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单元测试(人教版选修4)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克伦威尔说过:“我宁愿要一个懂得自己的战斗目标、热爱所认识的东西的布衣粗服,而不要你们称为‘绅士’而别无优点的将领。”材料反映克伦威尔选拔军官的标准是( )
A.出身于下层的普通百姓
B.出身于乡绅
C.虽出身卑微但有才干、有奋斗目标
D.能听从克伦威尔的指挥
2.有人说克伦威尔是一位“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其主要依据是( )
A.率领“新模范军”打败王军
B.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
C.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
D.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4.北美大陆军建立时,士兵衣衫褴褛,装备很差;各部分军队各自为战,指挥难以统一。经过华盛顿一段时间的整顿,大陆军的面貌大有改观。这表明华盛顿( )
①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②具有非凡的组织才能
③堪当民族重任 ④具有高贵的品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1789—1793年,华盛顿为美国第一届总统。下列措施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
①网罗人才,组成内阁 ②颁布1787年宪法 ③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
④制定了美国总统不得连任两届的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6.1796年在离职前的告别辞中,华盛顿总统提出的“两个星球”和孤立主义理论成为20世纪以前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其决定因素是当时美国( )
A.致力于独霸西半球
B.经济实力不及欧洲列强
C.两种经济制度矛盾激化
D.致力于北美领土扩张
7.(2012·宣城模拟)恩格斯指出:“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由此可见,他强调( )
A.法兰西共和国只能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B.拿破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多次取得战争胜利
C.拿破仑上台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D.法兰西第一帝国坚决打击封建复辟势力
8.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但这仍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下列能说明这一点原因的是 ( )
①拿破仑恢复了等级制度等一些旧制度
②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
③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④在所征服地区宣传资本主义理念,推行法典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2012·温州高二检测)凯旋门是欧洲纪念战争胜利的一种建筑。始建于古罗马时期,当时统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绩,后来被欧洲其他国家效仿。右图是法国巴黎凯旋门,是拿破仑为纪念奥斯特里茨战争的胜利而建立。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此次战役又称“三皇会战”,拿破仑为炫耀自己的军功而建
B.那时拿破仑已经是法兰西帝国的皇帝
C.在那场胜利的战争中,拿破仑亲自指挥,打败了俄、奥的军队
D.在那次战役中,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发挥到了极致,一举摧毁了第四次反法同盟
10.(2012·天津模拟)同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的共同之处在于( )
A.曾执掌共和国 B.曾建立国家银行
C.曾解散议会 D.最后隐退或被迫下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1题12分,第12题16分,第13题16分,第14题16分,共60分)
11.(2012·盐城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顺应士兵和广大民众的要求,把国王当作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他在审判国王的特别法庭上,竭力向摇摆不定的法官们阐明处死国王的理由……最后不顾法官们的暧昧态度,并排除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封建势力的干预,亲自起草对国王执行死刑的命令。
——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材料二 英国长老派(清教徒中的一派)代表人物巴克斯特说:“(克伦威尔)本质上是诚实的,他一生中大部分的经历是虔诚的,有良知的,但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他的宗教热情完全为野心所取代,而且随着成功逐渐发展。当他的成就击败几乎所有对手时,他为那面临着他的最大诱惑所征服,正如他征服别人一样。”
——王龙《李自成和克伦威尔的悲剧有何异同?》
材料三 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克伦威尔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材料二中克伦威尔“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3分)
(3)材料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依此观点指出材料一、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是否矛盾,并说明影响人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6分)
12.(2012·大同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82年,华盛顿一位过去的部下刘易斯·尼古拉上校,给他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列举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将原因归咎于共和制度,然后劝华盛顿担任“国王”。他回信道:“……我很难设想我有什么行为竟会鼓励你写这样的一封信,在我看来,这封信包含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危害。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
材料二 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华盛顿对尼古拉上校劝他担任国王的态度说明了什么?(4分)
(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他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融性?(6分)
(3)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6分)
13.(2012·苏北四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在于他启动了英国向近代国家的转化过程,为英国近代国家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民族的经济空间”。
——李自更《克伦威尔在英国
向近代国家过渡中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1791年拿破仑写的《为了人们的幸福,应当把那些真理与感情教给他们》一文中)最为稀奇的一段,也许要算他鼓吹反对野心的罪孽与愚蠢那段文章。他把“野心”描绘成一种人的形象:两颊苍白,眼露凶光,脚步怠促,动作带痉挛性,笑起来是带刺的。……他继续写道:“克伦威尔的结局又是如何呢?他统治了英国;但是,难道他到头来不是被‘司复仇的女神’(古希腊惩罚罪犯的女神)利剑弄得很痛苦吗?”
——[英]约翰·霍兰·罗斯《拿破仑一世传》
材料三 拿破仑对普罗旺斯伯爵(日后的路易十八)要他恢复波旁王朝的答复是:“你不应该希望回到法国来:你回来是要用十万死尸作代价的。”“证明有必要采用机器,就如同证明太阳比蜡烛照得更亮一样。”“我原想建立欧罗巴合众国”“我需要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货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
——江宗植《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两位保卫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启动了英国向近代国家的转化”的主要措施。(6分)
(2)据材料二,结合克伦威尔执政时期的领土扩张措施,指出“复仇女神”惩罚他的主要原因。结合史实,指出拿破仑是否汲取了这个教训,并说明理由。(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的主要主张。结合史实,列举拿破仑执政后,实施上述主张的主要措施。(6分)
14.(2012·南昌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内不要重演同样的事情:当时我不得不用武力来制服欧洲,今天得用使它信服的方法。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在法国、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法]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
材料二 他的天才是一种破坏,而非其他。然而,破坏的天才是否定性的东西……拿破仑正是以这种天才的力量,把他所接触的东西都毁坏了。
——克莱芒·罗歇
《蒲鲁东关于拿破仑一世的发表的手稿》
请回答:
(1)概述拿破仑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的史实。(8分)
(2)材料二中对拿破仑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8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据材料分析可知,克伦威尔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注重选拔有才干、有奋斗目标的人当将领,即使这些将领出身卑微。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是指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3.【解析】选B。17世纪英国革命前,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经济上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的“一个人”指的是查理一世。革命胜利后,建立共和国,但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实行独裁统治。据上述历史知识分析判断,材料中“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中的“另一个人”指的是克伦威尔。故正确答案是B项。
4.【解析】选A。材料体现出华盛顿对军队的训练靠的主要是军事技术和组织才能。故①②③正确。
5.【解析】选C。本题考查根据史实辨析问题的能力。根据1787年宪法,华盛顿当选为总统,故②不属于题干限定范围,而美国总统不得连任两届的制度是华盛顿以实际行动在第二届任期期满时开创的。故选C项。
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外交以实力为后盾,新生的美国与西欧列强相比经济实力明显落后,这是华盛顿提倡孤立主义的主要原因。
7.【解析】选C。恩格斯认为如果不是拿破仑这个人,那么还会有另外的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站出来建立独裁统治,说明时势造英雄,拿破仑上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8.【解析】选C。根据所学史实,拿破仑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废除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他的大军所到之处,欧洲的封建君主制被推翻,所以①应排除,故本题应选择C。
9.【解析】选D。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了对奥斯特里茨战争的理解和辨析能力。本次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和俄国沙皇、奥地利皇帝的会战,是法军所赢得的第三次反法同盟的胜利,故D项的表述有误。
10.【解析】选A。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共和国政权转交给克伦威尔并被拥立为终身护国主。1789年华盛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拿破仑在1799年推翻督政府,成为共和国的终身执政,故选A。B项只是华盛顿和拿破仑的活动。C项只适合克伦威尔。D项不适于克伦威尔。
【规律方法】 比较型选择题的解法
(1)比较型选择题涉及的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所以在做题时要对各个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2)比较型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因此学生在做题时要注意辨别这些备选项表述的正误,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3)在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
(4)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将一些相近的事、人或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能力,另一方面在解题时要找准比较角度,结合史实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解答比较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是排除法。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获取、解读能力和知识迁移进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第(1)题考查克伦威尔在革命进程中的作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考查克伦威尔执政期间的相关内容,学生根据克伦威尔在担任护国主期间的具体史实作答;第(3)题考查人物评价的方法,其中第一、二问应把握材料中“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第三问则应从宏观的时代环境和微观的个人立场等多角度分析把握。
答案:(1)主张: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影响: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堕落”: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论证:就任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远征爱尔兰、苏格兰。
(3)观点:评价历史人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定论。不矛盾。因素:评价者的政治立场、个人情感、文化素养、时代背景等。
12.【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第(1)题先要弄明白华盛顿的“态度”是反对做国王,在此基础上可看出他不重个人利益而重国家和民族利益。第(2)题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建立独裁统治的过程,然后分析拿破仑的内外政策,了解他的政权的性质,最终得出他的个人独裁是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的,因此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具有相融性。第(3)题要认真思考前因后果,他们对个人独裁的态度不同是因为各国实际情况不同,但他们的结果都是要从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着手。
答案:(1)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不慕权势,坚决捍卫民主制度。
(2)雾月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外战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
(3)独裁与否取决于各自的国情和不同的时势。其结果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13.【解析】第(1)题注意理解“近代国家”的含义,是指由封建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过程,因此措施内容应包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一些措施。第(2)题结合材料理解“复仇女神”主要是指爱尔兰和苏格兰,由此分析原因。结合史实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使人们遭受灾难。第(3)题抓住材料三信息“不应该希望回到法国来”“要采用机器”“建立欧罗巴合众国”归纳主张,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领导内战,战胜王党,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鼓励发展工商业,颁布《航海条例》;战胜荷兰,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等。
(2)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没有,理由:拿破仑后期战争侵犯欧洲各国主权,奴役各国人民,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3)反对封建专制,鼓励机器生产,主张欧洲联合。措施:颁布《拿破仑法典》,恢复金融秩序,设立法兰西银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等。
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拿破仑对推动当时法国民主进步所作的贡献回答;第(2)题应正确认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答案:(1)镇压保王党叛乱,击败反法同盟,颁布《拿破仑法典》,传播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推广法国的制度)。
(2)材料二用“破坏的天才”来否定拿破仑是不正确的。原因:没有指出其“破坏”客观上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和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没有认识其对外战争的争霸性、侵略性的一面,其争霸性、侵略性必然给拿破仑政权覆灭种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