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一)、古希腊文化
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下》古希腊的政治、经济状况
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经济:工商业经济、海外贸易发达;
社会:平民阶层力量强大;
地理:多山地少平原,三面环海多优良港湾;
“古典时代”:
时间: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上半叶
特征:古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时期;
(2)、时间:
(1)空间:以巴尔干半岛南部为中心区域
公元前5世——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古典时代”,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时期。
1、时空
2、成就
(1)哲学:
产生背景:
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4
古希腊哲学
时间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研究的问题
自然哲学 前6C 泰勒斯 “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世界本源
社会哲学 前5中叶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的价值
人的哲学 前5C后期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 理性与人
前5C末到前4C前期 柏拉图 贤人治国,理性思考;理念是本原;创建“学园”,几何学贡献。
前4C 亚里士多德 真理高于一切;“人”是自然界最高级的;创立逻辑学。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特点: 哲学与自然科学结合;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2、文化成就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结合图片概括古希腊文学、雕塑、建筑、史学领域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2)文学:
《荷马史诗》——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文学的最高成就——雅典城邦时期的戏剧(悲剧、喜剧)
(3)雕塑:米隆《掷铁饼者》——人物雕塑的典范
(4)建筑: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建筑艺术的代表
(5)史学成就
“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第一卷中写道:“我的职责是记录人们所讲的一切,但我绝无义务相信他们,这适用于整个这部书。”这一材料可以体现
①审慎的质疑精神 ②注重历史客观真实的态度
③历史记录的主观感受 ④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A
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概括材料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你认为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含义: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剧,引发战争。
避免:“修昔底德陷阱”论是后人的引申,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还可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止战略误判。
(二)古代罗马文化
1、古罗马的法律——《十二铜表法》
三个阶段 发展原因 作 用
起源阶段 习惯法—成文法 (BC5世纪) 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平民利益得到一定保护。
发展阶段 公民法—万民法 (BC3—AD3世纪) 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适应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 巩固帝国统治,
促进帝国繁荣。
罗马法成熟 自然法 西塞罗: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人人生而平等,公正至上) 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化,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完备阶段 《民法大全》 (AD6世纪) 法学繁杂,多有冲突,使用不便。 查士丁尼主持,法学家编纂。 罗马法系统化体系化最终完成。
地位 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内容 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
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
特点 内容广泛,条纹清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维护私有财产;
评价 ①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
②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陆续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③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深远影响;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和维护贵族特权。
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的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
时期 法律发展情况
罗马王政时期 前753~前509年 《十二铜表法》
罗马共和国 前509~前 27年
罗马帝国 前27~476年 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罗马帝国分裂 1453年 《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第 4 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壹 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典型代表: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2、文学
典型代表:李维的《罗马史》、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3、史学
卢克莱修(约前99年~约前55年),罗马共和国末期的诗人和哲学家,以哲理长诗《物性论》著称于世。
西塞罗(前106年–前43年),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演说家和法学家。以善于雄辩而成为罗马政治舞台的显要人物。公元前63年当选为执政官,在后三头同盟成立后被三头之一的政敌安东尼派人杀害于福尔米亚(Formia)。
罗马史上最卓越的诗人维吉尔(公元前70年-公元前19年)。他17岁时赴罗马,向当时最优秀的老师学习修辞学和哲学,约公元前44年回到故乡,从事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记》(一译《伊尼特》)。
4、古罗马的建筑
——务实与辉煌、贵族政治、皇权政治色彩
大竞技场与内部构造
万神殿与内部穹顶
万神殿内景
罗马建筑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罗马人将希腊柱式与罗马拱券技术相结合,从而有机融汇形成罗马独特的建筑特色,说明在继承基础上的推陈出新。
儒略历,是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凯撒颁布的一种历法。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闰年366日,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由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累积的误差随着时间越来越大,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推行了以儒略历为基础改善而来的格里历,即公历。
5、古罗马的历法
因为恺撒七月出生,故将此月改为恺撒的名字“儒略” (July)。
因为屋大维生于八月,故将此月改为大月,并改名为他的称号“奥古斯都” (August)。
二、中古西欧文化
中世纪: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中。术语“黑暗时代”一般指中世纪早期。
回顾中古西欧政治经济的主要特征。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
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文化特征?
在中古时期,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
三、中古西欧文化
1、基督教的兴起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图片概括中世纪基督教在西欧兴起的背景及影响。
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丕平献土
卡诺萨之辱
(1)背景
①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②496年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
③756年丕平建立“教皇国”,并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
(2)影响
①欧洲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教权与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
②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三、中古西欧文化
2、表现
(1)基督教文化
美国首任总统乔治 华盛顿说:“如果一个国家要得到长久的治理,如果要这个世界得到长久的平安,如果不是上帝和圣经的话,我就找不到一个更好的方法。”
①载体: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
②目的: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基督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
③影响:思维方式来源自古希腊哲学,对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
很大影响。
三、中古西欧文化
2、表现
(2)文学
材料:英国学者柏格斯曾经
指出:“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
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没有
《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
……然而《圣经》的精华和精神,
它的正义、宽容、仁爱、救赎等伟
大的教训,以及其他许多宝贵的金言,仍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留存。”
——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
①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文学创作的很多素材来
自其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②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在中古西欧文化占
有重要地位,它们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①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1.宗教:东正教
②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东派教会自称信仰正统的教义,故称“东正教”或“希腊正教”
2.其它文化成就
①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②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
③其建筑和雕塑艺术也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并有所发展
(一)拜占庭文化
3.拜占庭文化的特点:
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东方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
温故知新:结合纲要上回忆俄罗斯发展简史
9世纪
基辅罗斯
俄罗斯发端于此,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13世纪
汗国臣属
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16世纪初
莫斯科公国
逐步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并向周围扩张
1547年
伊凡四世
加冕为沙皇,推行一系列措施,并继续扩张
17世纪末
地跨欧亚
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庞大帝国
拜占庭帝国纹章
莫斯科大公印章
俄罗斯国徽
在精神上,俄罗斯人的母体是拜占庭。——雅斯贝斯
(二)、俄罗斯文化
①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②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
基辅罗斯受洗
1、背景
2、表现
①文学:史诗《伊戈尔远征记》
②神学: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
③建筑: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受洗
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
①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由于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拜占庭帝国,基辅罗斯在与拜占庭帝国交往中接受了东正教信仰,并以希腊字母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
②受蒙古亚洲文化的影响:由于在13—16世纪受蒙古统治,俄罗斯在文化上急剧地向亚洲靠拢,强迫接受了蒙古亚洲文化,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是蒙古人统治的典型特征。这一模式在以后的俄罗斯国家政治体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③总体特点:在俄罗斯文化的构成中,有来自本民族的欧洲东部文化和来自蒙古的亚洲文化因素,受到东方和西方的交互影响,并把这种影响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之中。因此,俄罗斯文化具有典型的欧亚结合部文明的特征。
3、特点
【课堂总结】
古典希腊文化
古罗马文化
中古西欧文化
拜占庭 俄罗斯文化
★古典希腊与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
★中古时期形成了以基督教为特征的地域文化;
★欧洲东部形成了东正教文明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