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鲁科必修1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
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2.“厨房化学”是指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对化学进行学习和探讨的活动。下列实验不能在“厨房化学”中完成的是( )
A.证明CO2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B.证明碱性物质具有去污能力
C.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D.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3.物质的保存方法取决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下列各种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B.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C.液溴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固体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碳元素单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结构特点
C.石墨、金刚石在空气中燃烧均生成CO2
D.C60是新发现的一种碳的单质,其摩尔质量为720
5.下列反应中,通过调节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可以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
C.铜在空气中加热 D.铜与硝酸反应
6.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Na2SO3溶液〔Ba(OH)2〕 B.FeCl2溶液(KSCN)
C.KI(淀粉溶液) D.NaOH溶液〔Ba(OH)2溶液〕
7.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某酸里蘸一下,然后使这两根玻璃棒接近(但不接触),能观察到白烟的是( )
A.浓硫酸 B.浓磷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
8.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H2SO3、)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退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Br- B.
C.H2SO3 D.
9.将铜粉放入稀H2SO4中,加热无明显现象,但加入某盐后,发现铜粉质量逐渐减少,则该盐可能是( )
A.Fe2(SO4)3 B.ZnSO4
C.KNO3 D.NaCl
10.用加热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
A.氯化铵和消石灰 B.碳酸氢铵和过氧化钠
C.氯化铵和氯化钠 D.碘和氯化铵
11.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Al3+、CH3COO-、Cl- B.Mg2+、Ba2+、Br-
C.Mg2+、Cl-、I- D.Na+、、Cl-
12.下列化学反应,在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中,不会涉及的是( )
A.Mg2++2OH-===Mg(OH)2↓ B.Mg(OH)2+2HCl===MgCl2+2H2O
C.Mg(OH)2MgO+H2O D.MgCl2Mg+Cl2↑
13.将盛有N2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与NO2的体积比是( )
A.1∶1 B.1∶3 C.3∶1 D.1∶2
14.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是( )
①活性炭 ②过氧化钠 ③氯水 ④二氧化硫 ⑤臭氧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5.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括号内为体积比),若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中的混合气体可能是( )
①CO、O2(2∶1) ②NH3、O2(8∶1) ③NO2、O2(4∶1) ④N2、H2(1∶3)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5分)
16.(10分)如下图在衬白纸的玻璃片中央放置适量的KMnO4颗粒,在周围分别滴加一滴KBr溶液、KI淀粉溶液、含有酚酞的澄清石灰水、FeCl2溶液,然后在KMnO4晶体上滴加适量的浓盐酸,迅速盖好表面皿。
提示:实验室中所用的少量氯气可以用下述原理制取: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此反应在常温下即能进行。
(1)a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d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用此原理制取漂白粉,在制取过程中用石灰乳而不用饱和石灰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小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先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使之与稀硝酸分离。该组学生设计此步操作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用F向E中鼓入空气后,可观察到烧瓶E内气体颜色加深,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4分)已知A是单质,A、B、C、D、E 5种物质均含同一种元素,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若A为气体,C、D都是大气污染物:
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C_______________;E→C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中检验B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标准状况下,将盛满D的试管倒扣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一段时间后,假定溶质不扩散,则试管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若A为淡黄色固体:
①写出B的溶液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C通入溴水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5分)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证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并检验产物的性质。请回答:
(1)写出装置①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②中的现象: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是________性气体。
(3)装置③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SO2的____________性。
(4)装置④中的现象: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⑤中的现象:__________,该现象证明SO2有________性。
(6)装置⑥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组成,将30.0 g合金溶于80 mL 13.5 mol·L-1的浓硝酸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6.72 L(标准状况),并测得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80 mL,计算:
(1)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2)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 答案:A
2. 答案:C
3. 答案:B
4. 答案:C 点拨: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石墨、金刚石和C60,若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则该物质只含碳元素的单质,但属于混合物。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在空气中燃烧均生成CO2。
5. 答案:D 点拨: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2和H2O;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和H2O;因而硝酸浓度不同,其反应产物也不同。
6.答案:A 点拨:B中Fe2+变为Fe3+,C中I-变为I2,D中NaOH变为Na2CO3,这三个选项所给出的检验试剂都可达到目的,而A中Na2SO3和Na2SO4都可与Ba(OH)2产生白色沉淀,不能用Ba(OH)2试剂检验Na2SO3是否变质,所以答案为A。
7. 答案:CD 点拨:NH3遇到挥发性酸相互反应生成白色的铵盐晶体,产生白烟,浓盐酸和浓硝酸是挥发性酸,符合题意;而浓硫酸和浓磷酸均是高沸点难挥发性酸,它们能与NH3反应但不能形成白烟。
8. 答案:B 点拨:由实验现象推知溶液含Br-、、H2SO3,而不能判断是原有的还是由H2SO3氧化生成的。
9. 答案:AC 点拨: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Cu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在有大量H+存在时,具有强氧化性,能使铜溶解。
10. 答案:C 点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除要考虑铵盐受热分解、铵盐和碱的反应外,还需考虑其分解产物是否与另一物质发生反应等。
铵盐可与碱反应,因此选项A在加热时发生反应2NH4Cl+Ca(OH)22NH3↑+2H2O+CaCl2,不能用于分离。选项B的NH4HCO3分解,且产生的H2O及CO2能与Na2O2反应,也无法达到分离的目的。碘在受热时升华,NH4Cl受热分解再重新化合后仍与碘混合,故选项D无法达到分离的目的。对于选项C,NH4Cl受热分解后可从体系中脱离,遇冷又重新化合为NH4Cl晶体,从而达到与NaCl分离的目的。
11. 答案:D 点拨:A中CH3COO-与H+结合生成CH3COOH;B中Ba2+与生成BaSO4沉淀;C中I-会被HNO3氧化;D项能共存。
12.答案:C 点拨:海水中提取镁的方法为在海水中加入碱得到Mg(OH)2沉淀,将沉淀分离出来后加入盐酸使之变为MgCl2,之后经结晶、过滤、干燥、电解就可得到金属镁。在此过程中不涉及Mg(OH)2的受热分解。
13. 答案:B 点拨:将试管倒立于水中,仅NO2与H2O反应,剩余气体为NO和N2的混合气体。设原混合气体体积为V,NO2的体积为x,由差量法可得:
3NO2+H2O===2HNO3+NO ΔV(减小)
3 1 2
x
3∶x=2∶,解得:x=V,即V(NO2)=V。
V(N2)=V-=,所以V(N2)∶V(NO2)=1∶3。
14. 答案:D 点拨:以上五种物质均可使品红退色,不过退色的原理不尽相同:活性炭是吸附品红;过氧化钠、氯水、臭氧则是氧化品红退色;二氧化硫则是与品红结合生成一种无色物质。
15. 答案:B 点拨:要使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说明集气瓶中的气体易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减小。题目中NH3易溶于水,NO2与O2的混合气体易与水发生反应。
16. 答案:(1)Cl2+2Br-===Br2+2Cl-
(2)KI淀粉溶液 变蓝 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a(OH)2是微溶物质,石灰乳中Ca(OH)2的含量远大于饱和石灰水,制取的漂白粉产率高
点拨:本题实际上是通过制取氯气后,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可以将Br-、I-氧化生成Br2、I2,I2遇到淀粉会变蓝;氯气可以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氯化物、次氯酸盐和水;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
17. 答案:(1)用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赶走装置内的空气
(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O2比空气重,从长管进入E,并没有把E中空气赶尽,致使部分NO先与未赶尽的氧气生成少量红棕色NO2,当再从F鼓入空气时,E中有更多的NO2生成,所以红棕色加深 NO2进入C中与水反应有硝酸生成,硝酸与碳酸钙反应使沉淀溶解
(3)吸收NO、NO2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点拨:要验证Cu与稀HNO3反应生成NO,则应将装置中的O2排出。当B中的CaCO3与稀HNO3接触时,生成CO2气体。CO2气体可将A中空气排尽,但由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E中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是不能将空气排尽的。由于E中有残留的少量O2,因此当有NO生成时,E中会有少量的NO2生成,从F鼓入空气时,E中生成的NO2增加,红棕色加深。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E中生成的NO2会被排入C,在C中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将原来生成的CaCO3溶解。D装置用于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18. 答案:(1)①4NH3+5O24NO+6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气体,试纸变蓝,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氨气,有大量白烟生成
③ mol·L-1
(2)①SO2+2H2S===3S↓+2H2O
②溴水的红棕色退去 SO2+Br2+2H2O===4H++2Br-+
点拨:这是依托氮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考查连续氧化问题,通过判断可知X为氧气。
(1)通常情况下,若A为气体,C、D都是大气污染物,可推知A为N2,B为NH3,C为NO,D为NO2,E为HNO3。
(2)通常情况下,若A为淡黄色固体,可推知A为S,B为H2S,C为SO2,D为SO3,E为浓硫酸。
19. 答案:(1)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酸
(3)产生淡黄色沉淀 氧化
(4)溴水的颜色退去 SO2+Br2+2H2O===4H++2Br-+
(5)品红溶液退色 漂白
(6)吸收多余的SO2,防止SO2污染空气 SO2+2NaOH===Na2SO3+H2O
点拨:Cu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SO2,按气体的流向从左到右发生的变化及原理依次是:②中SO2是酸性氧化物,与H2O作用可生成H2SO3,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③中SO2与H2S反应产生淡黄色不溶于水的单质硫,在此反应中SO2表现出氧化性;④中SO2被Br2氯化为H2SO4,同时Br2被还原为HBr,从而使溴水颜色退去;⑤中SO2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退色;⑥SO2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因此应用NaOH溶液吸收。
20. 答案:(1)0.300 mol (2)36.0%
点拨:(1)根据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等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可得,n(气体)==0.300 mol。
(2)反应后溶液中c(H+)=1 mol·L-1,则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13.5 mol·L-1-1 mol·L-1)×0.080 L=1.00 mol,与Ag+、Cu2+结合的NO的物质的量为1.00 mol-0.300 mol=0.700 mol
解得n(Ag)=0.100 mol,
w(Ag)=×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