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拿来主义》课件(共40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拿来主义》课件(共40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8 21:5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
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
拿来
主义
中国作家鲁迅代表作之一
议论文
立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立)
驳论文:针对错误的观点加以批驳(破),在批驳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立)。(破→立)
驳论文的结构:列现象→挖根源→论危害→提方法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首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此后陆续创作了《孔乙己》《药》等小说,并亲自选编结集为《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
主要作品:
小说集:《 》《 》《 》(历史小说)
散文集:《 》
散文诗集:《 》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16部)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阅读相关知识,将下面空缺内容填写完整。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________,____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随后连续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其中他的代表作《__________》,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主要著作有杂文集《华盖集》《_____________》《南腔北调集》等16部,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等。
周树人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且介亭杂文
呐喊
彷徨
朝花夕拾
野草
杂文
现代散文的一种,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偏重于议论,也可以叙事。
(《现代汉语辞典》)
文体介绍
特点:
社会批判性:针贬时弊
文艺性:形象化的说理
论说性: 议论文
语言: 幽默与讽刺
篇幅: 短小精悍
文化常识
关于《且介亭杂文》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反动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卖国投降路线,主张“全盘西化”,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创作背景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作品简介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文中的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2.学习文中先破后立的行文结构
3.学习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批判地继承
文学鉴赏
理清作者思路——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7段)——
第二部分(第8-9段)——
第三部分(10段)——
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提出“拿来主义”
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
总结全文,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品质,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
文学鉴赏
在批判“送去主义”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什么是“闭关主义”?实质是?结果是?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
实质:排外
结果:落后挨打 由“闭关主义”变成“送去主义”。
文学鉴赏
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如何批判)
古董展览
梅博士出国
绘画展览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举例论证
二一九
“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
“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
“挂”——何其卖力,何其寒酸可笑;
“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显出一点进步了”——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用送人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的对象是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
文学鉴赏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文学鉴赏
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自诩地大物博
崛起地下的煤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只送去,不拿来
子孙沦为乞丐(亡国灭种)
尼采:
中国:
类比论证
自诩是太阳
光热无穷
只是给予
不想取得
他发疯而死
文学鉴赏
“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犹如“嗟来之食”,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有企图,恶意地给予,有轻蔑、侮辱意味。
“抛来”
“抛给”
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文学鉴赏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文学鉴赏
“送来”和“拿来”有何区别

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送来”
“拿来”
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
抛来≠抛给 抛给=送来 送来≠拿来
文学鉴赏
本文第一部分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闭关主义——盲目排外,抱残守缺(破)
送去主义——投降卖国,媚外求宠(破)
送来主义——嗟来之食,强加侵略(破)
拿来主义——所以,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因果论证
第二部分
文学鉴赏
作者运用什么论证手法立“拿来主义”?对待它,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是怎样说理的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文学鉴赏
作者运用什么论证手法立“拿来主义”?对待它,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是怎样说理的
大宅子——文化遗产
孱头
“徘徊”
“不敢进门”
害怕继承,
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昏蛋
“怒”
“放火烧光”
不分好坏,
全盘否定
盲目排斥——虚无主义
废物
“欣欣然”
“接受一切”
不分好坏,
全盘接受
崇洋媚外,全盘西化—— 投降主义
文学鉴赏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拿来主义)
鱼翅——
鸦片——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但也有某些有益的成分。(须批判吸收)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比喻论证
文学鉴赏
烟枪和烟灯——
姨太太——
文化遗产中毫无价值的旧的文化形式,但可适当保存以教育后代的部分;
文化遗产中的专供剥削阶级享用的腐朽淫糜的封建文化等,是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比喻论证
文学鉴赏
“拿来主义”者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是:
鱼翅
鸦片
姨太太
烟枪
烟灯
吃掉(吸取精华)
送药房(批判地吸收)
送,毁掉(存放一点以作反面教材,其余毁掉)
驱散(彻底抛弃)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喻文化精华
喻益害并存
喻文化糟粕
喻封建文化
拿来主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孱头
昏蛋
废物
使用
存放
毁灭
(消极逃避)
(完全否定)
(全盘接受)
(鱼翅)
(鸦片)
(烟枪和烟灯,姨太太)
反对三种态度
提出三种方式
(破)
(立)
内涵
第三部分
文学鉴赏
最后一段的五句话分别回答了哪些问题?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文学鉴赏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
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
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什么样的人才能担当“拿来主义”的大任呢?
实行“拿来主义”是否重要而迫切呢?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总之,我们要拿来。)
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什么样的人才能担当“拿来主义”的大任呢?(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
实行“拿来主义”是否重要而迫切呢?(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特点 不送不拿 只送不拿 送去之外
还得拿来
实质 惧外、排外 媚外、卖国 爱国
和平交往
利弊 丧权辱国 割地赔款 导致送去主义 文化堕落 主权丧尽 贻害子孙 人自成为新人
文艺自成为新文艺
总结全文
是什么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送去主义: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送来主义: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
为什么
怎么样
不敢进门  逃避害怕
放火烧光  全盘否定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鱼翅     吃掉
鸦片     送药房
烟枪烟灯  展览,毁掉
姨太太   走散

拿来主义
错误态度
正确态度
(占有、挑选)


论证技巧
①类比论证(第3段)
------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②比喻论证(8、9段)
------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③对比论证(拿来和送去、精华和糟粕的态度)
------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④因果论证(因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我们要拿来) 
本文通过比喻来阐明实行“拿来主义”,破中有立(提出“拿来”,提出 “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立中有破(“占有、挑选、创造”,得出结论)。批判了国民党政府媚外求荣的妥协政策和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剖析其错误本质,阐明了批判的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出了“拿来主义”对构建民族新文化的重大意义。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