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一节 认识区域 认识区域一、区域的含义二、区域的类型三、区域的特征一、区域的含义1、含义:
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
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
分出来的。一、区域的含义2、特点:
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有的区域边界明确:
如行政区
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如气候类型 人种分布世界政区图世界气候类型图世界人种分布图3、区域的划分
(1)单一指标:热量带、干湿区
综合指标:东亚文化区、气候区
(2)自然要素:中国三大自然区
人文要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方言区
4、划分区域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的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一、区域的含义二、区域的类型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以某一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的相似性划分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地形区、干湿区、温度带、 方言区城市经济区区域的空间尺度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活动①方言区是单一指标还是综合指标?是按自然要素还是人文要素划分的?
②方言区有无明确的区位特征?方言区界线明确吗?
③方言区是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单一指标、人文要素有明确的区位特征、无明确的界线均质区(用已学区域含义知识回答)说说汉语方言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
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形成大面积分布
的北方方言区。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众多山地、丘陵将其分
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地理单
元,形成具有不同语言特点的众多方言
区。三、区域的特征例 青藏高原1、整体性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三、区域的特征例 我国南方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
我国南方水田农业区也有旱地
1、整体性2、差异性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各区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三、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2、差异性3、开放性 自然要素之间、社会经济要素之间,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都具有联系。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如我国东部地带与中西部地带之间的联系经济全球化1、含义
2、结果 :
使整个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影响因素:
科学技术(推进器)
国际贸易(表现)
跨国公司(主力和载体)
国家政策(保障)
纬度位置——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处在广阔的南海西北部,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
相对位置——案例分析:海南岛1、分析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相对位置——
(1)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的结合部。既是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又是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
(2)邻近香港、澳门,遥望台湾。内靠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外邻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既有广阔的内陆腹地,又能受到华南经济圈、亚太经济圈的辐射作用。
(3)位于西太平洋环行带上,处于日本到新加坡航线的中段,直接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
(4)连接亚洲和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是我国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海运交通位置重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1、分析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海南岛地形与
矿产资源分布海南岛交通的和旅游2、分析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四面环海,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对外交往。
海洋生物资源、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空间资源丰富。
(2)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适宜发展高效农业,向北方地区输送反季节瓜果蔬菜。
(3)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平原面积狭小,经济环形布局。
(4)植被茂盛,生物资源丰富,利于经济作物发展。
(4)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为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旅游资源丰富,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6)海洋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区位、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
生物、矿产等3、分析海南岛经济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1)政策优势: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
(2)区位优势:邻近香港、澳门、台湾、珠江
三角洲、东南亚。位于亚洲和大洋州、太平洋和
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海运交通位置重要。
(3)资源优势: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资源、交通、国家政策、劳动力、科技归纳总结:
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2、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矿产资源等
3、人文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政策、技术、工农业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劳动力、科技。一、区域的含义
1、含义
2、特点
3、区域的划分
4、划分目的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
2、功能区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4、层次性
5、可变性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