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单元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单元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09 15:2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探秘水世界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氧气压缩成液态氧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分子体积变小 B.氧分子质量变小
C.氧分子数目变少 D.氧分子间空隙变小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必须有蒸馏的步骤
C.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并振荡后,会出现大量浮渣
D.为节约水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3.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活性炭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
B.经过净水机净化的水是纯水
C.自来水在加热煮沸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
D.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浮渣较多说明是软水
4.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  )
A.防止水龙头滴漏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
C.使用节水器具
D.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5.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6.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降 B.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杀菌消毒
7.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8.西岭雪山是著名旅游胜地,下列对其景色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景色 解释
A 春天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夏天云消雾散 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 秋天层林尽染 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
D 冬天白雪皑皑 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A.A B.B C.C D.D
9.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B.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10.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11.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种类减少
1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1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
13.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
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14.水蒸发为水蒸气后所占体积变大,这一事实说明(  )
A.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 D.水分子的质量增加
二、填空题
15.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当今世界淡水资源日趋紧张。下图是童童同学三月份为班级板报绘制的一幅画,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请你再写出一种符合画面主题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
16.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一些杂质和异味的设备是_____(填字母);
A.过滤池 B.吸附池 C.清水池
(2)检验上述所获取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_____来区分,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降低水的硬度;
(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过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 L﹣1,含铜<1.0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填字母)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17.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吸附池内常用__吸附色素和异味。
(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反应,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3)某同学取自来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
(4)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 水的蒸发
C 水的电解 D 水的净化
18.下图是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___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
19.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_______收集(填收集方法)。
(3)图2实验点燃氢气前,需_______。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
(4)图3实验测得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_____(填序号)。
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
(5)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水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是____
三、实验题
20.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一] 如图甲。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实验一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实验二] 如图乙、图丙。图乙、图丙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丁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乙和图丙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 ℃的热水中。
(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塑料瓶和纸花的大小、形状,浓氨水的滴数等实验条件需要保持相同,是因为对比实验中需要用到___法。
(3)实验二除可得出实验一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1.实验探究
(1)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浓氨水,在盛有20mL水的B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从B烧杯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
(2)实验现象:①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②AB烧杯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讨论交流: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往装有酚酞溶液的试管中加浓氨水这样操作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2.通电分解一定质量的水,共收集到36mL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与正、负极相连的试管中,分别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与正、负极相连的试管中,各收集到多少mL气体?
(3)假设一个成年人每分钟吸入空气15L,如果一个成年人每天(24小时)呼吸所消耗的氧气通过电解水获得,则同时会得到氢气多少L?(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3.1 mL水约20滴,某容器若每秒漏2滴水,一昼夜所漏的水可供一个人补充水分多少天?(以一个人日补充水2.5 L计)
2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用下图装置测定混合固体中CuO的质量分数。氢气能和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得到单质铜,反应方程式为:,现用纯净的氢气测定混合固体中CuO的质量分数。
(1)已知:反应前A装置中CuO样品的质量为m1g,(样品中的其它物质不与H2反应),反应结束后B装置增重m2g,请计算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 (请写出计算过程);
(2)若没有碱石灰干燥管,计算结果将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C
6.D
7.C
8.D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 向学生们宣传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合理答案均可) 用淘米水冲厕所(或淋浴时随时关闭水龙头等合理答案均可)
16. B 肥皂水 加热煮沸 C
17. 活性炭 +1 肥皂水 煮沸 AC
18.(1)H2
(2)氢和氧
19.(1) 置换反应
(2)向下排空气法
(3) 检验其纯度 氢元素和氧元素
(4)bccb
(5)每个水分子分解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2个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20. 酚酞溶液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小纸花自下而上依次变红,且图丙中的纸花比图乙中的纸花更快变红 控制变量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1. 液体变为红色 ; A无明显变化,B烧杯中酚酞变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22.(1)氧气;氢气
(2)12mL;24mL
(3)8640L
一个成年人每天(24小时)呼吸所消耗的氧气,氢气体积4320L×2=8640L
23.可供个人补充水分3.5天=8.640 L
24.(1) 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2)增大;空气中水蒸气会进入B装置,被浓硫酸吸收,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