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仁爱版--化学变化及其表示
一、单选题
1.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H2O2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 3∶1
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D.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3.下列关于物质及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电子、光子、量子属于化学物质
B.化学变化有可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存在的物质
C.任何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获得物质和能量
4.“绿色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一定条件下,CO和H2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绿色化学”,这种产物不可能是
A.甲醛(CH2O)
B.甲醇(CH4O)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将138g酒精(C2H5OH)点燃,酒精燃烧全部变为CO、CO2和H2O,恢复到室温,测得所得气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则燃烧所耗氧气的质量为
A.96g B.128g C.136g D.224g
6.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7.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X的化学式为
A.C6H12 B.C6H12O C.C6H12O6 D.C6H12O8
8.2022年5月,广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实行全民核酸检测,室内室外消毒杀菌,注重个人防护等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它的有效成分含有乙醇(化学式为C2H6O)。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是一种有机物
B.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
9.在化学反应中,已知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9 B.12 C.18 D.36
10.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H2+CO2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
1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当氧气不足时,甲烷燃烧会生成CO2、CO和H2O,若16g甲烷燃烧生成CO2和CO的质量比为11:7,则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
A.48g B.56g C.64g D.72g
12.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可以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CH2O),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和原子数目均发生改变
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3种化合物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 2 14 3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2 13
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物质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待测数值是14 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4∶7
14.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23 X 24 3
A.X 的值等于 0
B.甲一定是化合物
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 8:1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1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此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二、填空题
16.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A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2)实验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澄清石灰水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C中,观察到气球浮起,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______(填“大”或“小”),因此实验室里常用向______排空气法收集CO2。
17.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B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
18.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据图作答:
(1)一个氯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在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填微粒的名称)。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 A 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 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选填“向左”、 “向右”或“不”)偏转, 原因是______。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 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装置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 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20.2018 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与心脏病”。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 CO、尼古丁、焦油等。最新研究表明,烟民戒烟越早,患心脏病的几率越小。
(1)香烟的烟气所含有毒物质中,最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填化学式)_____。
(2)已知尼古丁燃烧的生成物中有 CO2和 H2O,则可推知尼古丁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_____。
(3)与 CO 所含元素完全相同的某种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时会加剧“温室效应”,这 种气体是_____
三、实验题
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C作发生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E、F、G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四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
(1)实验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偏转,其原因是_____。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②_____。其原因是_____。
(4)如图D所示的小实验。先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小段洁净的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后再称量燃烧产物的质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____。
(5)在四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_____,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
23.请根据如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进入集气瓶的水偏多,可能的原因是弹簧夹没夹紧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B的现象说明C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
(3)实验C后所得固体的质量和原镁带的质量相等,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制取少量氯化铜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下(BaSO4不溶于水)。
第一步:称得烧杯的质量是100 g。
第二步:反应前称得烧杯、氯化钡溶液及硫酸铜溶液的总质量是346.6 g。
第三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烧杯及滤液的总质量是300 g。
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2)所得氯化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25.已知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跟16g氧气进行充分的燃烧,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11g二氧化碳和9g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参加反应的物质A的质量是_____;
(2)组成物质A的元素,一定有_____(填元素符号)
(3)物质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D
6.C
7.C
8.C
9.C
10.C
11.B
12.B
13.A
14.A
15.A
16.(1)不能
(2) 试管 Ca(OH)2+CO2=CaCO3↓+ H2O
(3) 大 上
17. ② 2H2S+3O2 2SO2+2H2O 分子
18. 2个氯原子 氢原子和氯原子
19. 向右 生成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反应后左侧质量减少 不变 密闭 ①③⑥
20. CO C、H CO2
21.(1)分液漏斗
(2) B
(3)
(4)D
22. 4P+5O22P2O5 平衡气压,防止橡皮塞飞出 右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 左边一端铜丝变黑色 玻璃棒a端下降,b端上升 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 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 否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和总个数都不变
23. 燃着的红磷伸入瓶内太慢 密度比空气大 逸散的白烟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24.(1)46.6g;(2)13.5%
25.(1)4g(2)碳、氢(3)3:1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