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的时间
具体表现
你从概念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新技术、新发明
历史解释
一、电的应用
“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生变革,以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摘自王斯徳《世界近代史》
技术支持
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发展。
直接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统治(英、法、德、美、俄、日)在世界范围内巩固和发展(19世纪五六十年代)
政治前提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基础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思考:阅读教材结合这段材料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条件)?
电磁感应原理
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历史解释
据材料,解读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
材料一:
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的应用。在英国,电灯的推广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
1).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最突出);
2).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美、德领先;
3).重心在重工业部门;
4).有些国家(如日本、俄国)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材料二: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历史解释
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在举办一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主题展览,请你为大家简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国家
美国 德国
主要标志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显著成就
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学法指导:立足史料实证,梳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意义。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1)电的应用
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思考:在我们身边有哪些放电现象?那电是如何产生的?
自然界雷电
摩擦生电
据统计: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621座;1907年,德国23.3万家以机器为动力 的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达7.1万家。
电力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电作为能源和蒸汽相比具有哪些优点?假如你是工厂老板你会选择使用哪种?(提示:可以和蒸汽动力相比较)
污染小、体积小、功力大、损耗小、节约资源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
发电机
机械能
电能
电动机
机械能
发明
发明
电力
理论 基础
电磁感应
动力
生产
生活
法拉第圆盘发电机
1866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1870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
电气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
蒸汽
电气时代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电的发明、发电机发明
在电灯发明以前,人们主要用什么来照明?
1809年,英国化学家戴维曾以两千多组伏电池为电源,发明了在两根碳棒之间进行强电流放电的弧光灯,这是人类最早利用电照明的成功尝试。但戴维的弧光灯成本太高,光芒刺眼,寿命短,只能用于灯塔或公共场合的照明,不可能大规模推向民用。
后来,在几年时间里,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废寝忘食,试验过1600种耐热材料、6000种植物纤维,失败2000多次才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他用棉线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地抽成真空,通上电流,造出世界上第一盏白炽电灯。
这些灯有什么不足?
3)爱迪生的发明
白炽灯泡
发明大王
爱迪生
爱迪生1879年制造的电灯泡
碱性蓄电池
电影摄影机
放映机
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电灯发明后柏林街头的夜景
3)爱迪生的发明
爱迪生在童年时只受过几个月的正规教育。他极具想象力,对什么事都爱刨根问底。12岁时,他开始外出工作,当过火车服务生、电报员。爱迪生善于将最新的科学发现运用到自己的发明中。爱迪生是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 000多项发明专利权。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家,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打破他创造发明的专利数世界纪录。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
人物扫描
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
他被誉为“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
说一说为什么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和“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史料实证
主要发明——
投票计数器、
普用印刷机、
改良打字机、
留声机、白炽灯、
第一所中央发电厂、
活动电影机、
大型碎石机、
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传真电报、
有声电影机、
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
水底潜望镜等。
勤奋、善于观察、富有想象力、刻苦钻研、积极思考、亲身实践、勇于创新、坚持不懈、不畏艰难、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
从他的经历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爱迪生讲述自己的生平和故事
1、自己出身贫寒,但从不放弃努力,他坚信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2、自己从小就极富想象力,什么事都喜欢刨根问底。空闲时喜欢一个人独处,思考问题。
3、自己发明电灯时尝试了1600多种材料,进行了几千次的实验,失败无数次,历时三年才终于发明了能点亮1200小时的耐用炭丝灯泡。
他一生取得了1000多项的发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特别在电气应用领域,成果累累、功勋卓著。
3)爱迪生的发明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偷来了天火,爱迪生却把光明带给了人类。”这是人们对这位伟大发明家的赞誉。
电话
电报
电车
发电机 电动机
电焊 电钻
其他发明应用
通讯
交通
生产
1876年,美国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
1879年,德国西门子有轨电车。
1871年的英国伦敦电报总局
1882年,德国西门子无轨电车。
在各国的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话机、电报机等的出现,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4)电气时代的其它发明
电钻
电焊
★电的发明应用都带来了哪些影响?
方便人们远距离传递和交流信息
方便人们出行
提高生产力
①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②它促成了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
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燃料 人物
汽油
戴姆勒
狄塞尔
柴油
煤气
奥托
提供动力
发动机
交通领域的变革
应 用
地位: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引发了一场变革。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使石油成为一种新能源。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内燃机的发明
1885年德国的本茨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内燃机)的汽车——奔驰1号。三轮汽车于1886年1月29日获汽车制造专利,车速最快为15km/h。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日。
卡尔·本茨
1844.11.25~1929.4.4
德国现代汽车工业先驱者之一
①“汽车之父”—卡尔.本茨
动力:内燃机
新能源:石油
史料实证
作用: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幅下降,(当时福特公司工人两个月工资可以买一辆福特汽车)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他的杰作是世界上第一种流水线作业的汽车产品-T型车。福特的T型车使汽车成为大众化商品。它创下了一个惊人的纪录,19年间总共生产销售了一千五百万辆。
乘坐T型车的福特和他的儿子
汽车大王—亨利 福特
美国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②1913年,美国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史料实证
他把汽车的价格削减了一半,降至每辆260美元,1913年,美国人均收入为5301美元,1914年,一个工人工作不到四个月就可以买一辆T型车。
手工作坊型
流水线
每装配一辆汽车要728个人工小时,当时汽车的年产量大约12辆.
使每辆T型汽车的组装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28分钟缩短至10秒钟,生产效率提高了4488倍!
史料实证
宝马—-德
凯迪拉克—-美
劳斯莱斯—-英
日产—-日本
法拉利—-意
奔驰—-德
奥迪—-德
福特林肯—-美
下面的汽车品牌中有中国的产品吗?
交通堵塞
交通事故
大气污染
汽车的大量使用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的汽车产量猛增到每年50万辆以上,根据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统计,2010年世界汽车生产总体稳定,共生产7770万辆,中国1500万辆 ;2017年全球9730万辆,中国2901万辆
我们已经错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我们如何实现弯道超越?
请你为发展汽车工业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应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就,趋利避害。
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为我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则显示,今年1到9月,中国汽车出口211.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8.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倍。目前,中国有十几个汽车品牌登陆欧洲,众多国内车企选择挪威作为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试金石”。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
1903年, 美国莱特兄弟成功研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 1 号”,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飞机的发明
1910年,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制造的飞机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国际飞机大赛中获得“时速第一”奖。
缩短了人们的旅行时间,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
③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 1 号”。
史料实证
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
发动机
汽车
飞机
轮船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影 响
拖拉机
汽车和飞机的使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唯物史观
2000万吨
1870年
1900年
80万吨
世界石油产量
“石油”作为新能源开始广泛使用
石油大王
洛克菲勒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是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他首创标准石油,为石油的推广奠定了基础。他在全盛期垄断了美国90%的石油,他也由此成为世界上首位亿万富翁
1859年,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石油,钻出第一口油井,但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随着内燃机的广泛应用,开始大量开采石油。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石油开采量为什么上升这么多?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产生。
史料实证
21
石油开采业发展
石油化工业产生
内燃机
石油开采业发展
石油化工业产生
石油化学工业是基础性产业,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历史解释
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1867年,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celluloid
1884年, 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
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人造纤维
在军事、工程方面广泛应用
成本低
性能好
化学工业
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史料实证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改变了当时的世界,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诺贝尔去世前于1895年立下遗嘱,将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当时合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20万美元)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5种奖金(1969年瑞典国家银行增设经济学奖金),奖励当年在上述领域内作出最大贡献的学者。从1901年开始,奖金在每年诺贝尔逝世时间12月10日下午四点半颁发。
诺贝尔
史料实证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
对生产力:
材料2:1870年—1913年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年份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32 10 23 13
1913年 14 6 38 16
你从上表中能够获得什么信息?
时间 煤产量(万吨) 生铁产量(万吨) 钢产量(万吨)
1870年 18910 1203 52
1913年 112670 7915 7635
材料1:1870年和1913年世界煤炭、钢铁产量比较表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913年世界煤炭、钢铁产量比1870年有较大的提高;美国、德国工业生产在世界中的比重达超过英法。因为美德最早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唯物史观
16世纪
19世纪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现在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帝国主义
资本主义
材料3:生产的集中引起了垄断组织的产生: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91%的食盐生产;法国的亚麻辛迪加垄断了90%的麻织品生产。
对生产关系: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对内: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对外:国家可以依靠对外资本输出,让其他国家人民劳动,得到利润,故又称“帝国主义”。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唯物史观
对世界格局:
增强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4: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 目 英 法 德 美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唯物史观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飞机的发明:成为人们空中便捷的交通工具,节约了人们的时间
汽车逐步走进家庭,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电灯是主要的照明工具
材料5:电成为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洗衣机、电熨斗、电风扇、电冰箱等电器相继进入千家万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国、美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口都已经生活在城市里。 —北师大九年级上册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唯物史观
消极影响:
材料6:从1860年到1910年的半个世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成长起来……商人、经纪人、律师、银行家、制造商控制了越来越多的城市财富,他们为了逃避城市中心区域的喧嚣、嘈杂和脏乱,搬进坐落于富人区的宽敞住宅,穷人住宅区内到处堆满垃圾。
——原祖杰《相遇在城市:19世纪美国城市问题探源》
造成了新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如贫富分化和环境污染。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废气排放
雾霾
汽车尾气
唯物史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电气时代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特点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影响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