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时练习题选编2022- -2023学年
安徽各地八年级历史上册
一、选择题
1.(2022·安徽蚌埠·八年级阶段练习)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毛泽东是共产党的领袖,制定了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 )
A.成立中国共产党 B.创建人民革命军队
C.领导城市工人运动 D.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2.(2022·安徽安庆·八年级期末)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护国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3.(2022·安徽·八年级专题练习)“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这是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中记载的内容。这反映的是( )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武汉会战
4.(2022·安徽黄山·八年级期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具有转折性意义,与此类似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八大
5.(2022·安徽·八年级专题练习)“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到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之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毛泽东这段话意在强调
A.共产国际应该对红军被迫战略转移负主要责任
B.遵义会议是中共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起点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由之路
D.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应排除所有外来因素的影响
6.(2022·安徽·八年级专题练习)毛泽东曾指出:“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这里毛泽东意在强调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准确性 B.“打土豪、分田地”的重要性
C.“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必要性 D.“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性
7.(2022·安徽滁州·八年级期末)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和共青团员。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 ( )
A.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 B.国共两党合作破裂
C.由国民党独立领导 D.军队由共产党组成
8.(2022·安徽·八年级专题练习)1919年。《每周评论》指出:“巴黎会议后,各国(列强)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尊重主权的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直接解决”的主要表现是( )
A.新文化运动 B.实业救国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护国运动
9.(2022·安徽安庆·八年级期末)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从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在(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0.(2022·安徽·定远县育才学校八年级开学考试)中国共产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于是开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办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D.国民政府的建立
11.(2022·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近代,上海《申报》曾登载了一则新闻:“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 )
A.北伐胜利进军,成功消灭北洋军阀
B.井冈山会师,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C.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D.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拉开序幕
12.(2022·安徽·桐城市第二中学八年级期末)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该政权的首都位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3.(2022·安徽·八年级专题练习)“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长达3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这次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4.(2022·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金一南将军曾说:这次会议之后的中国工农红军、哪里还有宗族观念、地域观念、非组织观念?可以说完全转变了。工农红军是一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的理念,成为这支队伍坚定的信念,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就此诞生了。这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15.(2022·安徽滁州·八年级期末)图中阴影部分为中国革命力量根据地,其活动区域从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原因是
A.北伐 B.挺进大别山 C.长征 D.渡江战役
16.(2022·安徽滁州·八年级期末)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说:“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据此,毛泽东认为武装割据的必要条件是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开展土地革命
C.建立革命政权 D.加强军队建设
17.(2022·安徽六安·八年级期末)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这场战争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C.实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18.(2022·安徽淮北·八年级期末)黄埔军校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创立的著名军校,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它的校址位于
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北京
19.(2022·安徽芜湖·八年级期末)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20.(2022·安徽·八年级专题练习)“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唯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二、辨析题
21.(2022·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1924年1月,中共三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
22.(2022·安徽淮北·八年级期末)( )1927年4月,汪精卫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22·安徽安庆·八年级期末)黄埔军校的校长是孙中山。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
24.(2022·安徽芜湖·八年级期末)1929年,三湾改编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25.(2022·安徽阜阳·八年级期末)秋收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错误:________
改正:________
三、综合题
26.(2022·安徽·歙县教研室八年级期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的、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国工人运动最初主要是自发的经济斗争。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工人运动转变到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阶段。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人阶级的独立斗争是不可能得到胜利的。中共三大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单纯领导工人运动转移到国民革命中来。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四: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信念。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1)“它”是指什么事件?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依据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哪方面的条件?依据所学说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它的诞生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工人运动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请写出一个方面。
(4)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根源。
27.(2022·安徽安庆·八年级期末)回首百年史,谱写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事件 领导人物及阶级派别 结 局
① 洪秀全等农民阶级 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而失败
洋务运动 李鸿章等 ②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戊戌变法 ③ 等资产阶级改良派 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辛亥革命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 ④
材料二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材料三 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后来的哪一历史事件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毛泽东制定的“新的革命策略”。
(3)材料三的“会议”是在哪里召开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会议后我军“获得了新的生命”的原因。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论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改变中国的面貌。
28.(2022·安徽六安·八年级期末)红色是基因是延续,缅怀先烈,集聚力量,涵养家国情怀。
【历史解释】
材料一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至1926年停刊,期间刊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按各文类别归类列表(部分)如下
类别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月后(篇)
思想(启蒙) 65 2
文学 39 10
新诗 140 101
小说 34 15
类别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月后(篇)
科学社会主义 1 79
俄国研究 4 141
国民革命 0 113
世界革命 0 20
——摘编自《(新青年)研究》【家国情怀】
材料二 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跨越时空,跨越民族,是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不懈努力的伟大史诗。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青年》杂志宣传主题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红军长征的精神和意志品质。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红军长征是20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的理解。
29.(2022·安徽合肥·八年级期末)“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在漫漫征途中遇到了哪些险阻?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观察地图,红军长征起点_____________,转折点____________,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_____________,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________________胜利会师。(只能填写字母)
(2)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革命中心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红军长征的胜利有哪些历史意义?可以感受到红军战士们哪些长征精神?
30.(2022·安徽·霍邱县第一中学城南分校八年级开学考试)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的起因。
材料二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他后来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2)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孙中山为什么说“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
材料三 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他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4)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什么历史结论?
31.(2022·安徽·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毛泽东、蒋介石二人,心头皆有主义,手中皆有枪杆,历史选择他们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主义,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憧憬,在现代中国猛烈碰撞,用一场又一场生死拼杀演出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话剧来。
——据金一南《苦难辉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和蒋介石各自“代表的阶级和政党”。
材料二邓小平刚进莫斯科中山大学时,该校的学生大约有二三百人,到1926年底,学生人数增加了近一倍,除半数的中共党员外,其他学生大多是国民党党员。1927年中国的统一战线破裂后,中国学生的构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国民党学生销声匿迹了……少数人被逮捕,受审后被判刑做苦力。蒋经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迫留在苏联的,他被送往西伯利亚金矿劳动,直到1937年国共结成新的统一战线后,他才获许离开苏联。
——据理查德.伊文思《邓小平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莫斯科中山大学国民党学生人数增加和“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指出1927—1937年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2.(2022·安徽安庆·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时候,规定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随后又提出了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些规定,后来通过修改和增加,从而成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材料三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中说: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策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割据局面”能够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综合所述,你能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参考答案:
1.D2.A3.B4.B5.C6.D7.A8.C9.B10.C
11.C12.B13.B14.C15.C16.D17.B18.B19.A20.C
21.错误;中共三大改为国民党一大。
22.【错误】 “汪精卫”改为“蒋介石”
23. 错误 “孙中山”改为“蒋介石”
24. 错误 “三湾改编”改为“古田会议”。
25.错误;秋收起义改为南昌起义。
26.(1)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马克思主义。
(2)提供了思想与干部上的条件。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3)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到有组织的政治斗争;从独立斗争到国民革命。原因:近代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等等。(答出一点即可)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27.(1)①:天平天国运动。②:地主阶级洋务派。③:康有为。④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定的正确主张。
(4)中国共产党能够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调整和完善改革政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
28.(1)变化:由前期宣传新文学、思想启蒙为主,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革命为主。主要原因: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精神: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坚定的意志和无比的勇气追求真理和光明。
理解: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千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29.(1) A B D C
(2)由瑞金转移到延安或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3)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30.(1)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原因:北洋军阀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统治更加黑暗。
(3)敌人力量薄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31.(1)毛泽东: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蒋介石:资产阶级或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国国民党。
(2)国民党“一大”召开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1927年中国的统一战线破裂或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了。由对立到合作。
32.(1)从城市暴动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2)有严明的纪律;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有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3)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坚持党的领导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