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09 06:26:29

文档简介

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1-10 DBDCB DDDCA 11-20 DCBBA ABCAD 21-25 BACBD
26. (1) A C B
(2)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 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
(3) 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陆地径流汇入
(4) 低 北纬60度盐度低于南纬60度
27.(1)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2) 海陆间 陆地内 海陆间水循环
(3)⑤
(4)促进陆地水体的更新;维持水量动态平衡;塑造地表形态;促进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28 (1)风蚀城堡 冲积扇
(2)C 海水侵蚀作用
(3)D 三角洲
答案第8页,共9页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2022.1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北京时间2022年9月25日6时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试验十四号和试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问题。
1.与本次发射的“双星”,属于同一级别的天体是( )
A.银河 B.太阳 C.地球 D.月球
2.不属于“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可观测宇宙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3.最可能干扰“双星”与地面通讯的是( )
A.水循环 B.海水运动 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
最近,脊椎动物学家在埃及西部沙漠的绿洲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牛头犬脸”恐龙化石,该恐龙长着一张像牛头犬一样的扁平脸,用两条后腿走路,前臂粗壮,是凶猛的肉食恐龙,属于蜥蜴类恐龙家族,白垩纪时期(1.45亿到6600万年前)称霸撒哈拉。下图为“牛头犬脸”恐龙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恐龙生活在( )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5.该恐龙繁荣发展时期,极度兴盛的植物为( )
A.藻菌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6.该恐龙灭绝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
①地表光合作用增强②超级火山喷发③大气中氧气含量增多④小行星毁灭性撞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读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①②③④所表示的过程或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大气吸收 B.②——到地面的太阳辐射
C.③——大气反射 D.④——大气逆辐射
8.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美国科学家提出抽取海水向空中喷洒海盐颗粒、增加云量以降低大气温度的方法。这种做法的直接效果是( )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B.大气吸收的②减少
C.射向地面的③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减少
下图示意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吹西北风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间气压差异 B.纬度位置的影响
C.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D.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形成“蛇曲”景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13.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中,与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相符的是
A. B.
C. D.
下图为某年某月长江入海口的表层盐度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长江入海口附近等盐度线分布状况,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入海径流 C.浮游生物 D.盛行风
15.在等值线年内变动中,甲点距大陆最近的时间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6.图中海水盐度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①自河口向外海递增②自西向东递增③自河口向外海递减④自西向东递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阅读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地理实验活动,回答下面小题。
实验步骤如下:
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装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口,用橡皮筋扎紧,并用小石头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压住塑料纸,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沙子变湿了。
17.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
A.热力环流 B.水循环 C.大洋环流 D.流水作用
18.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个别环节的合理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实施喷灌,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C.植树造林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的循环
下图为世界海洋的四个不同海域,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红海、黑海、波斯湾和波罗的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盐度最高和最低的海域分别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20.同一季节,造成①②海域水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降水 C.径流 D.纬度
读雨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B.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植物蒸腾
C.该系统只适用于缺水地区
D.该系统只有经济效益,没有环境效益
22.下列与促进蒸发无关的是( )
A.空气湿度大 B.风速大 C.光照强 D.气温高
丹霞地貌,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雅丹地貌是在极干旱地区一些干涸的湖底,主要在定向风吹蚀作用下,形成彼此相间排列的垄岗、堡丘、土柱(墩)、凹地等景观组合。左图为“我国著名的丹霞、雅丹地貌分布图”。右图为“我国某地雅丹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如左图所示我国雅丹地貌、丹霞地貌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东北地区、东部季风区 B.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C.西北地区、东部季风区 D.青藏地区、东部季风区
24.形成雅丹地貌、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海蚀作用、风蚀作用 B.风蚀作用、流水作用
C.冰蚀作用、流水作用 D.流水作用、风化作用
25.右图中的雅丹地貌,垄槽相间、平行排列且高程相近,该地貌特征形成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湖底平坦开阔,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的泥土被侵蚀
B.风向与裂隙方向一致,加强了风力的吹蚀
C.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
D.湖底因干涸裂开,在流水侵蚀作用下裂隙的泥土被侵蚀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B、C中代表海水温度的是____,代表海水盐度的是____,代表海水密度的是____。
(2)全球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____,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全球海水盐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____。
(3)C线中数值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出现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____,在北纬60度比南纬60附近低的原因是____。
(4)B线中数值在北纬60度比南纬60附近____(高或低),主要原因是____。
27.读下图,回答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④____⑤____
(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____、____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____。
(3)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对水循环中的____(填数字)的直接影响最大。
(4)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28.海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搜集到的地貌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A    B    
C    D
(1)写出地貌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的,他搜集的图片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3)学生乙自豪地说:“我看见了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学生乙搜集的图片是________图,图中显示的主要地貌是________。1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