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测试
高二年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48 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A B C C B A D B C B A A C B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2 分)
17、本小题共 15分,每空 1 分
(1) 胸腺嘧啶 胞嘧啶 腺嘌呤 鸟嘌呤 脱氧核糖 磷酸
(2) 反向平行 磷酸和脱氧核糖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4 2
不同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 每个DNA分子有特定的排列顺序
18、本小题共 1 4 分,每空 1 分
(1) E
(2) DNA E 脱氧核苷酸
(3) 识别并转运特定的氨基酸
(4) 4 4 (5)转录 翻译 (6)左 右 (7) C
19、本小题共 10分,每空 1 分
(1) ②③④ ②③ (2) ①③ ③④ (3) 自由扩散
(5)PH (6)氧气,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尿素
20、本小题共 13分,每空 1 分
(1)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单向 3
(2) A (3)单向 (4)高尔基体 突出后膜 组织液
(5)蛋白质
(8)细胞核 细胞质(线粒体,
叶绿体)
三 (4) ②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启用前秘密★
6. 真核生物染色体DNA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
( )
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 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 A.复制 B.转录 C.翻译 D.转录和翻译
7. 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
期中测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 ( )
命题人: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得分: A.蛋白质→DNA B.RNA→DNA C.DNA→RNA D.DNA→DNA
注意事项: 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诱变剂的是 ( )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A.生长素 B.亚硝酸 C.X射线 D.紫外线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9. 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B.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3、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C.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8 分) 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下列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 ( ) 10. 可获得无籽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和无籽番茄的方法分别
是 ( )
A.多糖 B.脂质 C.DNA D.蛋白质
①诱变育种 ②杂交育种 ③单倍体育种 ④多倍体育种 ⑤生长素处理
2. 有关 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⑤①②④ B.④①②⑤
A.DNA 分子由 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 C.②①③⑤ D.④①③②
B.DNA 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11.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
C.碱基与磷酸基团相连接 A.个体 B.基因 C.种群 D.群体
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 DNA 链的基本骨架 12. 对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 )
3. 下列关于 DNA 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②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A.在细胞有丝分裂期间,发生 DNA 复制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⑤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可以产
B.DNA 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 DNA 分子 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C.DNA 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 DNA 的复制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 DNA 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13. 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4. 不同的基因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的原因是 (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A.不同基因的碱基的种类不同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 pH 稳定的缓冲物质
B.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基因的不同 C.细胞内、外的 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汉水丑生
C.磷酸和核糖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不同 的生物同行”超级群整理校对 2012-7-5
D.碱基种类的不同决定了基因的不同 D.运动后 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5. 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14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DNA 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 DNA 和基因的行为
高 年级 试卷 第 1页,共 10页 高 年级 试卷 第 2页,共 10页
考场号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18.下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 示意图,请回答:
D.血液中一定含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 (1)图示中,DNA 的模板链是
15. 右图是某同学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突触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遗传信息是指 分子[ ]
①神经兴奋从 A细胞向 B细胞传导 链上的 排列顺序
②神经兴奋从 B细胞向 A 细胞传导 (3)转运 RNA 的功能是
③神经兴奋从 B细胞向 C细胞传导 (4)图示中 DNA 片段决定 个氨基酸,共需 个转运 RNA 来运载
④神经兴奋从 C细胞向 B细胞传导 (5)图示中细胞核内发生的过程叫做 ,核糖体上发生的过程叫
⑤细胞的突触小泡中包含神经递质 (6)图中核糖体的信使 RNA 上相对运动方向是由 向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 (7)该过程在下列哪种细胞中不能完成 ( )
C.①③⑤ D.①②⑤ A.胰腺细胞 B.肠黏膜细胞 C.成熟红细胞 D.白细胞
16. 如图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示意图,A、B、C为神经纤维上的三个区 (8)遗传物质 DNA 主要分布在 ,也有一部分分布在
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19.下图是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A. 局部电流的刺激会使相邻未兴奋部位 Na+通道蛋白空间结构改变
B. 在膝跳反射中,兴奋传导的方向为 B→A或 B→C
C. 细胞膜内外 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D. B 为兴奋部位,恢复为静息电位与 K+外流有关
二、非选择题(4 小题,每空 1分,共计 52 分) A ①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图中的__(填图中序号)构成内
17.根据 DNA 分子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环境,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 (填标号)。
(1)写出①~⑥的名称: G (2)图中能直接交换物质的是__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②
①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 环境是___ _(填标号)。
⑤________;⑥______。 (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 O2为例,O2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
(2)分析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 T ③ 式是___;O2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阶段。
①构成 DNA 分子的两条链按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
②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构成。 C ④ ⑤ 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3- 2-
③DNA 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连接成碱基 ⑥ (5)②的化学组成中有 HCO HPO4 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__的相对稳定
对,并且遵循____ 原则。 的重要意义。
DNA 分子中的碱基有____种,碱基间互补配对方式有____种,但由于____ (6)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 B端与 A 端液体相比,明显
___,使 DNA 分子分子具有多样性;由于____ _ ,使 DNA 分子有特异 减少的物质有__ _,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 __。
性。
高 年级 试卷 第 3页,共 10页 高 年级 试卷 第 4页,共 10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图甲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图乙表
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的化学信号传递过程。请回答:
(1)图甲中 1~5的名称依次为: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4._________、5._________,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导是_________(单向、
双向)的,这主要取决于 1~5中的_________(填数字)。
(2)图甲中 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
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
是 ( )
①将药物放在 A,刺激 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 B,刺激 A,肌肉收缩 ③
将药物放在 C,刺激 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 C,刺激 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乙图所示结构为突触,在此结构中兴奋的传递是_________的。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 A 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
突触小泡,后者再与_________融合,从而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突触间隙
中的液体应为_________。
(5)图乙中,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 B细胞的反应。
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
高 年级 试卷 第 5页,共 10页 高 年级 试卷 第 6页,共 10页
考场号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高 年级 试卷 第 7页,共 10页 高 年级 试卷 第 8页,共 10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高 年级 试卷 第 9页,共 10页 高 年级 试卷 第 10页,共 10页
考场号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