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枣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枣儿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9 08:4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枣儿
【教材解读】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讲述的是一位孤独的乡村老人与一位孤独的男孩儿在情感上相濡以沫的故事。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儿之间一段亲切的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儿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全剧构思精巧 ,以小见大,意蕴丰富,着力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表现了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现状;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期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从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象征性是全剧的主要艺术特点。因此,教学这个话剧小品时,重在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理解作品的主题。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见的象征手法。
2.通过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3.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能关心、关爱身边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这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1.研读法。教师应从主题理解、人物对白、矛盾冲突、舞台提示等角度入手,鼓励学生参与研讨,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
2.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理解剧本的情境和氛围,充分体味文字的艺术特色。
3.讨论法。针对人物的对话及剧本冲突,分小组进行讨论,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法:1.演读法。巧搭“舞台”,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体验戏剧的艺术魅力,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理解剧本的社会意义。
2.读写结合法。学习文中是如何对人物形象进行描摹和如何构设故事多重内涵的,尝试剧本写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资料、CAI课件。
学生:熟悉剧情,选择对象,做好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的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杆杆,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田野里只回荡着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由它养大的儿孙?这枣二啊,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今天,我们来学习话剧小品《枣儿》。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剧情及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领会“枣儿”的作用,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3.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4.了解剧本的社会意义,对剧本反映的社会现实有自己的认识。
三、作者简介
孙鸿,当代剧作家。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四、字词积累
蓦 然mò 翘 首qiáo 囫 囵hú lún 踌 躇chóu chú 竹 匾biǎn 咀 嚼jǔ jué
【喃喃】连续不断小声说话的声音。
【蓦然】猛然;不经心地。
【翘首】抬起头来(望)。
【囫囵】完整;整个儿的。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五、朗读课文
播放课文朗读音频
六、整体感知
(一)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剧情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翘首企盼,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二)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关于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 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
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老人请男孩吃枣,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关于男孩
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
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关于枣儿
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七、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明确: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2.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传统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作者在剧本中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3.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读一读,想想它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八、品析语言
1.“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的枣儿。”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明确:这两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老人希望儿子回来吃枣儿;二是老人希望有人来吃枣儿,以解孤独、寂寞之情。为下文男孩来吃枣儿做了铺垫。
2.分析“老人趴到地上,让男孩踩在自己背上摘枣儿。男孩仍摘不到,老人站起来,让男孩骑跨在肩上摘”这两句中的“趴”“踩”“骑跨”的表达效果。
明确:“趴”“踩”“骑跨”几个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人不顾年迈帮助男孩摘枣儿的情景,表现出老人对男孩的喜爱、疼爱。
3.“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这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从中表现了什么?
明确: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既指熟透晒干的枣儿无人喜欢,也暗指儿子不回来看望自己。老人的话语中透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4.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明确:不仅是对吃枣而言,还是对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5.“迷路了吧?”一句中的“迷路”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里的“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6.“这棵树好大好大,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这句台词有什么言外之意?
明确:言外之意是老人的儿子永远记得自己的故乡。
7.如何理解“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中的“巧克力”?
明确:“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
侧面表现出老人的儿子被外面的新事物吸引,不回来看望父亲的心酸现实。
8.“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这句台词有什么言外之意?
明确:这句台词除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外,“不认识回家的路”还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亲情、传统的失落。表明人们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和思想,而遗忘了传统观念。“天天喊”,指的是劝导误入歧途的人。
九、课堂小结
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十、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