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生物期中考试答案
1-5 DDBAB 6-10 BBAAA 11-15 DCDBD
16.(1)营养结构;更高
(2)阳光、饵料
单作稻田:阳光→杂草;稻蟹联合种养:阳光→杂草→河蟹。稻蟹联合种养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增加了河蟹这一营养级,使杂草得能量更多的能量流向了河蟹--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3)杂草密度降低,减少了与水稻的竞争,水稻因而得到更多的光、CO2和无机盐用于生长。河蟹捕食稻田昆虫,减少了昆虫对水稻的取食和危害,增加了水稻产量。残饵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提高了土壤肥力。
(4)河蟹为水稻除虫、除草,减少了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使用,有利于减轻农业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17.(1)摄取、加工处理(2)比例高的样品数量多(3)辅助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靶细胞/识别并裂解肿瘤细胞
(4)①增殖较少 ②pdgf RT患者的细胞毒性T细胞中,pdgf基因表达比PT患者高
(5)不能相互支持;树突状细胞比例高,本可以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增多,但实际增殖减少 树突状细胞的抗原呈递能力是否减弱?/ 细胞毒性T细胞是否存在其他抑制增殖的基因?
18.(1)反(逆)转录 DNA连接 防止自连及保证PRL-3基因与载体的正向连接
(2)空质粒导入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细胞 导入重组PRL-3质粒的细胞中PRL-3蛋白的含量高于其他两组
(3)促进SW620细胞由G1期转向S期(和G2/M期)
(4)PRL-3通过下调Dicer的含量来下调miRNA的产生量进而促进癌细胞的增殖
19.(1)胞吞 细胞表面(细胞膜) 降低
(2)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PCSK9单克隆抗体能够与LDL-R竞争性结合血浆中的PCSK9,导致LDL-R降解减少,(使再循环到细胞表面的LDL-R增多,)从而降低血浆LDL-C水平
(3)抑制PCSK9基因的表达;干扰PCSK9分泌等(合理即可)
(4)肝脏细胞 认真阅读说明书,明确禁忌症;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定期检查肝脏功能(合理即可)
20.(1)信息
(2)① 稳定 ② 提高损伤叶和诱导叶LOX活性 ③ 损伤叶产生防御反应的同时,还释放挥发性物质,诱导临近健康植株叶片也产生相同的防御反应,所以激素的变化趋势相同。但挥发性物质的产生、释放、扩散和积累到一定浓度,进而启动防御反应,都需要时间,所以峰值会滞后。
(3)
(4)在降低自身损伤的同时,使临近的健康植株提前出现防御反应,有利于提高种群抗机械损伤或昆虫取食的能力,有利于种群在容易被机械损伤(和啃食)的环境中生存。
(1)分离 2/3
(2)Ⅲ ④ / Ⅱ ③
(3)Aa
(4)基因 A/a 与 M/m 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距离近),其中 a 和 M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导致产生同时含有a和m的重组型配子数量很少;类型 3 干瘪籽粒是由雌雄配子均为 am 的重组型 配子受精而成。因此,类型 3 干瘪籽粒数量极少。石景山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答卷,不得用铅笔或红笔答卷。
注 意 2.认真审题,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事 项 3.本试卷共 12 页,两道大题,21 道小题,考试时间 90 分钟。
4.将选择题的正确选项用铅笔填在机读卡上。其余试题答在填答题纸上。
第Ⅰ卷 选择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
蓝细菌细胞中,代谢过程与其发生场所匹配正确的是
光合作用:叶绿体 B. 有氧呼吸:线粒体 C. DNA复制:细胞核 D. 蛋白质合成:核糖体
下列生理过程需要膜蛋白参与的是
葡萄糖氧化分解为酒精和 CO2 B. 叶肉细胞从细胞间隙吸收 CO2
C. NADPH 还原 C3 形成糖类化合物 D. 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
研究人员在线虫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只由21个核苷酸组成的RNA,命名为lin4。lin4本身不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但是可以结合在M基因转录出的mRNA上,抑制M蛋白的合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lin4 中碱基的数量关系满足 A+G=C+U
lin4 与 M 基因的 mRNA 存在碱基互补的序列
lin4 通过抑制 M 基因的转录过程,进而抑制 M 蛋白的合成
若 lin4 的基因发生突变,则细胞中 M 蛋白的含量将会下降
手足裂畸形是一种遗传病。检测一个家系(如图)某染色体上两个相邻
Ⅰ
基因B、P的拷贝数,发现B基因在本家系患者、本家系正常人、无关正
常人中的比例为3:2:2,而P基因的拷贝数在三类人中相同。下列相关叙 Ⅱ
述错.误.的是
该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致病原因可能为 B 基因重复 Ⅲ
1 2
C. 该家系的患者均为重复杂合子 D. Ⅲ2 为重复杂合子的概率为 50%
女性正常女性患者男性正常男性患者
草甘磷是一种除草剂,通过抑制E酶的活性最终导致植物死亡。某地在连续15年使用草甘磷后发现,当地黑麦草种群草甘磷抗性提高了10倍。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E 酶基因突变是植物产生草甘磷抗性的原因之一
草甘磷抗性基因频率的升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
黑麦草种群草甘磷抗性提高是草甘磷定向选择的结果
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有助于减缓抗性发展
人依靠视杆细胞感受弱光刺激。在暗处,视杆细胞外段细胞膜上Na+通道开放,Na+经通道进入胞内。光照时,外段细胞膜上Na+通道关闭,膜电位发生改变,这种电位变化传到视杆细胞突触部,影响此处递质的释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黑暗环境中视杆细胞膜外 Na+浓度高于膜内 B. 光刺激使视杆细胞的膜电位转变为内正外负
C. 视杆细胞上视觉信息以电信号形式进行传导 D. 递质通过改变突触后膜电位来传递视觉信息
下图为人冬泳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图中①~④表示激素,A、B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以下分析不.正. 确.的是
过程“下丘脑→①→A→②→甲状腺→③”体现了③分泌的分级调节特点
图中④为胰高血糖素,可通过促进细胞中肌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浓度上升
人冬泳时可通过上述相关生理变化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人冬泳时会出现血糖浓度上升,这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免疫调节中,不.具有特异性的是
巨噬细胞吞噬病菌 B.抗原呈递细胞活化辅助性 T 细胞
C.抗体抑制病原体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D.活化的细胞毒性 T 细胞杀死被感染的靶细胞
我国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启动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全国人口普查采用样方法调查我国人口基本情况
根据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人口变化趋势
人口普查可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提供依据
全面实施三孩政策有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
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 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对本研究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
a~e表示能量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 d 中
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 a-b-d
此生态系统中甲的生物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
乙中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b 不能再被生产者固定
下图表示矮牵牛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矮牵牛 ①
愈伤组织②
生有芽和根的幼苗③ 植株
矮牵牛是自养生物,培养基中无需添加有机碳源 B.①、②、③过程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D.用花粉和叶片做外植体获得的植株基因型相同
从烧伤患者身上取少量健康的皮肤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可构建人造皮肤用于自体移植。下列不会发生在动物细 胞培养过程中的是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细胞贴壁生长 C.接触抑制 D.减数分裂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下图为一种以人复制缺陷腺病毒(缺失E1基因)为载体的某埃博拉病毒病 疫苗研制流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构建含 GP 基因的质粒时,需要使用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
在重组腺病毒中,GP 基因上游必须有启动子以驱动其复制和表达
疫苗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腺病毒起载体作用
疫苗中的重组腺病毒在人体内不能复制,对接种者比较安全
下列实验中,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利用斐林试剂检测甘蔗组织中的蔗糖 B. 通过平板划线法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
C. 利用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醋酸 D. 低温处理大蒜根尖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第II 卷 非选择题(6 道小题,共 70 分)
(10分)稻田养蟹是我国稻作区重要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图是稻蟹共生稻田生态系统结构简图。
残饵、粪便
与单作稻田比,稻蟹共生稻田生态系统的 更复杂,因此其稳定性 。
该稻蟹共生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有 。稻田引入河蟹,促进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请写出一条能量传递途径并据此说明。
为探究稻田养蟹对水稻产量和杂草密度的影响,进行小区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 杂草密度 (株/m2) 水稻产量 (kg/hm2)
养蟹、投饵 7.67 10495
不养蟹、不投饵 11.73 9665
稻田引入河蟹后,水稻产量得到提高,可能的原因有 (请从两方面作出解释)。
稻田养蟹有助于提高生态效益,请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说明。
(12分)原发肝癌术后复发率较高。为探究肝癌复发的免疫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树突状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具有 和呈递抗原的功能。
科研人员分别测定原发肝癌(PT)和复发肝癌(RT)的多个组织样品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得到右图所示结果。与 PT 相比,RT 样品中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后者分泌细胞因子,刺激细胞毒性 T 细胞分裂、分化成新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和记忆 T 细胞。在 RT 患者中,细胞毒性 T 细胞活化后的功能是
。
科研人员对 PT 和 RT 组织样品中的细胞毒性 T 细胞进行检测。
①结果显示,RT 中的细胞毒性 T 细胞数量仅为 PT 中细胞毒性 T 细胞数量的 67%,这可能是由于 RT 组织中细胞毒性 T 细胞接受细胞因子刺激后, 造成的。
②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究在 RT 患者体内,细胞毒性 T 细胞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科研人员查到如下资料。请以研究者的身份学习短文,参与实验设计。
在正常细胞免疫中,对细胞毒性 T 细胞的基因转录特征进行分析,发现klrb、il23a等基因表达相对下调, 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上调,促进细胞毒性 T 细胞被招募到肿瘤组织;ox40基因表达上调,使细胞毒性 T 细胞表现出更容易激活的状态;同时pdgf基因表达会相应下调,以解除对细胞毒性 T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第一步:筛选目标基因。选择 基因并检测其表达量。
第二步:预期结果。若 ,则支持①的实验结果和推测。
基于特异性免疫相关知识,分析(2)(4)实验结果是否相互支持并说明理由: 。由此提出一个可进一步探究的科学问题: 。
(12分)肝再生磷酸酶-3 (PRL-3)在多种类型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PRL-3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
科研人员提取 Hela 细胞的总 RNA,经 过程获得 cDNA。以 cDNA 为模板经 PCR 扩增出 PRL-3 基因。将质粒载体和 PRL-3 基因用 EcoR1、Xbal 两种酶进行切割后用 酶处理,获得重组 PRL-3 质粒。此过程中进行双酶切的目的是 。
将重组 PRL-3 质粒转入结直肠癌细胞系 SW620 细胞中,同时将 作为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的 SW620 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三组细胞中的 PRL-3 蛋白的含量。若实验结果为 ,说明重组 PRL-3 质粒在 SW620 细胞成功表达。
实验发现实验组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情况,结果如图 1。 说明 PRL-3 通过 促进细胞增殖中。
miRNA 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 RNA, Dicer 是miRNA 产生过程中的关键酶。与正常组织相比,直肠癌组织内miRNA 的表达下降。为研究 PRL-3 与 miRNA 途径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如图 2。请阐述 PRL-3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
19. (12分)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降脂药物的研究
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人体中的胆固醇主要来自自身肝脏的合成,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胆固醇在人体内常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主要包括两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运输 LDL-C 的主要载体。如图所示为血浆中 LDL 进入组织细胞代谢的过程。
临床研究表明,高水平的 LDL-C 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病理学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病理学研究发现,血管壁动脉粥样斑块内有大量胆固醇沉积。因此有效降低 LDL-C 水平能减少心血管病患者发病风险。
他汀类药物是心血管疾病降脂治疗的基础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
(HMG-CoA 还原酶)功能,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胆固醇合成减少,进而降低血浆中 LDL-C 水平。但也有研究表明,对部分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单纯依赖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伴随用药剂量增加,会出
现转氨酶升高、肝脏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因此研究作用机制不同的降脂药物成为热点。
目前,以 PCSK9 为作用靶点的降脂药物的研制进展迅速。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 9(PCSK9)是一种由 PCSK9基因编码的丝氨酸蛋白酶,主要由肝脏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血浆,与细胞表面的 LDL-R 结合,促进 LDL-R 降解,使血浆中 LDL-C 水平升高。PCSK9 单克隆抗体药物是以 PCSK9 为作用靶点的新型药物,临床研究表明,其不仅降脂效果显著,大幅度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和耐受性更好。另有研究显示,PCSK9 单克隆抗体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能进一步降低血浆 LDL-C 水平。
图中 LDL 与细胞膜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结合后,通过 作用被运入细胞内分解,而 LDL-R
能够再次返回到 继续发挥作用,从而 血浆中 LDL-C 的水平。
PCSK9 单克隆抗体具有 的优点,并可大量制备。结合文中信息,PCSK9 单克隆抗体降低 LDL-C 水平的作用机制是 。
以 PCSK9 为作用靶点研制降脂药物时,除了 PCSK9 单克隆抗体外,还可以从哪个角度开发降脂药物: 。
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的靶细胞是 。他汀类药物在服用后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为保证安全用药, 患者需注意: 。(答出一点即可)
(12分) 植物在受到机械损伤或昆虫取食时,会产生防御反应。为研究合作杨损伤信号传递中脂氧合酶(LOX)、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的变化及关系,进行如下实验。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起着传递 的作用。
用止血钳快速夹伤合作杨植株叶片,迅速将损伤植株与另一长势相同健康植 株放入同一密闭玻璃气室内,避免枝叶相互接触,如图 1。以气室外健康植株叶片为对照。定期采集叶片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图 2、图 3。
① 采样后需迅速将叶片投入液氮中,-70℃保存备用。低温下LOX的空间结构 ,检测酶活性时升高温度,LOX的活性可以恢复。
② 由图 1 可知,机械损伤可 。
③ 图 2 显示:与损伤叶相比,诱导叶 ABA 和 JA 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峰值滞后。试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另有研究发现,LOX专一抑制剂在抑制LOX活性的同时,也降低了JA和ABA的含量。用JA处理叶片,ABA含 量无明显变化,但可促进应答ABA的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综合上述所有信息,完善合作杨损伤信号传递中JA、LOX和ABA相互关系的一种可能的模式图。请在方框中选填“JA”“LOX”“ABA”,在( )中选填“+”“–”(“+”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本实验中,机械损伤使损伤叶和诱导叶均出现防御反应。请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角度分析,该现象的意义 是 。
(12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研究种子发育的机理对培育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作用。
玉米果穗上的每一个籽粒都是受精后发育而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甲品系玉米,其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这种异常籽粒约占 1/4。籽粒正常和干瘪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 定律。上述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均发育为植株,自交后,有些植株果穗上有约 1/4 干瘪籽粒,这些植株所占比例约为
。
为阐明籽粒干瘪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者克隆出候选基因 A/a。将 A 基因导入到甲品系中,获得了转入单个A 基因的转基因玉米。假定转入的 A 基因已插入 a 基因所在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上,请从下表中选择一.种.实验方案及对应的预期结果以证实“A 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
现已确认 A 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序列分析发现 a 基因是 A 基因中插入了一段 DNA(见图 1),使 A 基因功能丧失。甲品系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发芽后,取其植株叶片,用图 1 中的引物 1、2 进行 PCR 扩增,若出现目标扩增条带则可知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 。
为确定 A 基因在玉米染色体上的位置,借助位置已知的 M/m 基因进行分析。用基因型为 mm 且籽粒正常的纯合子 P 与基因型为 MM 的甲品系杂交得 F1, F1 自交得 F2。用 M、m 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 F1 植株果穗上干瘪籽粒(F2)胚组织的 DNA 进行 PCR 扩增,扩增结果有 1、2、3 三种类型,如图 2 所示。
统计干瘪籽粒(F2)的数量,发现类型 1 最多、类型 2 较少、类型 3 极少。
请解释类型 3 数量极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