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一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一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09 13:0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单选题
1.一定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金属的活动性:M>N
B.两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M=N
C.两种金属消耗稀硫酸的质量:M=N
D.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的质量:M=N
2.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的前面
B.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弱
C.M可能是铝
D.反应前后M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3.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会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B.纯铜比黄铜的硬度更大
C.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D.钛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等
4.利用甲酸( 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下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操作时,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滴加 HCOOH
B.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装置丁既可检验CO2,又可收集CO
D.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产生CO气体速率减小
5.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分析实验②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6.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7.下列物质可通过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
A.CuCl2 B.AgCl C.ZnCl2 D.FeCl3
8.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
9.下列图示实验中能明显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10.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方法。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空气和氮气 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B 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C 除去铜粉中的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D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A.A B.B C.C D.D
11.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镁(Mg) B.铝(A1) C.铁(Fe) D.铜(Cu)
12.“构建生命共同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B.大肆开采矿物资源
C.生活废水处理排放 D.长江流域十年禁渔
13.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中属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银白色 B.密度较大 C.导电性良好 D.能被氧化
14.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实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铁好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15.甲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乙图是炼铁高炉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喷灯,再通CO
B.乙图炼铁中原料焦炭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C.高炉炼制出的生铁是铁合金的一种,属于合成材料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一氧化碳是还原剂,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
二、填空题
16.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目前世界上已有 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________.
A 节约金属资源 B 合理开采矿物 C 防止钢铁生锈
(2)为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镀有一层铬.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
(3)将生锈的铁制品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洗槽中,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 气泡逸出.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7.用适当的金属填空 :
(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的金属是 ____________;
(2)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 ____________;
(3)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是 ____________;
(4)暖气片表面涂的“银浆”是 ____________;
(5)白铁皮表面镀的金属是 ____________。
18.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_______收集(填收集方法)。
(3)图2实验点燃氢气前,需_______。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
(4)图3实验测得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_____(填序号)。
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
(5)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水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是____
19.白铜(Cu、Ni合金)因为光泽好、耐腐蚀、容易加工等优点,常代替银做饰品。
下图所示是某实验室分离废弃白铜饰品成分的流程(部分反应产物在图中已略去)。
已知溶液B中含有一种二价金属硫酸盐,溶液D中只有一种溶质。分析该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过程Ⅱ中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
(2)过程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Cu、Ni、Zn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20.金属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多种金属可以压成薄片、抽成细丝,说明金属具有________性。
(2)实验室有打磨过的铝片、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兴趣小组同学欲验证铝、铁和铜的活泼性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A中,将铁片(足量)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铁片取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补充实验具体操作)
③取少量硫酸铜溶液于试管B中,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结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巨大,对金属腐蚀的控制尤为重要。下列对金属的防护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齿轮表面涂油 b.将钢材深埋保存
c.将钢刀浸泡在盐水中 d.车圈镀铬
三、实验题
21.如图为CO还原Fe2O3的微型装置图,则A处V型管内的固体粉末由_______色逐渐变黑; B处V型管内的溶液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____;将尾气点燃,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2.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进行铁的锈蚀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铁的锈蚀是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2)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
2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C和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C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_____ (填“先加热再通CO”或“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_____。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除CO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还原Fe2O3_____(请写一物质的化学式)
四、计算题
24.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600t这样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含碳等其它质量分数为7%的生铁多少吨?
25.铜镁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合金20g放入烧杯,将28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质量/g 70 70 70 70
剩余固体质量/g 18.2 16.4 14.6 13.2
(1)合金中铜、镁的质量比.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D
4.A
5.B
6.A
7.C
8.C
9.C
10.B
11.A
12.B
13.D
14.A
15.D
16. A 与潮湿的空气 接触 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 FeCl2+H2↑
17. 钙或 Ca 银或 Ag 汞或 Hg 铝或 Al 锌或 Zn
18.(1) 置换反应
(2)向下排空气法
(3) 检验其纯度 氢元素和氧元素
(4)bccb
(5)每个水分子分解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2个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19. Cu 过滤 Ni + H2SO4 = NiSO4+ H2↑ Zn、Ni、Cu
20. 延展 铁片上有紫红色物质析出 铝片插入A试管的溶液中 2Al+3CuSO4=3Cu+Al2(SO4)3 Al>Fe>Cu b c
21. 红棕
22.(1)放热
(2)加快铁生锈
23. d b e 除去残余的二氧化碳 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 赶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 固体由红棕色变成黑色 3CO+ Fe2O32Fe+3CO2 C或H2
24.361t
25.(1)33:17 (2)10.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