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1-05 19:5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0张PPT。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新课导入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1、大气圈的组成(阅读教材35页一、二段,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地球表面会分布有大气圈?(2)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阅读教材P36页,完成下列问题。)2、大气圈的结构(1)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哪几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划分的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2)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3)平流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4)高层大气对人类的意义是什么? 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探究讨论1.王老师乘飞机到外地出差,在机场时还是细雨蒙蒙,起飞后不久却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王老师在机场时处于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样;起飞后不久进入平流层,无天气现象。 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山上气温低于山下气温,故花开的晚。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______和______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______。
(2)反射作用:云层和较大的尘埃能反射太阳辐射。
(3)散射作用: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能散射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1.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1)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______ ;反之______ 。因此,太阳辐射是______辐射,地面辐射是______辐射,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______ 波段。
(2)地面辐射绝多大部分(75%~95%)被对流层大气中的______ 和______ 吸收,使大气增温。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大气是如何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因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思考:比较下图中甲乙两地昼夜温差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甲地昼夜温差大。因为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
乙地昼夜温差小。因为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总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当堂检测:1、2、5题上节知识回顾1.低层大气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和固体杂质。
2.干洁空气主要成分的作用
(1)氮:含量________,是地球生命体内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氧:含量次多,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________必需的物质。
(3)二氧化碳:含量_____,绿色植物______的原料,调节__________。
(4)臭氧:含量_____,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______,保护地球生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3.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划分)
(1)对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
②空气________运动显著;
(2)平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
②大气以________运动为主;
(3)高层大气:①气压低,密度低;
②________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_______作用。
2.大气对地面具有______作用。(阅读教材P38页,完成下列问题。)1.大气运动的形式有哪些?
2.热力环流的成因是什么?
3.试画出下图中的热力环流?三、大气的运动1.热力环流归纳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冷








流活动:运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图中的现象?总结:海陆风的成因注意:海陆风与季风不同画图:尝试画出山谷风和城市风?思考:城市中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和绿化带应该怎么布局?(提示: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圈的内侧还是外侧。)当堂检测:3题活页练习:8、9、13题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______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____,方向______等压线,由_____压区指向_____压区。(阅读教材P39页,完成下列问题。)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风向理想状态的风:风向与等压线垂直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高空中的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地面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开成的风(北半球)“高空风向与近地风向”演示规律总结: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当堂检测:4题活页练习:10、11、12、14题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理想状态(不受地转偏向力)全球气压带、风带形成与分布图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1月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7月份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7月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月7月季风环流 一、锋面系统冷锋冷锋ABC暖锋ABC暖锋准静止锋1.看符号2.看冷、暖气团运动方向3.看锋面坡度【冷锋与暖锋的对比分析】4.看雨区范围及位置5.根据气象资料图判断二、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的对比分析】1.水平气流北半球南半球【方法技巧】手势判断气旋与反气旋(北半球---右手,南半球---左手)北半球气旋:右手大拇指朝上(表示垂直上升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逆时针方向)。
北半球反气旋:右手大拇指朝下(表示垂直下沉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气旋:左手大拇指朝上(表示垂直上升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反气旋:左手大拇指朝下(表示垂直下沉气流),四手指半握(则为逆时针方向)。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2.垂直气流3.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