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鲁教版--探秘水世界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水相关知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硬水
C.由电解水可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2020年6月23号我国北斗导航组网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开启北斗导航的全新时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铷的元素符号为Rb
B.铷的中子数为37
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4.“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A.硒
B.硅
C.铝
D.锡
5.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铷单质具有导电性
B.m的值是37,n的值是1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
6.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电子
7.“水是生命之源,氧气是生命之气”。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能支持燃烧
B.不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略大
D.无色气体
8.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 C.金刚石、氧化汞 D.氦气、氨气
9.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2
B.48
C.70
D.26
10.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C.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D.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
11.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12.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描述中相关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
B.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
C.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
D.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
13.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的体积 D.取用固体
15.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二、填空题
16.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新型材料,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为了提高碳纤维的强度,必须选择适当的预氧化条件。将碳纤维进行预氧化处理,测得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碳纤维的物理性质有______。
(2)由图可知,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是______。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固体药品一般存放在广口瓶中,取用粉末状药品一般用_____(或用纸槽代替);液体药品一般存放在_____里,常用倾倒法取用。
(2)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_____。
(3)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常用_____量出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检验氢气纯度时,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_____(填“纯净”或“不纯”)。
(5)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
18.请用合适的仪器名称或者规范的实验操作要求填空。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所用的仪器是______。
(2)要取两块大理石用的仪器是______。
(3)要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保持水平。
(4)实验中要注意节约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应取______。
1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如下表,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1)观察第2、3周期的元素,这两个周期开头的元素是______,结尾的元素是_______。(填“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
(2)磷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周期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速变规律。
①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
②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20.某些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1)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周期,它属于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
(3)根据上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与___(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三、实验题
21.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1)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2)检验b管中气体,将_______置于b管尖嘴口出,打开活塞。
(3)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
2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实验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一: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甲同学设计了验证微粒的性质,在一支试管内加入少许浓氨水,再快速将一团用酚酞溶液浸润过的棉花塞在试管口。
(1)甲同学将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2)上述实验说明:______;
(3)同学乙仿照甲同学的方法,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乙同学设计这组实验的目的可能是______。
23.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1)教材实验(如图1所示):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人),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2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均匀后,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如果继续完成图3实验操作,对比实验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计算题
24.已知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9.296×10-26 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又知X原子中的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
求:(1)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
(2)X原子的电子数是多少。
25.(1)已知一个M原子的质量为a 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 kg,则M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用a、b表示)。
(2)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 g,计算该硫原子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计算等质量的镁、铝中镁原子和铝原子的个数比?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D
6.B
7.A
8.A
9.A
10.B
11.D
12.B
13.C
14.A
15.D
16. 密度比铝小 在215~24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碳纤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17. 药匙 细口瓶 1~2 量筒 不纯 (三分之一)
18.(1)胶头滴管滴管
(2)镊子
(3)凹液面的最低处
(4)1~2mL
19.(1) 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2) 15 30.97
(3) 同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20. 二 非金属 失 S
21. 氢气 带火星的木条 氢元素和氧元素
22. 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变红色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验证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3. 烧杯B中的溶液变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继续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或还能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24.(1)56 (2)26
25.(1) (2)2m g(3)9∶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