膜D时,表示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完成呼气过程。
31.C 人类呼吸出的气体还是主要以氮气为主78%左右,氧气少于21%,也有氧气,因为你不可能把吸入的氧气全都消耗掉,当然还有少量的其他其气体。
32.A 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自己的肺活量,深吸一口气,将气体呼入测量袋,然后读数。肺活量的单位是毫升,测量肺活量时应该保持平静更加准确。
33.肺 扩张 收缩
34.③ ④
如图所示的消化器官中序号③表示胃,食物在胃里被磨碎和分解,序号④表示小肠,食物营养的吸收主要在这里。①是口腔、②是食道,⑤是大肠。
35.B 对食物进行分类能帮助分析人类的饮食特点,按食物来源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鸡蛋属于动物类食物。
36.C 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这说明食用油中存在脂肪。
37.A 合理膳食有助于身体健康,这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鱼、小炒牛肉、蛋花汤,缺少蔬菜类食品,添加青菜香菇会使这份食谱营养搭配更合理。
38.① ② ③ 吸气
(1)玻璃钟罩代表胸廓,①代表的是气管,②代表的是肺,③代表的是膈肌。(2)图中A膈肌顶部升高,胸廓容积缩小,肺缩小,表示呼气,图中B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增大,肺扩张,表示吸气。
39.①③② 亮亮
(1)简易肺活量测量袋使用方法:展开测量袋后深吸一口气,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2)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小科的测量袋鼓起后的数值是1000毫升,亮亮的测量袋鼓起后的数值是1200毫升,亮亮的肺活量大一些。
40.爱运动的同学每分钟呼吸次数少,恢复平静状态所需时间短。
经常运动的人肺功能强,一次呼吸的气体量多。
爱运动的同学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41.②⑤⑨ ③⑥⑧⑩ ①④⑦
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但是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大米、鲫鱼、猪肉是熟吃的食物,桔子、西瓜、葡萄是生吃的食物,西红柿、黄瓜是生、熟都吃的食物。
42.蓝 蓝色 淀粉 黄瓜片 水分 肥肉 脂肪
43.√ × √ × √ 蓝
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用滴管在食物上滴上碘酒,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淀粉。馒头、红薯和马铃薯都含有淀粉,与碘液会变蓝色,而白菜和萝卜含有纤维素,不会变蓝。
44.C 小鹏妈妈给家人制定了一天的食物,有红烧牛肉、番薯、牛奶、清蒸鲈鱼、水蒸蛋、白米饭、稀饭。食物中缺少蔬菜,所以菜单上最好添加的食物是青菜香菇。
45.C 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牛奶中含有蛋白质;番薯含有糖类;红烧牛肉虽然含有蛋白质,但是奶奶牙齿不好,不能吃。
46.食道 小肠
47.吃饭时不要大声讲话,防止饭菜进入气管,细嚼慢咽是牙齿将食物充分地磨碎,这样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48.人体每天都在进行各种活动,所以对提供能量的食物需求量最多;维生素和无机盐在食物中含量比较少,需要适当的食用含有这类营养成分的食物;为了让我们身体更健康,我们应该不偏食、不挑食。
49.
牙齿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消化工具。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的作用是切割食物;犬齿的作用是撕碎食物;臼齿的作用是咀嚼食物。
50.C .淀粉遇到碘酒可以变成蓝色。为简单检验这种新植物是否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以选用的试剂是碘酒。
51.A 检验脂肪的方法:1、先用食用油在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这说明食用油中存在脂肪。2、再用其他食物在纸上涂抹,把留下的痕迹与食用油的油迹做比较。如果接近,就说明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脂肪。所以检验这种植物是否含有丰富脂肪的最简单方法是用力在纸上涂抹,观看留下的痕迹。
52.B 口腔内的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如果这种植物的确含有丰富的淀粉,咀嚼时口腔中的唾液与淀粉混合,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变成麦芽糖,将起初步消化作用。
53.B 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食物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消化成食糜。
54.B 人的牙齿根据其形状和功能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三类。门齿呈凿状主要用来切断食物,犬齿呈锥状,主要用来撕裂食物,臼齿面宽大,主要用来磨碎食物。介于花生和小麦之间的颖粒状果实,颗粒较小,犬齿几乎起不到作用。
55.A 小车的快慢与拉力、阻力、接触面粗糙程度都有关系的。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赶慢;阻力越大,小车运动越慢;接触面越粗糙,小车运动越慢。反之,越快。要使橡皮筋动力小车运动得更快,可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加皮筋绕的圈数。
56.C 本题考查了制作。掌握制作的方法和科学道理。制作指用原材料做成各种不同的作品。制作的关键在于实施。
57.B A C E D
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西瓜子首先被牙齿咬碎,然后经过食道,到达胃里,然后进入小肠,最后进入大肠排泄出去。
58.
59.舌头 唾液
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唾液不仅可以帮助吞咽也能帮助初步消化食物。所以果肉在口腔里的变化,除了需要牙齿的参与,还需要共同参与的是舌头和唾液。
60.
61.传送 研磨
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左侧的模拟实验证明了食道有传送食物作用,右侧的模拟实验证明了胃有研磨食物作用。
62.消化
又跑又跳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63.A 向右拉动木块,使弹簧伸长至4厘米,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会产生弹力,松手后木块会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左运动。
64.C 松手后木块会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左运动,但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木块很快就会停止运动。
65.A 如果在木块底装上轮子,然后再将弹簧拉至4厘米处松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大大减小,即阻力减小,木块的运动速度将更快。
66.B 向右一直拉动木块,弹簧会被拉得更长A不符合题意;向右一直拉动木块,超过弹簧的弹性范围,弹簧可能会被拉直,B符合题意;向右一直拉动木块,超过弹簧的弹性范围,弹簧会失去弹性,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弹簧会被拉坏,C不符合题意。
67.155 255 气球吹得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行驶的距离越远。把气球吹得更大
小气球的平均值=(150+155+160)/3=155厘米,小气球的平均值=(220+225+230)/3=225厘米。气球小车就是利用反冲力运动的。小车运动的距离可能与气球吹得大小有关。吹得越大,产生的反冲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行驶的距离就越远。
68.左 明确问题 制订方案 实施方案 评估与改进 为让小车充一次气跑的更远,可以换一个更大的气球。
(1)气球释放后,因为气球里的气体是向右喷出的,小车运动的方向与气球气体喷出的方向相反,所以小车将向左运动。(2)设计制作小车的一般流程是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四个过程。制作完成后,我们可以从小车设计、小车制作、团队分工合作、展示讲解和小车功能这些方面来评估设计制作的小车。(3)为让小车充一次气跑的更远,可以换一个更大的气球。
69.振动 空气 音量 橡皮筋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橡皮筋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70.弹力 多 远 橡皮筋缠绕的方向反了
小车行驶方向和橡皮筋缠绕方向有关系:橡皮筋往后绕,小车前进;橡皮筋往前绕,小车后退。小车行驶的方向与橡皮筋缠绕的方向相反。
71.力的大小 牛顿 牛 N “O” 相平 最大数值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运用于物理力学,主要由弹簧、挂钩、刻度盘构成,利用弹簧的受力越大,伸得越长的特性工作的。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是:A.使用前,拿起弹簧测力计,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B.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与指针齐平。C.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力是不能准确测出的,而且还会损坏测力计。
72.滑动 滚动 小于 增大 减小
(1)将纸盒放在木板上(图1),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当加到第8个垫圈时,纸盒开始运动,此时的运动方式是滑动。(2)图2中用各种笔作“滚木”放在纸盒下,往托盘里逐渐增加垫圈,纸盒开始运动,此时的运动方式是滚动,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托盘里的垫圈数量应小于8个。(3)生活中有许多改变摩擦力大小的做法,在鞋底上刻上花纹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给机器上润滑油是为了接触面光滑,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73.A C D B
挂垫圈时,小车在垫圈重力的作用下运动。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反冲力带动小车运动。缠绕橡皮筋,橡皮筋形状改变产生的弹力带动小车运动。装小电动机,电力的作用使小车运动。
74.滚动 平移
75.在坡度一中,有一个实验现象有异常,木块受到的力是相同的,所以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应该差不多,但有一个木块与其它两个距离相差很多,如图:
76.B 当实验出现异常时,我们应该多次实验,这样才能的得出准确的数据。
77.能量
78.大于
如果把坡度三中的木块装上轮子,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减小,则木块被小车撞击移动的距离会大于30cm。
79.调正车轴 加橡皮筋 增加橡皮筋的长度 换大气球 换用稍细的喷管
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由于车轴不正导致不能走直线,可以调正;由于橡皮筋太短动力太小,橡皮筋小车动力不足,增加橡皮筋的长度,从而获得更大的动力;由于气球太小导致气球小车吹气时间太短,可以换大气球。
制定方案 评估与改进
设计制作一般具有一定的流程。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
81.A 设计和制作的小车可以用橡皮筋的弹力作动力,也可以用增加垫圈的方法用重力做动力。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不能作为小车的动力。
82.B 利用气球产生的反冲力可以让小车动起来,如果气球放气时间太短,可以把气嘴做小一些或把气球吹得鼓一些使放气时间增加。
83.C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大,能量越大,从斜面冲下的小车可以把木块撞到远处,说明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
84.A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速度越大,能量越大,从斜面冲下的小车可以把木块撞到远处,说明运动的小车具有能量。
85.B 测试小车的速度时,小车越重、车轴处摩擦力越大,小车的速度越慢,小车的动力越足,速度越快。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