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物理模块(一):物态变化【word,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物理模块(一):物态变化【word,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09 15:1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考点2 描绘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知道熔化和凝固过程伴随吸热与放热
1.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
(1)晶体熔化时,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2)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2.晶体凝固过程的特点:
(1)晶体凝固时,会放出热量。
(2)晶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开始凝固,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注意】熔化海波涉及的实验方法:水浴法加热(使受热均匀)
水浴法加热水要适量:
①要求把试管内物质在水面下
②而且试管壁不要接触到烧杯壁或底
晶体熔化图像(以硫代硫酸钠为代表)纵坐标表示温度,
横坐标表示时间。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一定的熔化温度。
晶体 非晶体
物质举例 海波、冰、食盐、水晶、明矾、萘、各种金属 松香、蜡、玻璃、沥青
熔化过程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凝固过程 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熔点和凝固点 有 无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持续吸热
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持续放热
熔化图像
凝固图像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一般不同。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数值上相同。
注意①: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继续吸热这个条件易漏,易简单地认为只要温度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
注意②:当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可能处于固态(刚达到熔点,还没有开始熔化)、也可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还可能处于液态(刚熔化结束)。
说明: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中有一个明显的“小平台”,即:吸收(放出)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的阶段,“平台”对应的温度即为晶体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熔化(凝固)图像上可能会出现一段吸热(放热)但温度变化较慢的阶段,但温度总体趋势还是在不断升高(降低)的,不会出现明显的“小平台”。
晶体在熔点以下是固态,熔点以上是液态,在熔点可以是固态,可以是液态,还可以是固液共存
二、汽化与液化
汽化分为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并且不剧烈。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的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④对于不同的液体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2.由于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因此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
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两种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定义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发生温度 任何温度下 一定温度下(沸点)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液体温度 液体温度往往会下降 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共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注意:液体沸腾的条件中易漏“继续吸热”这一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后,若液体不能继续从外界吸收热量, 也不会沸腾。
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方法:①降低温度; ②压缩体积。
3.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4.作用:液化放热。
例1、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例2、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B. C.D.
例3、空调与冰箱都能给我们制造低温的环境,而且它们的工作原理也几乎相同。空调与冰箱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如图甲)。冰箱的蒸发器(内装有低沸点致冷剂氟利昂)和冷凝器装在同一箱体内,而空调则是把两者分别装室内机和室外机里(如图乙)。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冰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
(2)氟利昂的液化发生在空调机的   (填“室内”或“室外”)机。
例4、在“水的沸腾实验”中,小乐进行了如下探究,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的A、B两套实验装置(酒精灯的规格和水的质量相同),小乐选取了B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其优点是   。
(2)当水温到达90℃时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持续几分钟为止,根据记录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关系图像,实验中,是通过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增加水的内能,水的沸点是   ℃。
(3)水沸腾时,小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丙所示。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的原因是   (写出2点)。
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湖水结冰 B.雾气消散
C.露珠形成 D.冰雪消融
2.洗完澡后,浴室内的镜面上常会有一层水雾。镜面上产生水雾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水的汽化B.水蒸气的液化C.水蒸气的凝固D.水蒸气的凝华
3.小金用如图装置,通过沸水加热碘锤来观察碘晶体的物态变化,下列描述中涉及的物态变化与小金相同的是(  )
A.正在熔化的冰块 B.窗户上的冰窗花
C.被冰块“粘住”的湿抹布 D.干冰放入水中,水“沸腾”
4.“热管”采用液体散热,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高端科技产品上作为散热器。如图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管内装有液体,它的A端受热,热管里的液体变成气态,然后从热管中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转移B端,热管中较冷的一端通过散热风扇把热量从热管中散发,气态变成液态并回流到热管中较热的A端,热管内的液体起到了搬运热的作用。那么热管内流体在这两端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 )
A.A端流体液化吸热,B端流体汽化放热
B.A端流体液化放热,B端流体汽化吸热
C.A端流体汽化吸热,B端流体液化放热
D.A端流体汽化放热,B端流体液化吸热
5.小亮发现:开着空调的小车车窗玻璃在冬天和夏天时,都会慢慢变得模糊(有水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玻璃窗上的水雾都是由车内的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水雾都是由车外的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C.水雾冬天在车内一侧玻璃上,夏天在车外侧的玻璃上
D.水雾冬天在车外一侧玻璃上,夏天在车内侧的玻璃上
6.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根据图象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这种物质液体的比热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的比热。
7.端午节当天,人们都要吃粽子。小雅在蒸粽子时,将碗倒扣在盛有适量水的锅中当支架,把装有粽子的盘子放在上方(如图甲)。蒸好后打开锅盖,看到锅盖内表面有许多小水珠。熄火一段时间,发现锅中的水被“吸入”碗内(如图乙)。
(1)锅盖内表面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2)锅中的水被“吸入”碗内是由于碗内的气压   碗外的气压。(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科学创新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将水温调控在48℃左右的自动控温杯,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其夹层填充物为海波晶体(熔点为48℃)。小组同学为检测该自动控温杯控温功能,做了如下测试:①在杯中装满10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下降到48℃并稳定在此温度一段时间;②t2时,将杯内的水倒掉,迅速加入2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上升到48℃并保持。上述检测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图乙中ac段水温变化的原因。
。(提示:图乙中de段不必作答)
9.某小组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向试管中放入500g冰,应选用颗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从加热到熔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小组成员发现冰从开始加热至开始熔化,酒精灯内共消耗了3.5g酒精,若加热的效率为10%,则酒精的热值是________J/kg(C水=4.2×103J/kg℃)
(3)根据冰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AB这段时间内,该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若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实验后将烧杯中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象,最合理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1.下列情景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冰雪消融 B.露珠形成
C.湿手烘干 D.蜡烛滴“泪”
2.在一个烧杯和一支试管中分别装有0℃的碎冰,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如图所示,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
A.部分熔化 B.全部熔化 C.熔化一半 D.不会熔化
3.用两套完全相同(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分别对试管中装有少量质量相等的固体M和N进行加热,M和N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在35分钟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肯定都是晶体
B.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C.M肯定是晶体,熔化过程用了35分钟
D.若N是晶体,其熔点不低于100℃
4.图是用3D打印技术打印的仿真汽车模型,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固态金属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通过打印机打印成汽车固体模型。在此过程金属(  )
A.先液化,后凝固B.先汽化,后液化C.先熔化,后凝固D.先升华,后凝华
5.在学习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请回答:
(1)这些“白气”是由于壶口跑出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根据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可以判断出房间________的气温较高;
(2)A、B两幅图中,符合水沸腾前的情形的是________图;
(3)如果加大炉火猛烧,则壶内开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降低”)。
6.如图为验证沸腾条件的实验装置。关于小烧杯内水的最终状况,同学们有不同看法。
小明认为:温度达到沸点,且会沸腾。小李认为: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小红认为:温度达不到沸点,不会沸腾。
通过实验观察到小烧杯内的水没有沸腾,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了验证小李和小红的观点,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甲和乙的示数变化,如下表。
时间/分钟 0 3 6 9 12 15 18 21 24
甲的示数/℃ 40 57 71 81 91 97 100 100 100
乙的示数/℃ 40 48 61 74 84 90 94 94 94
(1)通过实验数据分析,   的观点是正确的。
(2)在0至18分钟内,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从40℃上升到94℃,其原因是小烧杯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小烧杯中的水蒸发散失的热量。
(3)18分钟以后,为什么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保持94℃稳定,但又低于大烧杯中水的温度(100℃)?请分析其原因。    。
(4)为了验证液体的沸腾除了要满足温度达到沸点,还需要继续吸热的条件,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只需改进原装置即可。如图所示的改进方案中,   更合理。
7.小西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西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西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的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_分钟。
(2)从图像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实验验证了小西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__了(填“高”或“低”)。
(4)实验中小西同学发现盐水凝固时间较长,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他一种缩短盐水凝固时间的方法:________。
(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答案及解析
例1、解:A、“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错误;
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中小尘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草叶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正确;
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例2、解:
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会迅速降低(需要的时间较短),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逐渐上升(需要的时间较长),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
据此分析可知A图象符合题意,BC图象的沸点与原来不同,不符合题意;D图象中水的温度不可能直接从很低的温度达到沸点,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则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3、解:(1)冰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制冷剂氟利昂在蒸发器中汽化吸收热量,在冷凝器中液化放出热量,从而使蒸发器的温度降低。具体过程如下:
冰箱的电动压缩机使气态制冷剂氟利昂压缩,并把它压人冰箱外面的冷凝管里,在这里蒸气变成液体并放热,放出的热被周围的空气带走。然后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根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即蒸发器),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压人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放出。制冷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2)由(1)可知氟利昂的液化发生在空调机的室外机。
故答案为:(1)利用制冷剂氟利昂在蒸发器中汽化吸收热量,在冷凝器中液化放出热量,从而使蒸发器的温度降低;(2)室外。
例4、解:(1)B烧杯加盖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较少,缩短实验时间;
(2)实验中,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水的内能;由图乙可知水温到达99℃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故此时水的沸点为99℃;
(3)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这是气泡变大的主要因素;其次,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所在深度减小,气泡受到的压强减小,气泡体积也在不断变大。
故答案为:(1)热量散失较少,缩短实验时间;(2)热传递;99;(3)水汽化,大量水蒸气进入气泡;压强减小。
1.解:A.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故A符合题意;
B、雾气消散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故C不合题意;
D、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解:浴室内的镜面上的水雾是由于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一层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BD错误,B正确。
故选:B。
3.解:通过沸水加热碘,固态碘直接变成气态碘,是升华现象,从选项中找到升华现象即可。
A、正在熔化的冰,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
B、窗户上的冰窗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
C、被冰块粘住的湿布,是湿布上的水变成冰,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
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在常温下很快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干冰放入水中,有大量的气体二氧化碳产生,水好像沸腾了,干冰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是升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体叫汽化,汽化需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需要放热。
【解答】根据题目描述可知,热管的A端受热,热管里的液体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从而将热量携带出来;当气体到达B端时,气体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将携带的热量释放出去,故C正确,而A、B、D错误。
5.解:冬天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高,车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玻璃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车内侧。夏天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低,车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玻璃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车外侧。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解:由图象知,此物质从30℃加热经10min,温度达到80℃,虽然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升高,直到第25min后温度继续升高,也就是在10﹣25min时间内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属于晶体的熔化过程,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也就是熔点为80℃;
同一加热设备,相同时间提供的热量是相同的,也就是这种物质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同。固态时加热10min(0﹣10min),温度升高80℃﹣30℃=50℃;液态时加热10min(25min﹣35min),温度升高100℃﹣80℃=20℃,
由公式Q=cm△t知,升高温度越少,说明比热容越大。即该液体的比热容大于固体。
故答案为:晶体;80;吸热;大于。
7.解:
(1)锅盖内表面上的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熄火后,碗中的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锅中的水被“吸入”碗内。
故答案为:(1)液化;(2)小于。
8.解:在杯中装满10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固态的海波的熔点是48℃,所以海波会吸收热量,变为液态,由于水放出热量,所以水的温度会降低,水温下降到48℃时,由于海波是固液共存态状态,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会并稳定在此温度一段时间;此过程为ac的图像。
9.(1)较小(2)非晶体;3×107J/kg(3)固液共存;不会;A
【解析】(1)冰块的颗粒越小,越有利于均匀受热,测量出来的温度和观察到的现象越接近客观实际;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有无熔点。首先根据Q=cm△t计算出冰吸收的热量,再根据计算出酒精放出的热量,最后根据Q放=qm计算酒精的热值;
(3)晶体熔化前为固态,熔化后为液体,在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沸腾的两个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注意分析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快慢即可。
【解答】(1)向试管中放入500g冰,应选用颗粒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根据表格可知,蜡熔化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温度,即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
冰吸收的热量为:Q=cm△t=2.1×103J/(kg ℃)×【0℃-(-10℃)】×0.5kg=1.05×104J;
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酒精的热值为:;
(3)AB段冰吸热但温度不变,因此正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若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可以达到沸点,但是无法从外面的水中继续吸热,所以它不会沸腾。
水在沸腾前,由于不断的加热,所以温度升高较快;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停止沸腾后,开始温度下降的快,后来下降的慢,当到达室温时几乎保持不变,故选A。
1.解:A、冰雪消融,冰直接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湿手烘干,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解析】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解答】烧杯中的冰从酒精灯的火焰吸热,因为火焰温度远远高于冰的熔点,所以烧杯里冰达到熔点后能够继续吸热而不断熔化;试管里的冰从烧杯里面吸热,肯定能够达到冰的熔点,这时试管内外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不能再继续吸热,因此在烧杯中的冰熔化完前是不会熔化的
3.解:将装有固体M和N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由图象知,M有一段时间(10min﹣25min之间)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15min;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N物质温度不再升高是与水的温度相同了,是否达到N的熔点或N有没有熔点无法确定假设N是晶体,其熔点一定不低于100℃。故选:D。
4.解: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成型,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即先熔化后凝固。故选:C。
5.(1)液化;乙 (2)B (3)不变
【解析】1、“白气”是小液滴。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态,需要放出热量,较热的水气遇低温的物体易发生液化;
2、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沸腾时会有大量的气泡从容器底部升上来,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内部的水气化进入气泡,所以气泡上升过程中会逐渐变大在液面破裂,跑到空气中;
3、液体沸腾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此时的温度不会再升高。
【解答】(1)水蒸气是看不到的,这些“白气”是由于壶口跑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液滴形成的,甲图与乙图相比,甲图“白气”团大,说明液化过程容易,根据液化的条件可知,液化需要遇冷所以温度更低时较易液化,据此可知房间乙的气温较高;
(2)因为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过程中是变大的,所以符合水沸腾前的情形的是B图;
(3)由于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已经不会升高,所以 加大炉火猛烧,则壶内开水的温度 不变。
6.解:(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大烧杯中的水在沸腾,水的沸点是100℃;在0至18分钟内,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从40℃上升到94℃,18分钟以后,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保持94℃稳定,没有达到水的沸点,小烧杯中的水不沸腾,所以小烧杯中的水温达不到沸点,不会沸腾;故小红的观点是正确的;
(2)本实验是利用“水浴法”给小烧杯中的水加热,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之所以升高是由于从大烧杯中温度高的水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小烧杯中的水散失的热量,所以,低于大烧杯中水的温度(100℃);在0至18分钟内,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从40℃上升到94℃,其原因是小烧杯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小烧杯中的水蒸发散失的热量;
(3)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保持94℃稳定不变,原因是小烧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与散失的热量处于平衡状态,不能使小烧杯中水的温度再升高,所以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低于大烧杯中水的温度(100℃);
(4)要验证液体的沸腾除了要满足温度达到沸点,还需要继续吸热的条件,据此可知:实验中应使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符合这个条件的装置是合理的;
如图所示的改进方案中,方案1是只在小烧杯加盖,方案2是在大烧杯加盖;比较方案1、2可知:方案1中,大烧杯中的水和小烧杯中的水,水的表面气压会不相同;方案2中,大烧杯中的水和小烧杯中的水,水的表面气压相同,所以,方案2中大烧杯中的水和小烧杯中的水,若沸腾则它们的沸点相同,所以方案2更合理。
故答案为:(1)小红;(2)大于;(3)小烧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与散失的热量处于平衡状态,不能使小烧杯中水的温度再升高;(4)方案2。
7.(1)10(2)不变(3)-2;低(4)减少盐水的质量(5)变多
【解析】(1)盐水有凝固点就有熔点,因此它的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从图中找到这段时间即可;
(2)根据甲图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分析解答;
(3)甲图中,水平线代表温度不变,因此这时盐水处于凝固过程,这时对应的温度就是凝固点。水的凝固点为0℃,与盐酸的凝固点比较即可;
(4)盐水在凝固过程中需要向外放热,因此盐水的质量越大,需要放出的热量越多,在冰箱冷冻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凝固时间肯定会越长;
(5)凝固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据此分析冰水混合物的状态改变即可。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盐水的凝固过程从10min~20min,因此用了:20min-10min=10min;
(2)根据甲图可知,盐水凝固时温度为水平线,所以它凝固时的温度保持不变;
(3)根据甲图可知,盐水的凝固点为-2℃。实验验证了小西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低了;
(4)实验中小西同学发现盐水凝固时间较长,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缩短盐水凝固时间的方法为:减小盐水的质量;
(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冰水混合物会向外放热,由于此时已经达到水的凝固点,所以其中的水不断凝固,即冰的质量会变多。
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物理模块(一)
物态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