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江苏各地九年级历史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江苏扬州·九年级期末)“它是在该国战败情势下的城市自治,马克思将其视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提高了它的地位。”材料论述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 D.工业革命
2.(2022·江苏苏州·九年级期末)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宣告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势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然而,此时有人正在解剖资本主义的病灶,提前宣判资本主义的死刑。这是指
A.太平天国的建立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诞生 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3.(2022·江苏苏州·九年级期末)阅读如图,指出导致全球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民主政治的全球推广
C.国际关系的和平稳定 D.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4.(2022·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九年级期末)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是
A.《十二铜表法》 B.《共产党宣言》
C.《荷马史诗》 D.《马可·波罗行纪》
5.(2022·江苏·景山中学九年级期末)“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它”是
A.珍妮机 B.蒸汽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6.(2022·江苏·景山中学九年级期末)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
A.《哈姆雷特》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物种起源》
7.(2022·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随着……发展,农村人口大量转入城市,城市人口猛增。19世纪40年代,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工人已达480万。材料中省略号中应该被填充的内容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8.(2022·江苏扬州·九年级期末)马克思曾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这是基于巴黎公社( )
A.是历史上最早的工人运动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9.(2022·江苏盐城·九年级期末)下表数据选自斯塔大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影响该组数据变化的因素有
①流水线生产的推广②蒸汽机广泛使用③内燃机的普遍应用④冶铁技术的革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2·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一观点评论的是蒸汽机
A.出现的原因 B.改进的过程
C.使用的范围 D.产生的影响
11.(2022·江苏常州·九年级期末)有学者认为,“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来看,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对材料中“灾难”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从此由分散走向整体 B.各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C.增进了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 D.近代列强的殖民掠夺由此开始
12.(2022·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铁路时代开始于
A.珍妮机的发明
B.汽车的制造和使用
C.飞机试飞成功
D.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13.(2022·江苏常州·九年级期末)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德国在19世纪40年代“拷问世界”方面的“伟大”史实是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14.(2022·江苏·泰州中学附属初中九年级期末)“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这段话是《一口气读完世历史》对1848年发表的某一文献的评价,该文献是( )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5.(2022·江苏连云港·九年级期末)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该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发生的
A.制度因素 B.劳动力因素 C.市场因素 D.资金因素
16.(2021·江苏苏州·九年级期末)下表反映了19世纪前期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导致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份 1801 1821 1831 1841
占比 70% 60% 55.7% 51.7%
A.光荣革命的发生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垄断组织的出现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7.(2021·江苏南京·九年级期末)“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由此可见,一个全新的概念开始出现。它是( )
A.时间概念 B.世界观念 C.法治观念 D.自由放任
18.(2021·江苏南京·九年级期末)他的改良是用蒸汽推动一个活塞去转动一个轮子,而轮子的转动可以把一个简单的水泵转化为多功能的发动机。他是( )
A.荷马 B.牛顿 C.凯伊 D.瓦特
19.(2021·江苏南京·九年级期末)下图为1920年陈望道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封面,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首先通过该宣言的组织是( )
A.制宪议会 B.共产主义者同盟 C.第一国际 D.巴黎公社
20.(2021·江苏盐城·九年级期末)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为改变这种状况,西欧国家( )
A.接受美国的援助 B.参加北约组织
C.成立欧洲共同体 D.创建世贸组织
二、综合题
21.(2022·江苏无锡·九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17世纪末,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政局稳定,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很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金……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水力资源并不丰富,只有在彭奈恩山脉和苏格兰-威尔士一带,才有河流湍急的地方,其余地区的流速缓慢,不足以作为工厂的动力……所以动力问题又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材料四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的条件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谁的哪一项发明解决了“动力问题”?
(3)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业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请举一例说明。
(4)根据材料三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工业革命带来的双重影响。
(5)根据材料四,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2.(2022·江苏扬州·九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1787年,制宪代表认可成立一个三权—行政、司法、立法分开而平等的联邦政府,每种权力都可以对其他权力起到制约和平衡。在宪法的确认和保障下,国家主权由州政府转移到联邦政府,同时,宪法规定由各州保留的自治权利,联邦政府不得干涉。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1800-1850年间,性能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被运用到英国的各种动力机械中。
——摘编自霍伊斯、弗伯斯《科学技木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说莎士比亚是世界近代史上哪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中涌现的杰出代表?这场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的原则。并指出该宪法制定的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推动瓦特等人进行技术改进的原因。结合所学,持续的技术创新使人类的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英国的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使人类在交通领域进入什么时代?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大国的崛起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
23.(2022·江苏江苏·九年级期末)社会主义经历了艰难的探索,有辉煌也有挫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苦果。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材料四 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较长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注:苏联、东欧)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22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图中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写出②处历史事件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图A中1921—1925年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图B表明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主要成效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分析材料三中“苦果”的根源是什么?为此,苏联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是什么?这一代价是哪一改革失败直接导致的结果?
(4)根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是如何看待这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的。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24.(2022·江苏南通·九年级期末)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在近代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1)请列举英国在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中的代表人物各一例。
阅读下列人物对话和图文史料:
此事使非洲丧失近亿精壮劳力,对非洲摧残和社会经济的破坏不可估量。
这一事件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使欧洲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必将永载史册。
千千万万的黑人或在长途跋涉中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在阴暗、狭窄、恶臭的船舱里死于瘟疫;或因船上的粮食、淡水不足而被活活地抛入大海,葬身鱼腹。——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两位同学是针对哪一重大史实在进行评价?请分别归纳两位同学的观点。结合图文史料,谈谈你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有什么感想?
《大国崛起》解说词
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它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
(3)如表反映的是什么史实?现代社会有逢整周年纪念重大史实的习惯,2019年对英国来说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这组图文材料,运用相关史实说明值得纪念的理由。
25.(2022·江苏镇江·九年级期末)14—19世纪的欧洲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4—17世纪,欧洲新生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法国的社会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都被牢牢控制在专制政权和天主教会的手里。与之相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想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冲破桎梏和枷锁……一场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和文化革命爆发了。这一革命运动从思想和理论上为之后的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在这场革命中,法国的社会面貌被彻底改变了。
——摘编自(英)乔治·威尔斯、(美)卡尔顿·海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是哪场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指出这运动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的“思想和文化革命”和“大革命”分别指何历史事件?两者是何关系?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两者爆发的共同历史背景。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于哪部文件?这部文件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在材料三体现的科学理论指导下,无产阶级在19世纪70年代建立的第一个伟大尝试的政权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26.(2022·江苏泰州·九年级期末)变化是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口户数(节选)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人口发生的变化。它折射出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材料二 明太祖阐述废宰相的原因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2)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古代相权的变化历程。
材料三 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3)材料三中“圣母”源于哪一宗教?她形象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思潮?
材料四 到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4)据材料四指出哪一变化使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并写出直接推动该变化的“发明”。
27.(2021·江苏淮安·九年级期末)制度创新的核心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利克里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九年级历史上册18页
材料二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利的来源不再是神而是议会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来限制王权。
——百度词条《君主立宪制》
材料三 工厂制是指资产的运营或经营活动主要以工厂为基本单位的企业组织制度或组织形式。现代工厂制度是指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使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的生产组织形式。
——百度词条《现代工厂制度》
材料四 三权分立学说形成于17—18世纪,这一学说基于这样的一个理论前提,即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所以,国家权力应该分立,互相制衡。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希望据此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国家。
——百度词条《三权分立》
(1)材料一中内容叙述了哪个国家的民主政治?横线上的权力机构应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王是英国历史上哪位国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哪部法律文献来限制王权?
(3)指出大机器生产代替传统手工劳动的必然性。19世纪中期,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4)1787年确立“三权分立”制度的是哪个国家?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28.(2021·江苏盐城·九年级期末)人类的思想文化发展都与当时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古典文艺的复兴”,它主要针对古拉丁与希腊文学的名著,对“古典文学同情并热心的探究”。在复兴古典文艺过程中,首位伟大的先行者是意大利人弗兰西斯科彼得拉克。14世纪还有一位先行者是另一位意大利人但丁。以意大利为起源,其他国家大部分的西欧学者,都跟随他们的脚步。
——海斯穆恩韦兰《从远古到二十一世纪》
材料二 拿破仑在动乱之中,戏剧性地让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启蒙运动中所述的主权在民、法律平等、共和形式和行政改组——传遍了欧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关注拿破仑时代最受争议的话题:拿破仑是否真正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并在历史中扮演了革命性的力量;还是说,他的独裁政府实际上“背叛了革命”?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
材料三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
——选自《?》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方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复兴古典文艺”的实质。
(2)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将哪些启蒙思想主张传遍了欧洲?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如何客观看待拿破仑“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和“背叛了革命”?
(3)材料三应选自什么历史文献?它发表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29.(2021·江苏镇江·九年级期末)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但他们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
材料二 以前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以上材料均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主义”相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科学之处是什么?这一科学理论的创始人及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之前占统治地位的理论相比,其服务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成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并指出俄国人民运用这一精神力量求得解放的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
参考答案:
B2.B3.D4.B5.B6.C7.B8.C9.C10.D11.D
12.D13.A14.A15.A16.B17.A18.D19.B20.C
21.(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政局稳定,广阔的市场,雄厚的资本,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2)瓦特;改良蒸汽机。
(3)火车或轮船
(4)工业革命一方面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另一方面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制度变革推动生产力发展。
22.(1)文艺复兴。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2)分权制衡。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3)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大工厂生产(现代工厂制度确立)。铁路时代。
(4)思想解放,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
23.(1)①《共产党宣言》发表 ②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政策因素:新经济政策;成效:1928—1937 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3)根源:斯大林模式;代价:1991年苏联解体;改革:戈尔巴乔夫。
(4)看待: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较长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趋势,我们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把社会主义建设和国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4.(1)莎士比亚;瓦特。
(2)三角贸易;男同学认为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了灾难,女同学认为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对殖民地残酷掠夺的基础上的。
(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25.(1)运动:文艺复兴;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重要作用: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2)历史事件: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关系:前者为后者在思想和理论上做了准备;
历史背景: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4)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同时又促进思想进一步解放。
26.(1)变化:从汉到宋,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趋势: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或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或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2)从设立丞相到分散相权直至废除丞相制度,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3)基督教;人文主义。
(4)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蒸汽机或瓦特蒸汽机。
27.(1)古希腊雅典。公民大会
(2)威廉三世。《权利法案》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或生产力的发展。英国
(4)美国。制度创新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制度创新需要符合本国国情等
28.(1)运动:文艺复兴;
实质:欧洲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
(2)主张:主权在民、法律平等、共和形式和行政改组;
评价:“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是指拿破仑战争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播到被征服地区,促进了被征服地区人民的觉醒;而拿破仑的独裁,违反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压迫了被征服地区),从而“背叛了革命”。
(3)文献:《共产党宣言》;
时间:1848年;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9.(1)科学之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解放指明了途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变化:从为统治阶级服务到为人民群众服务
(3)原因:它是为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实践中形成;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任意2点);事件:十月革命。
(4)特点: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